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學生會現在也受賄啦!

最近發生一件匪夷所思的事,被戲稱為今年最離譜的“腐敗案”。
說的是:#河南一高中學生會幹部被曝受賄#
什麼高中還有學生會,什麼某些高中學生會還能受賄,考慮到話題如此小眾又如此尖銳,網友群情激憤。
“這樣的人絕對不能進入公務員隊伍,否則後果可想而知”
“新電視劇:《同學的名義》”
玩笑之餘,這事並不簡單。
11月10日,一位網友在小紅書上釋出了處罰四名學生會幹部的通告,拍得歪歪斜斜,甚至同一行裡字型都沒有統一。
所以一開始有人覺得是惡搞的段子,可沒想到信陽市實驗高階中學發通告說確有此事。
原來這個學校不允許學生帶手機,學生會就去查有沒有違規現象,查到後扣下手機,並把手機和姓名交給老師。
但這次學生會4人在中間插了一道。
他們說你給我300元,我就還你手機,還不報告給老師;你不給,我就上報,你等著受處分吧。
有的學生從了。有的想不明白,你這不索賄嗎?
於是他們揭發了此事,然後學校說為純潔學生會幹部隊伍,已撤銷涉事學生會幹部的職務,並待公安機關調查後作進一步處理。
言外之意是零容忍。
看完這個事情,我的第一反應卻是:

群眾裡面有“壞人”啊,拿300塊就把不合格的幹部考驗出來了。


接著更沉重的問題來了。
很多人會想問可以開除這幾個嗎。
首先,他們已被清退出學生會,至於會不會被學校開除,要看“公安機關的調查結果”,學校會以此決定對他們如何處罰,所以開除與否並不好說。
很多人也挺想知道他們還能不能考公。
一種說法是隻會在檔案裡留處分記錄,只要不再犯,上大學前會消除。可如果學校決定開除的話,政審情況就變得更復雜了。
好了,更本質的疑問是:這算不算受賄?
有網友覺得,他們不是國家公職人員,要是按國家非公職人員受賄罪來看,其處罰物件也是工作人員,這些學生都沒有班上,算什麼工作人員。
那是不是算敲詐勒索罪呢?未成年在讀學生敲詐勒索倒有一個現成案例,裡面提到了明顯毆打、恐嚇等行為,和這次多少有些不一樣。
而且,按國家非公職人員受賄罪的主體裡,“其他單位”一項似乎可以囊括校學生會的。
這些資訊一組合,學校認定為受賄也可以理解。
說到這裡,我們也不知道情況有多嚴重,因為只是知道一臺手機受賄300元,但不知道總共幾臺,數額大不大。
甚至有沒有可能像《人民的名義》趙德漢一樣,幾位幹部只是喜歡藏起來,卻一分錢也不敢花呢?
可以肯定的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也出現了,就是抖音上模仿“懺悔錄”拍段子的博主們。
因為他們的內容都是大學起步,沒想到這次已經觸及到了高中。
(虛構演繹,純屬娛樂)
他們更想不到的是,現實腳步走得更快。
2017年安徽懷遠某小學一名小學生副班長,因其有監督背書和檢查作業的權利,受賄1萬元。
所以在一份社會科學研究裡不免沉痛地指出:學生幹部微腐敗的手段具有多樣性。
(管素葉, 袁秋紅. 學生幹部微腐敗現象的特點、成因與預防研究
——基於青少年廉潔教育視角[J]. 中國青年研究, 2019, (06))
看看這措辭,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拍反腐教育片呢?
你還別說,戲劇性一幕就發生於兩個月前信陽這所學校裡。
8月29日下午,信陽市實驗高階中學召開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以案促改促治警示教育大會。
長文報道里,第二張圖就是全校老師組織觀看了警示教育片《高壓懲治腐敗》。
拍照時刻的臺詞正好是:“其實我對權力一直都有追求。”
現在看來這一幕意味深長啊。
再拉長時間線,一些知情人說這樣受賄的事發生好幾年了。
如果真的存在這種情況,老師和學校領導卻沒發現,是因為燈下黑嗎?
很多事情耐人尋味,往往又不會有答案。

只能隨風而逝和舉一反三了。


一個不爭的事實,大家苦某些學生會久矣。
比如之前,有一個北大牟同學PUA女友,導致女友自殺的事情。根據女生母親公佈的聊天紀錄,裡面是這麼寫的:
裡面充滿了厚黑學、權術、欺騙,還有透過賄賂的方式影響選舉。最後那個“我無所謂,老子是分管主席我怕他們?”又滿滿都是官威。
再比如江蘇某職業學院,因在群內聊天時回覆了“哈哈哈”三個字,正好趕上學生會幹部群內發言,而被該幹部斥責“給一個交代”,不給就罰400字的檢討。
還有西南某學校的QQ群裡就有這樣一張截圖:
這是某學校大學學生會內部的對話,前面發言的是比較低年級的幹事,而下面則是該校大三的“學生會領導”,比如說“楊主席是你們直接@的”同學,是該校的學生會副主席。
更過分的,山西某高校還出現學生會幹部讓學生在雨中做俯臥撐,而他則雙手插兜站在屋簷下辱罵並訓話該學生。
活脫脫一個學生會版的官場現形記,又怎麼少得了張美玉學姐呢?
一次黑龍江某學校學生會的查寢,影片中她們用頤指氣使,囂張跋扈的樣子,讓網友感覺特別裝逼,又帶著謎之喜感。所以很快這六人就在表情包的推動下成功“出圈”。
影片中的經典語句不少:
“以後,看清楚我們的臉,我們來就是查寢的。”
“看好工牌,除了我們六個,誰管你們都不好使!”
“我介紹一下,這是咱生活女工部部長張美玉,叫學姐。”
臨走前還不忘說一句:“學姐走看不見說再見啊?!”
知道情況的,明白這是學生會查寢。不知道情況的,還以為這是黑社會大姐大來收保護費了。
(圖源微博@雅痞)
還有某學校,一個主席配七個助理,每個助理都對主席畢恭畢敬,而助理下面的部長也同樣如此——
他們畢恭畢敬並不是因為主席真的有什麼過人之處,而是因為他們想象著自己成為主席後,別人對自己畢恭畢敬的樣子。 
於是他們靠著自己的想象,靠著對某些人的模仿,自發地完成了一套典型的學生會式權力語言體系。 
所以我說,那些真的拜服在這套權力語言下的學生們最大的問題也不是黑暗,而是憨批。 
無論是太把自己當回事的學生會領導,還是他們下面那些真正沉迷進去,愛拍馬屁的小隨從們都沒意識到,其實無論他們如何升職,如何拜倒在這套體系下,他們拜倒的也只是一片虛無,是徒勞無功的。
學生會既無法給他們帶來錢,也無法帶來權,中國的學生會自治,只是一場過家家酒遊戲。
因為缺乏了最根本的錢、權作為核心,導致每一個太沉浸進去的人,在外人看來都像一個個玩雜耍的猴子一樣可笑。
而又因為學生會的話語體系和真正的官場職場又相去甚遠,讓某些人想象中的“這是我以後到職場上的一種鍛鍊”也成為了泡影。
理想中的學生會應該是一個學生自治組織,應該是學生需要學生會做啥,學生會就為學生做啥,他們的權力應該來自於學生,服務於學生。
然後讓學生決定,最後選出下一屆學生會的人選。
然而現實中的許多學生會卻從來是分管學生會的領導佈置要做啥,就組織學生做啥,不論普通學生的意願,總之當成行政命令一樣去做——這種自上而下的負責體制導致雖然每個學生會成員都很苦很累做了很多事,卻依然得不到學生的認可,有的甚至會被當面鄙視。
如果是精英大學還好,一些普通大學,分管學生會的行政人員本身水平就有限,就會出現明明下命令的是老師,背鍋的卻是學生的情況。
而那些相信這套權力體系的主席部長們,又一級一級把這種“有事幹事幹,沒事幹幹事,功勞是我的,背鍋是你的”的作風一級一級傳遞下去,就形成了一套中國特色的學生會話語體系。

學生會當然也有好處。
你可以在低年級的時候在裡面認識不少朋友,也可以增強一些待人做事的能力,而且學生會可以源源不斷地為你輸送一些比較廉價的成就感,讓你的生活不至於太空虛——這都是事實,但也僅限於此。
所以進去了,如果做不出什麼好事,就別做壞事。不然有句臺詞恐怕還會出現:
“權力小小的一任性,一個大好青年的理想抱負隨風而去。”
-END-
搞了個知識星球,名字叫【雷叔講世界】。
最近主要在分享一些投資炒股的思考。
還會有房產投資、旅遊攻略、一些不太方便發的文章,或者怎麼做自媒體等等。
現在發了一些專欄文章,都是公眾號不會發的,現在進去都能看:
總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過來玩。
群裡現在已經有650個小夥伴了,大家沒事可以當成個論壇扯扯淡也不錯。
我們已經拉了很多微信群了,歡迎加入來扯淡聊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