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我剛滿1歲的小夥子

回到今生最愉快那一秒

揉合 震撼 笑容 眼淚 甜蜜而渺小
……
如果可重遇 你最快樂時
床邊聽父母童話故事
……
如果可重遇 你最快樂時
頭一次望見出世是你嬰兒
忙碌的穿梭飛馳 甜美事後至知
—— 洪卓立 《回到最愛的那天》
大家常說,孩子的生日,媽媽的苦日子,但人們往往忽略了,人類的記憶是自動篩選過濾的:20釐米長的刀口、術後24小時內下地活動,那時痛到撕心裂肺的感受都如過眼雲煙消散開來,留下的是你圓滾滾、熱乎乎、紅彤彤的小身體,你撕心裂肺的哭聲,生怕媽媽聽不到你來了。
這一年,你從小小的獼猴桃漸漸展露出小帥哥的雛形,從躺在床上嗷嗷待哺、翻身都不會,到現在能從滑梯底下爬上去,從只會透過哭聲表達訴求,到咿咿呀呀地說一些媽媽還不懂的話……你的長大肉眼可見,但你帶給媽媽的變化更加深刻。
媽媽一直是好學生,習慣複習了就能得高分,一旦不如意就焦慮著急,但隨著你的出現,媽媽的性格更柔軟了。人家說,小朋友15天就應該會抬頭了,你是第20天學會的,也沒什麼大不了呀,我們身邊也沒有見過誰不會抬頭。人家說,3個月就該“認母”了,但是你到第7、8個月時,對媽媽出差也沒有太大反應,媽媽很沮喪,責怪自己沒有親喂,甚至擔心你有情感發育障礙,但到第10個月時,你突然喜歡往媽媽懷裡鑽,喜歡對著媽媽不斷喊mamamama,媽媽下班後也伸出小手併發出尖叫,彷彿在問“媽媽你去哪裡了呀”,幸福感雖遲但到。你讓媽媽明白了,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時鐘,育兒有參考資訊,但沒有標準答案,不是說背下來上下五千年,歷史就能考98分。當然不著急,不代表不投入,種因不能立即得果,果可能遲5個月再發,也可能遲3年再長,無論遲來多久,種因都值得,畢竟果子很甜很甜。
潛能本就存在,還是被激發出來,媽媽感覺是後者。沒有你時,媽媽不用每天晚上都醒2、3次去確保另一個人不餓肚子;沒有你時,媽媽不用在澳門35度街頭抱著一隻20多斤重的小東西走在石板路上;沒有你時,媽媽生病了只需要照顧好自己,不需要發著高燒不停給另一個人擦拭身體;沒有你時,媽媽覺得能把自己日子打理好就不容易,無需思考另一個人吃什麼、穿什麼、打什麼疫苗、去哪裡玩、冷不冷、熱不熱、渴不渴、餓不餓……有了你,媽媽另一維度的潛能被激發出來:複雜情形下的冷靜、艱難環境中的韌性。
你的快樂很簡單,一睡醒就立馬站起來,先看看媽媽在不在,在的話就咯咯地笑起來,這讓媽媽也突然意識到,好像快樂本來就是這麼簡單,每天從乾淨的床上醒來,家人陪在身邊,無論外面天氣如何,不管接下來的工作會遇到怎樣的挑戰。嘗試用手去抓流水、游泳時不靠划水前進而是不停拍打水面,爸爸打一聲噴嚏,媽媽叫一聲“寶哲哲”,抓迷藏,從書本上撕下來一張立體地球,看到樓下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扯拽中國結上的紅色綢緞,把球扔高扔到外面,把爬爬墊周圍的螺絲扣擰下來……這些都會意外觸發你的笑點,媽媽也很容易受到感染,快樂變得很容易。
當媽媽後,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但媽媽並不焦慮,一方面你帶給媽媽不一樣的成長,一方面你也讓媽媽感受不到孤獨的滋味。青春如青芒般酸澀,雖然在最好的年華身邊也有最好的朋友,但是因為異地戀和一幾個人在外地讀書,逢年過節很難避免會落單,一個人吃飯、看病、搬家等都顯得很尋常,不斷在孤獨等級上打怪升級後,現在媽媽的每分每秒都會被你的笑臉填滿,一個人的美好變成一家人的喧囂。
有了你之後,媽媽彷彿多了一雙眼睛,用全新的視角看這個世界。媽媽喜歡帶你去逛商場,吃饅頭米飯麵條,買玩具衣服零食,你都一樣興奮。媽媽喜歡帶你看山看海,一開始你還會有點害怕,後來就沉著應對,彷彿見過大世面。媽媽喜歡帶你旅行,無論是媽媽去過還是沒有去過的地方,都希望你陪伴在身邊。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說過:兒童的成長絲毫不造作和人為,這樣一個純粹的精神的東西,它是如此自然地表現在生活的每一天。一旦獲得了媽媽的愛的滿足和依戀的充分回應,獨立的步伐就會邁出,反覆地感覺愛正是兒童成長和走向獨立的動力。媽媽希望盡力將全部的愛都給你,幫助你成長為一個獨立、堅強、溫柔、善良的個體,陪你走過繁華似錦的人生旅途。
寶哲哲,生日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