李彥宏用了AI九連招 2025-04-28 06:40 中國企業家雜誌 進攻,是李彥宏唯一的獲勝機會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趙東山 編輯|張曉迪 圖片來源|受訪者 自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掀翻”全球AI大模型牌桌後,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也帶領百度發起了一場全方位的衝鋒。 2025年4月25日,百度在武漢舉辦的Create 2025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一口氣釋出了9大AI產品和技術,從基礎大模型到應用層創新,從算力基礎設施到開發者生態全面覆蓋,展現了百度在AI領域全棧佈局的戰略決心。 資本市場給予積極反應,截至今日午間,百度集團-SW(09888.HK)股價漲超5%。 其中,此次新發布的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深度思考模型文心大模型X1 Turbo,主打三大特性:多模態、強推理、低成本。據瞭解,文心大模型4.5 Turbo,每百萬token的輸入價格僅為0.8元,輸出價格3.2元,相比文心4.5,價格下降80%,僅為DeepSeek-V3的40%;文心大模型X1 Turbo,輸入價格為每百萬token 1元,輸出價格4元,相比文心X1,效能提升的同時價格再降50%,僅為DeepSeek-R1的25%。 這種“成本打穿”戰術直指開發者的核心痛點。有分析認為,這不僅是百度技術實力的集中展示,更是李彥宏“血戰到底”的決心和具體實踐——在模型效能、應用創新、算力成本和生態構建四個維度同時發力,重新確立百度在中國AI產業中的領先地位。DeepSeek之後,百度正引領新一波AI勢能。 在中國AI產業的激烈競爭中,進攻是百度AI唯一獲勝的機會。 今年來,阿里巴巴加速通義千問與電商場景融合,推出“通義全家桶”企業解決方案;字節跳動將豆包大模型深度嵌入內容生態,今日頭條、抖音全面接入AI生成功能;騰訊混元大模型聚焦社交與遊戲場景,微信內測“智慧對話助理”;華為盤古大模型則強化政企市場優勢,聯合多地政府搭建AI算力平臺。各廠商不約而同採取“模型降價+場景深耕”的組合拳,留給百度的只有全棧出擊,“血戰到底”這一條路。 目前,AI產業的競爭格局還遠未定型,李彥宏透過Create 2025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的“AI九連招”,向業界宣告了他的決心和實力。從模型效能到應用創新,從算力基礎設施到開發者生態,百度的全面進攻開始了。 大模型和AI應用全面出擊 本次大會,李彥宏演講的主題是“模型的世界,應用的天下”。這揭示了百度AI戰略的核心邏輯——既要打造強大的基礎模型,又要推動這些模型在各種場景中的廣泛應用。 2025年,百度在這一邏輯下展開了全面進擊,其大模型和AI產品釋出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和多樣性。 在基礎大模型層面,百度採取了“雙拳出擊”的策略。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文心大模型X1 Turbo的同時釋出,覆蓋了當前AI產業最關鍵的兩種模型需求。文心4.5 Turbo主打多模態能力,在圖片理解、影片理解等方面有明顯進步,同時透過RAG和iRAG技術持續降低幻覺水平,提升邏輯推理和程式碼能力。 文心大模型X1 Turbo則專注於深度思考能力,具備更長的思維鏈,在中文知識問答、文學創作、邏輯推理等方面表現突出,效能對標DeepSeek-R1,而價格僅為其四分之一,這種“高低搭配”的模型組合,使百度能夠同時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開發者和企業使用者,為後續的AI應用生態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AI應用層,百度的佈局則精準覆蓋了當前最熱門的賽道,從高說服力數字人到程式碼智慧體再到多智慧體協作等。 “高說服力數字人的聲形超擬真、內容更專業、互動更靈活,實現了數字人超越真人的體驗,在電商直播、遊戲、消費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空間。”李彥宏在Create 2025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表示。 百度的高說服力數字人能做到更逼真、表現力超越真人,主要得益於“劇本生成”能力。高說服力數字人是由一個內容豐富的多模態劇本來驅動,數字人的表情、語氣和手勢都會基於指令碼內容即時調整,情緒轉折和動作切換順暢。數字人主播還能隨時停下,回答觀眾問題。 以往,一個真實的直播間,除了主播,還有助播、場控、運營等角色打配合。但在數字人直播間裡,有一個AI大腦可以根據直播間的即時熱度及轉化情況,靈活排程助播、運營、場控等多個角色。 此外,為讓更多人都能低門檻地快速擁有專屬數字人,百度慧播星平臺推出了“一鍵克隆”功能,只需錄製一條最短2分鐘的直播影片,傳到平臺上做基礎訓練,就可以反覆使用這個數字人進行直播,真正做到人人可做直播。 程式碼智慧體是百度重點佈局的另一關鍵領域。早在Create 2024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就表示,AI正在掀起一場創造力革命,未來開發應用就像拍個短影片一樣簡單,人人都是開發者,人人都是創造者。 而程式碼智慧體是最近半年AI應用進展最快、最火的賽道,併成為各大AI大廠角逐的關鍵領域,比如阿里巴巴依託通義千問大模型,推出了多個智慧體產品,如OmniSearch和魔塔智慧體平臺;騰訊基於混元大模型推出了“騰訊元器”智慧體開發平臺,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智慧體建立工具;字節跳動則推出Coze智慧體開發平臺,並透過其AI應用商店“釦子”為開發者提供變現渠道。 此次百度無程式碼程式設計工具“秒噠”的升級,體現了百度“讓每個人都能開發AI應用”的戰略意圖。透過“無程式碼程式設計+多智慧體協作+多工具呼叫”的技術組合,秒噠已經從支援果農的自動算賬應用到了蘇繡AI博物館等多樣化場景,將傳統開發週期從1周縮短至幾分鐘。 這種低門檻開發工具的出現,可能會徹底改變軟體產業的格局,正如李彥宏預測的:“全球有近3000萬名程式設計師,有80億人,當技術的門檻逐漸消失,每個人都可以具備程式設計師的能力。” 多智慧體協作應用“心響”的釋出,則展現了百度在熱門AI應用賽道的“咖位”。這款產品基於先進的大模型技術和多智慧體協作能力,能夠自動解析需求、分拆任務、排程資源並交付結果,支援從建立日程到預定餐廳等複雜任務。 其創新之處在於集成了Web Search、程式碼執行器等工具,並提供圖文、PDF報告、互動式網頁等多種交付形式,實現了“心有所想,必有迴響”的使用者體驗。這印證了李彥宏的判斷:“多智慧體協作是下一個非常有價值的AI應用方向。未來的AI應用,不只能回答問題,還要能完成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在本次大會上還宣佈,將幫助開發者全面擁抱了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協議(開源協議)。MCP被喻為“AI萬能插座”,旨在解決開發者面臨的各種工具缺少統一規範的問題。 目前,百度智慧雲千帆平臺已全面相容MCP,提供大量第三方MCP Server(模型上下文協議伺服器)。百度的商品檢索、商品交易、商品詳情、商品引數對比、商品排行榜能力等,也已經透過百度電商的MCP Server對外提供,這是國內首家支援電商交易的MCP服務。百度搜索正在構建MCP Server發現平臺,文心快碼成為國內首個支援MCP的智慧程式碼助手。這種對開放標準的支援,反映了百度構建AI生態的深層戰略意圖。 四層全棧佈局 構建競爭壁壘 在全球AI競賽中,百度可能是少數幾家能夠同時在晶片層、框架層、模型層和應用層進行全棧佈局、協同最佳化的公司,這也形成了百度獨特的競爭壁壘。 在晶片層,百度自研的崑崙芯已經迭代至第三代產品P800,採用100%自研的XPU架構。3萬卡叢集的成功點亮,證明了百度在超大規模AI計算叢集建設上的成熟能力。 在框架層,百度的飛槳(PaddlePaddle)深度學習平臺,構成了其AI生態的另一個關鍵支柱。截至2024年11月,飛槳開發者數量已達1808萬,服務了43萬家企業,建立了101萬個模型。飛槳的繁榮生態,為百度大模型的訓練最佳化和應用落地提供了堅實基礎,也培養了大量熟悉百度技術棧的開發者。 模型層無疑是當前AI競爭最激烈的戰場。百度透過文心大模型系列的持續迭代,保持了技術競爭力。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X1 Turbo的釋出,展現了百度在多模態和深度思考兩個關鍵方向上的進展。 根據百度披露的資料,超六成的央國企和大量民營企業正在聯合百度智慧雲進行AI創新。這種廣泛的產業應用,形成了寶貴的資料反饋閉環,持續最佳化模型效能。正如李彥宏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強調的:“基礎模型只有在大規模解決現實問題時,才具備真實價值。” 在應用層,百度的多元化佈局,則是其AI戰略最具可見性的部分。從百度搜索的AI重構到百度文庫的智慧創作,從慧播星數字人到蘿蔔快跑無人駕駛,百度的AI技術正在全面滲透其產品矩陣。 截至2025年1月,百度文庫AI功能月活躍使用者突破9700萬人,AI日活躍使用者年同比增長230%;百度文庫付費使用者超4000萬人,位居全球第二、中國第一。這些龐大的使用者基礎和應用場景,為百度AI技術提供了真實世界的測試場和持續迭代的動力源。 此外,百度的開放戰略在2025年也邁出了關鍵步伐。一方面,文心大模型4.5系列宣佈將於6月30日起正式開源;另一方面,文心一言於4月1日起全面免費。 正如網際網路時代開源軟體和免費服務催生了繁榮的應用生態一樣,百度正試圖透過降低技術門檻,激發AI應用創新的“長尾效應”。李彥宏對此有清晰認知:“到2025年,大模型度過了初步發展階段,進入AI應用爆發階段,開源有助於技術更快傳播,提高採用率,為AI應用創新帶來更多機會。” 長期戰爭 AI產業的競爭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從搜尋時代就開始佈局AI的百度,依然面臨一場長期戰爭。 縱觀整個AI行業,一方面,DeepSeek等新銳勢力的崛起打破了原有的競爭格局;另一方面,阿里、位元組等老對手在AI戰略上呈現出驚人的趨同性——大模型“往死裡卷”、應用層“To B和To C全都要”、雲計算“不惜價格戰”。 近十年來,百度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800億元,多年來研發投入佔收入比例保持在20%以上。這種“壓強式、馬拉松式”的投入,在晶片、框架、模型、應用四層架構中也陸續結出了果實。正如李彥宏在百度25週年全員信中強調的:“25年來,我們始終走在技術的最前沿,始終相信技術創新才是百度的核心競爭力。” 資本市場對百度的重新評估也已經開始。“木頭姐”Cathie Wood旗下ARKQ ETF在2025年3月至4月間多次加倉百度股票;摩根大通、交銀等機構紛紛上調百度目標價。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市場訊號表明,投資者正在認識到百度AI戰略的長期價值。特別是在智慧雲和無人駕駛兩個領域,百度的領先優勢正在轉化為財務回報和估值提升。 當然,百度面臨的挑戰同樣不容忽視。一方面,大模型技術的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文心大模型雖然效能優異,但面對DeepSeek、通義千問等競爭對手的緊追不捨,保持領先地位需要持續的技術突破。 另一方面,AI應用的商業化路徑仍在探索中,如何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是百度乃至整個行業需要解答的命題。 李彥宏帶領百度在AI領域的全面進擊,本質上是一場關於技術創新價值的堅定捍衛。在這場沒有終點的長跑中,百度擁有的不僅是四層架構的技術棧和豐富的產品矩陣,更寶貴的是對AI技術信仰的堅持和對生態建設的耐心。當行業喧囂退去,資本熱度降溫,真正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或許正是將戰略定力與執行韌性相結合的長期主義。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編輯:王怡潔 審校:姜辰雨 製作:袁茂麗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 看更多大佬觀點和幕後故事 [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