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話|香港或將取消限制!女性實現凍卵自由!

最近,港府有一個大動作:打算放寬凍卵限制!
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建議修訂相關條例,不論儲存者的性別、年齡、醫學情況,一律取消精子、卵子或胚胎的儲存期限制
(圖:TVB
按照香港現行規定,一般情況下自用的卵子、精子或胚胎最多只允許冷凍儲存10年
(圖:TVB
如果是因接受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外科手術或其他醫學治療而可能導致喪失生育能力的癌症或其他病人,儲存期限則為10年或直到病人滿55歲(以較長者為準)。
(圖: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相當於從你冷凍進去的那一刻,只有10年的期限來考慮要不要生。
但如果放寬之後,那就是想什麼時候生什麼時候取出來就行
(圖:香港01
不過這個政策還沒有敲定,畢竟這是個很有爭議的話題。
接受人工受孕誕下一子的立法會議員林琳女士就十分支援修訂,認為這對生育率有很多幫助,並且賦予女性更多生育自主權。
(圖:星島頭條
更何況因為香港有10年期限,所以導致不少港女選擇到國外凍卵,如果政策放寬的話,也有助於釋放香港醫療產業的經濟活力。
但也有人對於期限放寬存有疑慮,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先生認為女性年齡越大,生育能力下降的同時併發症和風險也會提高。
(圖:星島頭條
根據資料,利用儲存卵子成功生育的百分比相當低,改變儲存限制並非最有效鼓勵生育方法,擔心反而會向公眾傳遞錯誤訊息,讓公眾以為儲存的卵子可以放很久,便沒有了迫切性而延遲生育。
雖說不知道香港最終是否會放寬限制,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年來女性凍卵真的很火!
生育也有後悔藥!
近幾年,女性凍卵有多火呢?
就香港的情況來說,2019年時僅有5000個凍卵,但到2023年時就已經增長到2萬多個凍卵了。
(圖:明報
社交平臺上有不少博主專門分享自己的凍卵相關經歷。
(圖:網路
甚至還有公司將“凍卵”作為提供給員工的一項特殊福利
(圖:微博
女明星凍卵更是屢見不鮮。
比如Twins裡的阿sa和阿嬌、容祖兒、李嘉欣……這些咱們耳熟能詳的港星都有做過凍卵。
(圖:香港經濟日報
對於這部分女性來說,凍卵為她們保留生育能力的機會,能夠在年輕時有更多選擇。
甚至凍卵還被不少人稱為“世上唯一的後悔藥”
與此同時,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大批內地女性專門跑到香港凍卵!
(圖:網路
香港的千億商機!
2019年時,就有媒體報道不少單身女性多次往返內地與香港只為凍卵。
相關人士更表示,香港凍卵行業現在剛起步,需要時間去擴充套件,當然最大的市場需求來自內地
(圖:大公文匯
畢竟凍卵花銷不菲,單是一個人就得幾十萬起步,所以這一專案甚至就被不少媒體調侃為“香港捕捉到的千億新商機”
(圖:微信公眾號
還有人調侃要將香港打造成“亞洲凍卵之都”,甚至還可以衍生出“凍卵旅遊”?!
那麼內地人為什麼選擇到香港凍卵呢?
這主要和兩地的政策有關。
在內地,單身女性是不允許凍卵的,“凍卵”屬於輔助生殖技術範疇,需要滿足特定的條件才行。
(圖:《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
根據《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的相關規定,需持有“三證”——結婚證、身份證、準生證,且患有不孕不育症的夫婦才可以接受輔助生殖技術診療。
在2019年時,還發生了全國首例因凍卵而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案。
(圖:紅星新聞
當時一名內地女子在醫院尋求凍卵服務因單身被拒,將醫院告上法庭。
不過法院多次裁定的結果都是這名女子敗訴,畢竟醫院的做法是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的。
(圖:網路
但在香港的話,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香港是允許單身女性凍卵的,但如果想取出來的話就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必須出示結婚證才能將冷凍卵子復甦合成受精卵。
(圖: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
當然,政策上的差異只是一部分,內地人會選擇到港凍卵還有其他考量因素。
畢竟香港相比其他允許單身女性凍卵的海外國家還有不少優勢,像交通上更方便,以及可以使用普通話進行直接溝通沒有語言障礙都是她們選擇來港凍卵的原因。
(圖:星島頭條
香港的配套技術成熟也是不少人看中的因素。
凍卵要取出來的話,那肯定需要做試管才能生出來,香港在試管嬰兒技術上發展也十分成熟也進一步增強了其吸引力。
(圖:網路
總之,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因素,使得不少內地女性前往香港進行凍卵。
話又說回開篇那個問題:你覺得香港凍卵的期限是否應該放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