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復活”的恐狼幼崽和Colossal Biosciences的CEO Ben Lamm(圖片來源:Colossal Biosciences via The Hollywood Reporter)
撰文 | 冬鳶
審校 | 二七
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中的科幻劇情,如今科學家卻在現實中復刻了出來。
電影中,科學家從一滴遠古血液中提取了恐龍的基因資料,結合一些現有動物的基因,成功“復活”了恐龍。
而在現實中,美國生物科技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後簡稱Colossal)也把目光投向了多種已滅絕的明星動物,其中就包括恐狼(Aenocyon dirus),一種已經滅絕了超過12500年的食肉動物,也是熱門電視劇《權利的遊戲》(Game of Thrones)中冰原狼的原型。

“復活”的恐狼坐上《權利的遊戲》裡的王座(圖片來源:Colossal Biosciences via The Hollywood Reporter)
從一塊來自美國愛達荷州7.2萬年前的恐狼內耳骨化石,和一塊俄亥俄州1.3萬年前的恐狼牙齒化石中,Colossal獲取了高質量的恐狼基因組。以此為基礎,他們對現生的灰狼(Canis lupus)進行了20個基因位點的改造,最終創造出了3只外形酷似恐狼的生物。
當地時間4月7日,Colossal宣佈:他們成功地復活了已滅絕1萬多年的恐狼,並表示這是世界上首次復活滅絕物種的案例。
《時代週刊》(TIME)和《紐約客》(The New Yorker)等美國主流媒體第一時間深度報道了這一事件,Colossal的官網和影片賬號也同時釋出了許多關於這些“恐狼”的圖片和影片影像。15天大時,小“恐狼”和看起來和剛出生的小狗別無二致:它們長著一身白毛,倚偎在工作人員的懷裡,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可愛到極致。5個月大時,它們已經具備了狼一般的英氣,在Colossal的秘密保護地裡歡快地奔跑——不過它們的體型可比同年齡段的灰狼要大上不少。
Colossal"復活"的恐狼(來源:Colossal Biosciences via youtube)
隨之而來的,也有許多質疑和反對。不少科學家表示,這是浪費資源的無意義工作,這些生物也並不是真正被複活的恐狼,充其量只是經過了一些基因改造的灰狼。
“復活”
今年3月4日,Colossal宣佈,他們以猛獁象的基因資料為基礎,改造了小鼠的8個基因,製造出了好似長著猛獁象毛髮的“長毛猛獁鼠”,引發了諸多關注。不過當時許多人認為,這只是這個商業公司譁眾取寵的商業宣傳,並無任何科學意義。

“長毛猛獁鼠”(圖片來源:Colossal Biosciences)
哪知“長毛猛獁鼠”貌似只是Colossal正在籌劃的宏大演出中的一個小序幕,僅1個多月後,這家以復活滅絕生物為目標(包括猛獁象、渡渡鳥和袋狼等)的公司就宣佈自己真的復活了已經滅絕超過1萬年的恐狼。
恐狼的體型比如今的灰狼大25%,頭部稍寬、皮毛較厚、下頜更強壯,主要以馬和美洲野牛等為食,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恐狼化石距今已有約25萬年。而在距今約1.3萬年前,最近一次冰河時期結束時,恐狼滅絕了,至此地球上再無恐狼的嚎叫。

3個月大的被“復活”恐狼(圖片來源:Colossal Biosciences)
Colossal採用最新的方法和技術,對兩塊恐狼化石中提取的基因組進行分析,獲取了完整性和質量遠高於以往的恐狼基因組資料。透過分析這些新的基因資料,Colossal也有了一些新的科學發現。他們發現,恐狼和如今的灰狼屬於近親,DNA相似度達到99.5%。此外,Colossal的分析為恐狼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見解。他們發現,恐狼可能最早出現在距今350萬年到250萬年之間的上新世晚期,是兩種更古老(現已滅絕)的犬科動物相互雜交的結果。相關研究論文目前還沒有公開,他們將在隨後發表。
在分析這些基因資料的過程中,Colossal也發現了一些恐狼不同於其他犬科動物的關鍵基因突變,例如與骨骼、肌肉、迴圈系統和感官適應相關的基因。最終,他們選擇在灰狼基因組的基礎上,在14個不同的基因上編輯了20個位點,使其能擁有恐狼的特徵,包括體型、肌肉組織、毛色、毛髮質地、毛髮長度和被毛紋理。例如,Colossal編輯的目標基因CORIN編碼的是一種絲氨酸蛋白酶,在毛囊中表達,影響毛色和毛型。而恐狼的CORIN變體會影響色素沉著,導致被毛顏色變淺,在與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下,讓恐狼的被毛呈白色。

一個月大的幼崽(圖片來源:Colossal Biosciences)
同時,Colossal還額外改變了一些灰狼的基因,因為基於恐狼資料的基因編輯可能對一些原有的灰狼基因產生潛在影響。比如,對三個色素基因的編輯可能會導致“復活”出的恐狼耳聾或失明,於是研究團隊對灰狼基因組中的2個位點做出了更改,以解決這一問題。
研究團隊開創了一種新方法,從灰狼的血液中分離出了內皮祖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將細胞核取出並同時完成所有目標基因的編輯後,將其放入來自狗的去核卵細胞中,並讓其在實驗室中發育成胚胎。隨後,這些胚胎被植入了兩隻代孕獵犬的子宮中。
2024年10月1日,代孕的狗媽媽生下了兩隻雄性“復活恐狼”羅米拉斯(Romulus)和雷穆斯(Remus);今年1月30日,另一隻代孕狗媽媽生下了一隻雌性“復活恐狼”—— 卡麗熙(Khaleesi)。如今,它們生活在一個約8平方千米的秘密保護地中,裡面設施充足,有一個獸醫診所、一個極端天氣庇護所和天然巢穴,獸醫也會在此全天候命,照顧這些小傢伙。
爭吵
但這幾個小生命或許永遠都不會知道,它們的誕生已經讓外面的世界吵翻了天。一方面,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泉湧般襲來——“世界首次!科學家復活了早就滅絕的動物!”;但另一方面,很多科學家又對Colossal的這項成果提出了諸多質疑。
《科學》新聞(Science News)前兩天發表的一篇文章總結了一些相關人士的反對和質疑。反對意見主要集中於探討,Colossal是否是真正意義上覆活了恐狼。
最初在《紐約時報》報道此事的科學作家卡爾·齊默(Carl Zimmer)隨後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這只是有著20個恐狼基因編輯位點、有一些恐狼特徵的灰狼克隆體。”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貝絲·夏皮羅(Beth Shapiro)在接受《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的採訪時也承認,灰狼和恐狼存在數百萬個鹼基對的差異。

5個月大的“被複活恐狼”(圖片來源:Colossal Biosciences)
“編輯黑猩猩的20個基因位點,也可以讓它變成人類嗎?”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遺傳學家蓬圖斯·斯科格隆(Pontus Skoglund)在Bluesky網站上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嘲諷道,他表示這些幼崽“樂觀的看,也只能算十萬分之一的恐狼。”
美國緬因大學(University of Maine)的古生態學家傑奎琳·希爾(Jacquelyn Gill)則是直接抨擊了這項研究本身:“看到這項工作如此隨意,不僅無視真相,而且無視生命本身,我真的感到非常憎惡!”
但夏皮羅也表示,此次新制造出來的新生命到底能不能叫恐狼,取決於我們如何定義物種。我們有許多種物種分類方式,“你可以用表示演化關係的系統發育樹來確定物種,也可以透過形態學上的特徵來定義物種。”
未來?
但不論如何,Colossal依然會繼續自己的“復活”程序。根據《時代週刊》的報道,Colossal現在已經計劃基於亞洲象編輯85個基因,最終“復活猛獁象”。目前,他們已經完成了其中25個基因的編輯,並計劃在2026年年底前準備好可植入的胚胎,以實現在2028年出生一頭小象的目標。

此前“長毛猛獁鼠”的基因編輯(圖片來源:Colossal Biosciences)
儘管最終制造出來的所謂“猛獁象”可能與歷史中的猛獁象仍有許多差異。但如果“它看起來像猛獁象,行為舉止也像猛獁象,而且如果有機會與另一頭帶有類似猛獁象DNA的基因工程大象繁殖,並生出(長得像)猛獁象的寶寶,那就很難說這個物種沒有起死回生。”夏皮羅告訴《時代週刊》。
根據Colossal自己的言論,他們其實是想透過這樣的嘗試,來更深入地認識動物基因組,從而保護現有的物種。”復活猛獁象的嘗試過程中獲得的新知識,可以幫助Colossal設計出更強壯的大象,使其在氣候變暖的世界中更好地生存;復活袋狼,也有助於保護現有的瀕危有袋類動物;復活恐狼的技術同樣可以用來保護如今瀕臨滅絕的紅狼。”《時代週刊》的報道如此寫道。
在公佈“復活恐狼”的同時,Colossal同時宣佈,他們利用透過血液提取細胞核並最終移植到代孕動物體內的技術,克隆出了幾隻瀕危的現生紅狼(Canis rufus)幼崽。

Colossal克隆的紅狼(圖片來源:Colossal Bioscience)
但不論Colossal此舉真的是實現為世界做貢獻的第一步,還是單純的商業行動;也不論他們培育出的這三隻幼崽是否真的可以稱為“復活的恐狼”——毋庸置疑的是,他們的確創造出了現今世界沒有的生物,並且試圖將早已消失的生物特徵甚至基因片段帶回到這個世界。
《侏羅紀公園》中,最初試圖復活恐龍的人,初衷也是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但肆意改變生命卻帶來了意料之外的可怕後果。希望在我們的現實世界,劇情可以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連結:
https://colossal.com/direwolf/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407444322/en/Colossal-Announces-Worlds-First-De-Extinction-Birth-of-Dire-Wolves
https://time.com/7274542/colossal-dire-wolf/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5/04/14/the-dire-wolf-is-back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dire-wolf-back-dead-not-exactly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475407-no-the-dire-wolf-has-not-been-brought-back-from-extinc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5uCuOwK_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X4tm-J2bU&t=2s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general-news/game-of-thrones-dire-wolves-return-extinction-1236181901/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如需轉載,請在“環球科學”後臺回覆“轉載”,還可透過公眾號選單、傳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與我們取得聯絡。相關內容禁止用於營銷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