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ADHD孩子,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

全村寫在前面
我國 ADHD 兒童約 2300 萬人。養育 ADHD 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一直希望找到可靠、專業、有科學性的又能夠有實操性的支援系統給這些家庭。
今天的文章,來自鹿夕老師。她是「鹿夕公園」「兒童 ADHD 互助社」發起人,有 10 多年教育、心理解決方案經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鹿夕老師家的孩子確認這 3 年,她深入研究了 ADHD 的多方面干預方法,也在多平臺分享過眾多 ADHD 科普和養育實操知識。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養育 A 娃,經歷過的都懂,即使是脾氣溫和的人,也會有沮喪、生氣的時候;但發火之後又會自責,反反覆覆地情緒波動會讓我們身心疲憊。
尤其如果自己和 ADHD 的特質特別不一樣,比如自己是非常有秩序、重規則、重效率的個性,那和 A 娃相處就會更挑戰了。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可以讓 A 娃的行為和秩序持續向好的一些方法,也是我自己一直踐行,非常有效有幫助的方法。
01
保持樂觀

樂觀和健康,對於別人來說或許是錦上添花,對於 A 娃家長,是剛需,剛需!
我自己深有體會,自己要情緒穩定、身體健康,才能保證孩子的生活秩序,才能保證孩子有規律作息、均衡飲食,才有可能去管理孩子的學業。
家長情緒不穩定,接不住孩子的情緒,是不可能給孩子支援的。
不僅不能支援,還可能添亂、火上澆油—但這個結果,還得我們自己來承擔。
你冷靜了、專注了,你才更有可能與孩子建立聯絡,然後幫助她冷靜和專注。
保持情緒穩定看起來難,火冒三丈了還怎麼穩定呢?!
但是可以從源頭上避免火冒三丈,如何避免?

深入瞭解症狀
要和 ADHD 兒童和睦相處,首先要了解他們,瞭解 ADHD 的症狀帶來的影響有哪些,然後才能在這個基線上做干預。
ADHD 可不只是注意力問題,確切說,ADHD 是一種執行功能的缺點。

什麼是執行功能?
但凡有點技術含量的事情,大到學習考試,小到做飯、做家務,都是需要執行功能的。
簡單來說,需要動腦筋的事情都要用到執行功能。執行功能包括:

思考和提前計劃、組織、控制衝動、調節注意力、調節情緒和跟進目標完成任務等能力。

如果孩子在執行功能上掉鏈子,這意味著:
當他要做暑假作業,或者準備考試,家長是需要做很多的輔助的執行功能的工作,來幫他完成任務的,比如定計劃、拆分任務、攻克知識點難關、激勵鼓勵、覆盤等等。
千萬不要覺得提醒幾次孩子就能做到,在我們沒有幫他們提升能力、培養習慣之前,他們做不到。
所以,不要抱怨孩子我提醒了很多遍他都不動了;或者我讓他在家做作業,他不僅不寫還看電視……
對於執行功能掉鏈子的 A 娃來說,這太正常了。
相反,我們需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孩子缺乏什麼能力?
我怎樣幫他提升?
多久能提升?
【沒錯,比普通媽媽的工作量至少大一倍……能說什麼呢?基因是自己給的……】
症狀即困難,大部分情況孩子也不是故意的,孩子也想做好,但他們有生理上的限制。
瞭解他們的不當行為是一種症狀,我們才可能去共情孩子,接納孩子,從批評者的角色轉向支持者的角色。
放低預期
昨天專心五分鐘,今天專心八分鐘,就是不錯的進步;
昨天說了五次髒話,今天三次,也是進步……
孩子的行為改善需要時間,在沒有改善的時候,只要孩子跟自己相比較進步就可以了。
當你對孩子生氣的時候,想想看,是不是你的預期超出孩子能力太多了?
相信孩子,想想孩子身上所有積極、有價值和獨特的東西。相信孩子可以學習、改變、成長得越來越好。
用肯定和祝福的積極態度,陪伴孩子的成長,而不是憤怒和苛責的態度。後者對孩子對我們自己都沒有任何幫助。
02
照顧好自己

作為孩子的榜樣和最重要的支援力量,我們健康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如果你太疲憊、透支,你可能沒辦法去維持 ADHD 孩子的生活結構和秩序。

可是工作、照顧孩子,這麼多事情怎樣才能兼顧照顧自己呢?

首先一定要尋求支援。

不要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扛。也許你的隊友家人經常讓你失望,但是即使他們只能承擔接送的任務,也是減輕你的負擔。

跟老師多溝通,老師如果能幫上忙,比如社交融合、鼓勵,這部分老師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果老師幫不上忙,也要多溝通,跟老師關係近一些,至少不能讓老師再給你增加情緒壓力。

別小看這部分,因為經常被叫家長而抑鬱的家長也是有的。

課外班的老師也多溝通,同樣的,哪怕他們能做到多鼓勵,對我們來說就是幫忙。

而且能拆分出去的任務,比如補習功課,做家務,就儘量不要自己做。你的能量狀態、健康狀態非常寶貴。
另外,可以拒絕和捨棄一些無效社交,比如一些人,你每次跟 TA 見面都感覺煩躁,大機率你們不是可以彼此滋養的朋友…….記住,你的能量和時間都是很寶貴的。

最後,合理飲食、鍛鍊身體,經常給自己減壓,去見見朋友或者做個 SPA,看電影,都會有幫助,要張弛有道,經常提醒自己去幫助自己。

03
建立結構並且堅持

對於 ADHD 孩子來說,規律、可預測的生活流程特別重要。
比如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是固定的,每天重複的,這樣有助於他們循序漸進地發展執行功能,對於我們家長來說,也會降低行為管理的難度。

建立生活結構也是我們行為干預課程很重要的一個單元,是一個可以貫穿幼兒園到青春期的行為管理工具。

比如放學回家先運動一會兒,吃完飯就做作業;或者睡覺前把第二天早上要穿的衣服擺好;睡覺前把書包整理好等等。

注意別把孩子的日程排太滿,儘可能簡化。

ADHD 的孩子注意力時間有限,時間太長很可能中間就開始走神了,要需要根據孩子的能力來給孩子設定一定的休息時間。

但是,空閒時間的管理也很重要。

比如現在暑假,如果沒有好好規劃時間,結果很可能是玩也沒玩好,學也沒學好,還養成看電視玩遊戲的習慣……

所以假期更要規劃時間,制定結構,讓孩子很清晰什麼時間做什麼事。

如果自己太忙,也可以交給課外班,體育類,藝術類,戶外活動的都不錯,讓孩子的時間充實起來。

更簡單的,可以讓孩子學學做飯,做做家務,家裡有弟弟妹妹的可以“帶薪”帶娃讀故事,畫畫等等。

另外,一定要避免透過電視或電腦/影片遊戲來打發時間,因為 ADHD 兒童更容易對這些上癮。

ADHD 是一個系統性問題,涉及到生理、心理、發育、代謝、基因等等,透過單一的方式來解決並不現實。如果按照優先順序次序,第一位一定是家長必須掌握的“行為干預”。
營養是發育的前提,它可以彌補我們因為缺乏營養帶來的功能損傷,但是如果孩子自己能力沒有提升,也沒有一個家庭支援系統,他還是很難適應學校:
社交問題,學業壓力,這些都會打破生理和心理的平衡。
開辦 ADHD 家長行為干預課一年多來,我常被家長朋友們的積極反饋所感動。在孩子們成長的每一步背後,是家長們在接納與理解中與孩子共同成長的身影。
養育 A 娃註定是場充滿挑戰的旅程,希望能夠為你的這段旅程,注入力量的源泉。
更多家長課問題諮詢,可掃碼進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