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電商燃起第一把火。
今年年後,36氪獲悉,淘寶天貓已密集開啟一系列小範圍商家會和1v1商家溝通。有參與溝通會的商家透露,會上淘天業務方很關心商家到底需要什麼,解釋了很多策略及規則調整的邏輯,詢問商家的意見。“增長這個詞也提了很多次”。
36氪瞭解到,上述溝通的結果是,淘寶天貓將在新品激勵、站外流量擴充、會員私域、佣金激勵、新商家扶持、營商環境最佳化等六個方面進行。淘天內部將其定義為新一年的“增長戰役”,貫穿全年,目的明確,就是要透過扶持優質品牌及商家,來實現商家與平臺的共同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淘天此次尤為強調平臺與商家的共同投入,甚至是“商家投入多少、平臺就投入多少”。
細看六類舉措,都分別著眼於增長中的關鍵環節——新品是品牌成長的抓手,是製造新鮮感、促進使用者來訪回訪、下單的基礎動作;站外投放引入全網客流,解決“使用者引入”的問題;經營好會員私域則能提高復購頻次,解決使用者“留下來”的問題;此外,本輪政策的一大變化——以現金形式返佣並大幅提高返佣比例——則直接充實了商家經營現金流,增厚了經營利潤;推陳出新的品牌扶持策略,則是淘天試圖在新的消費趨勢下挖掘更有創新力的新品牌,幫助新品牌做大。
而無論是新品牌還是頭部品牌,保障其長期正向增長的大前提,是打造一個健康、有秩序的營商環境。因此最佳化營商環境仍是本輪的基礎舉措之一。
據悉,上述系列舉措目前已在淘天平臺的服飾、美妝、運動戶外三大核心行業率先落地。在行業走過增量階段一度陷入“低價內耗”之後,淘寶天貓正透過系統性的開展“體質調理”,從機制上幫助商家尋求健康且確定性的增長。

扶持優質品牌和商家,淘天劍指增長
從使用者引入和使用者復購兩個方面,淘天當前的一系列舉措,意在解決商家的“流量”難題。
“新品戰略”被提上了更重要的位置。對品牌商家而言,新品競爭已經成為在存量時代贏得增量市場的必要手段,是新客獲取的主要方式,因此淘天選擇激勵優質品牌與商家更多在新品上傾注精力。
今年,淘寶天貓的商家釋出新品,將有望直接撬動更多站內流量。
以服飾為例,新舉措下,有商家表示,每發一款新品能免費拿最高3萬曝光PV的精準流量,約等於白撿500元廣告費,且商家單日釋出新品的數額不限。
釋出門檻上,目前淘寶天貓針對服飾商家“0成交要求,0商業化投入,0運營成本”。這意味著商家上新的成本變低,新品也能獲得更多曝光。對平臺而言,鼓勵商家開發新品,扶持用心做原創、高質量產品的服飾商家,也能夠進一步提升“量足質優”這項基本競爭力。
同時,淘天加大了對美妝新品種草的站內激勵,最高可達3倍係數膨脹。針對快消這類強種草品類,更大範圍的種草內容曝光有助於新品更大限度觸達消費者,提升轉化效率。而針對運動戶外品類,淘天將每月開放週期性行業補貼——該品類季節性、功能性更強,購物補貼能夠激發即時需求,促進當季新客消費。
當前,以上三個品類的新品銷售最高均可獲淘天平臺100%佣金返現。
實際上,在服飾、美妝等核心行業,淘寶天貓長期以來一直是品牌上新的首要陣地。過去的2024年,天貓平臺日均新品數超過5300萬個,新品GMV佔比達18%。為了幫助商家利用新品抓取流量,也為了發揮並鞏固淘寶天貓在核心行業的新品優勢,新品激勵成為今年優質品牌與商家增長的重中之重。
而在站外,淘天今年將繼續擴大投入,且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對於部分符合門檻的商家,外投激勵甚至可做到“商家投多少、平臺就投多少”。
去年開始,淘寶天貓的態度越來越開放,與微信、小紅書、抖音等外部平臺的合作不斷加強,透過多種途徑引導使用者迴流站內、進店轉化。淘天展開的站外流量激勵,實質上是摒棄了門戶之見,以商家利益為首要考慮,幫助商家做大“流量蛋糕”,從而實現平臺商家共同投入資金幫助商家實現更高效的站外引流。
具體而言,面向服飾商家,對於流回站內、符合對應門檻的外投,平臺至高有1:1對投。也就是說,假使商家在外部平臺投放50萬元,平臺有可能再追投50萬元。
面向快消品類,淘天亦加碼幫助商家在外部平臺“打廣告”,實現使用者跨平臺轉化,並且全面擴大了補貼商品規模,直接對UV出資補貼,吸引使用者。
此外,阿里媽媽目前提高了投放返點比例最高至4.5%,單商家最多可獲50萬元的營銷費用返還。
站內激勵上新撬流量,站外出錢幫商家拉流量,在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見頂的大背景下,淘天重金投入與商家一道打破發展天花板。而在使用者側,淘天也正著手提升流量投向高價值人群的頻次和精準度。
此前多家零售公司的業績表現均顯示是“做好會員生意”是零售業態獲得正向增長的重要方式。如唯品會去年二季度的財報顯示,公司GMV的約47%來自SVIP使用者;經營線下購物中心的永珍城,其4600萬會員在總零售額中貢獻了約40%;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資料則顯示,其調研的100家購物中心中,有76家會員消費貢獻率在去年全年銷售總額中佔比上升。
會員通常貢獻著更高的客單價和復購率,對於品牌商家,這部分使用者無疑是高價值人群。因此在引入使用者之後,淘天今年的另一新舉措意在留住流量,幫助商家吸納更多使用者轉粉入會,提升復購。
36氪瞭解到,雖然今年淘寶天貓會員策略尚未完全敲定,但內部已經確定了幾個顯著方向。一方面在形式上,淘天平臺將設定更多會員觸點,包括但不僅限於搜尋結果、商品詳情頁、首頁上方banner、資訊流等,全站透出品牌和權益資訊,引導使用者入會,並升級我的淘寶頁會員回訪入口。
據瞭解,淘天首個涉及全APP透出的改版方案大機率將在2月底或3月初上線,會員也將首次從“私域”正式大規模邁入“公域”,成為商家拉新促活的重要手段。
同時,為解決會員權益欠缺與商家權益投入不積極的問題,淘天也將在今年與商家共同出資,提升會員權益。此外,淘寶天貓還將面向商家推出新的會員廣告投放機制,商家可以定向向老客群體推送會員廣告,平臺還將對商家進行激勵返還;從“拉新”到“拉老”,投資回報和成交效率也有望出現顯著提升。
業內普遍認為,這一套會員組合拳有望大大提升復購。此前一波又一波的“低價戰”無限攤薄行業利潤,令多數商家難以擠出預算投向會員權益。今年平臺聯合商家出資,相當於為商家提供了一筆定向啟動資金,直接為會員發福利,幫助商家啟用站內沉澱的會員關係。
看上去,此舉讓商家增加了部分支出,但長期而言,卻能強化會員的身份認知,啟用持續消費動力,釋放使用者長期價值;加上新的會員推廣與返還機制,最終有望讓商家實現更高的復購率與投放回報率。

解決了商家發展問題,就解決了平臺發展問題
透過圍繞流量挖掘和會員經營推出的一系列激勵,不難發現,淘寶天貓開年“大禮包”的核心思路是,商家投入多少、平臺就投入更多,站外拉流量、站內做復購,儘可能扶持優質商家把蛋糕做大。
換句話說,淘天解決的不僅是當下商家缺乏信心、不敢投入的短期困境,更是透過系統性的機制改造,來解決商家缺流量、缺復購、缺利潤的經營難題。
以這次引發行業關注的“佣金激勵”政策為例,不僅是真金白銀,一整套機制設計更是貫穿始終。今年,淘天在行業內首次開始使用業績激勵的方式,對於銷售達標的商家,直接以現金返還佣金,增厚商家長期經營資本。
據瞭解,目前淘天已經開啟2-3月的佣金激勵,有內部人士透露,佣金激勵將成今年的常態化激勵手段。並且對比此前,可獲現金激勵的商家範圍進一步擴寬,激勵增加一倍,並新增第二檔返還。
根據現行標準,今年比去年銷售額高5%的商家,可獲佣金返還20%;高出10%,佣金返還60%。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商家去年2-3月的佣金為100萬元,只要今年2-3月銷售額增長10%,就可獲得60萬元現金返佣直入賬戶。
而與往年流量券返佣相比,今年現金返佣的形式無疑讓商家獲得更大自主權,相當於又獲得了一筆額外的運營資金,商家可以用於研發、生產、營銷等投入,也可補充作為流動資金,直接充實了現金流,增厚了利潤。
大幅提高返佣比例、現金激勵在行業內幾乎史無前例,淘天此次投入“增長戰役”的決心可見一斑。

而跳出眼下,淘天的另一個著眼點,在於商家的長期發展。
時下,“新手紅利期”並不適用於電商新玩家。外部來看,當前消費整體偏弱,家庭和企業部門消費需求明顯不足;內部來看,儘管淘天等平臺早前從極致低價策略中轉向,但行業“內卷”餘溫仍在,靠低價帶動高訂單量仍是一部分商家的基礎操作,同時投流、獲客成本則越來越貴。
以上幾方因素疊加,導致新品牌“起號”十分艱難。
針對新商家集體面臨的壓力,淘天此前就已推出“藍星計劃”,貫穿全生命週期扶持優質新商家快速成長。如在入門階段提供推廣流量券贈送、30天免息信用貸等15項免費權益;至進階期幫助商家孵化爆品,打包採購直播達人甚至頭部達播等;再到商家成交達標時,給予階梯式激勵,至高達250萬元。
如美妝品牌“美研因式”,去年8月初才登陸天貓,在當年雙11,其主打的複合酸祛痘凝膠已成超10萬人下單的爆款。
而在10月時,這個品牌“差點兒沒趕上天貓雙11”。據該品牌運營總經理回憶,因為新品牌沒有預售連結,其與李佳琦直播間原本快談好的雙11合作幾近擱淺。但最終在垂直行業、新商平臺的小二串聯下,美研因式順利開闢了預售連結,並趕上了李佳琦直播間的日程。
頭部主播的帶貨效果立竿見影,複合酸祛痘凝膠在那個雙11創下了破千萬元的GMV,成交單量超過14萬單。美研因式也很快達成了成交預期目標,並拿到平臺給到新商最高檔位30000元的流量激勵。
進入2025年,淘天將透過“千星計劃”,面向14個細分賽道的新銳商家,提供專屬的進階權益以及經營激勵。具體舉措包含免費開放高階版資料產品工具,聯合頭部品牌服務商為新銳品牌提供運營診斷,在大促節點及寶藏新品牌、天貓U先等營銷IP中為新銳品牌開闢專屬綠色通道。
此外,多位商家透露,近期淘天已開始向商家徵求品牌扶持的相關意見,新一輪涵蓋全平臺的品牌扶持計劃,有望在近期面世。
“當前的行業環境,對商家既是挑戰也是機會,類比上世紀末日本湧現並繁榮至今的大量新銳品牌,我們也在期待淘寶天貓能夠在這個歷史節點,帶領商家重新定義‘新品牌’,找到新的品牌發展路徑”,一位參與商家溝通的商家告訴36氪。
電商零售來到下半場,從去年標誌性的互聯互通,到延續至今年的扶持商家,平臺早已意識到不僅商家依附於平臺成長,平臺自身的發展亦是依附於商家的發展。只有優質的商家和新品牌前赴後繼,平臺才能湧現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使用者才有持續活躍的動力,進而平臺基本的流量優勢也才能長效鞏固。

“增長戰役”打響,“體質調理”貫穿始終
通觀淘寶天貓的一系列新舉措,有一個大前提——相應細則必須在一個公平有序、不過度保護的商業環境內展開,才能切實帶動商家增長。而一手籌劃扶持與激勵策略,一手治理營商環境,“內服外用”正是這場“體質調理”明確的訊號。
事實上,在今年春節前夕,淘天已集中公佈12項惠商舉措,意在保護商家權益,提升營商環境。
再往前回溯,自去年年中,淘寶天貓多項規範交易行為的舉措就已陸續展開,客觀上也為服務優質的商家極大減負。
治理第一槍首先對準“羊毛黨”。去年7月,淘天平臺在行業內首個鬆綁“僅退款”,上線新版體驗分體系,綜合體驗分大於等於4.8分的商家,平臺不再透過旺旺主動介入支援消費者在已收到貨後的僅退款,調整為由商家先跟消費者協商。體驗分越高,商家將獲得更多售後服務的自主處置權。
隨後,平臺又推出“退貨寶”服務,透過提供優惠的運費價格,助力商家減輕經營成本。商家使用該服務後,將獲得更低的運費,有助於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後續一段時間“退貨寶”還經歷數次降價,
而整治“羊毛黨”的效果也在不久後隨之顯現。資料顯示,退款新策略上線兩個月後,淘寶日均攔截不合理“僅退款”超40萬筆。至2024年雙11,淘寶天貓平臺賣家數量突破新高,589個品牌成交破億元,88VIP年度合作品牌“雙11”成交同比增長超300%。

進入2025年,淘天表示仍將進一步完善異常“僅退款”處置機制,同時升級“退貨寶”降費政策。資料顯示,自“退貨寶”上線以來,已幫助商家退換貨成本系統性下降10%-30%。據悉未來“退貨寶”還將與淘寶大促解綁,把自主權更多給到商家。
此外,淘天還將升級平臺異常訂單識別模型,後續在全額退款、秒退款等場景中,識別出其中如“羊毛黨”等異常訂單,自動返還商家訂單相應推廣費,無需商家再申請操作。
針對異常僅退款、退貨調包、虛假退貨、網圖/P圖等行為,商家可透過投訴反饋將其錄入賬號誠信體系,平臺視情況對其駁回售後、單店或平臺限購等;對於職業“羊毛黨”,淘寶天貓還將配合商家及相關部門,追究其法律責任。
一系列惠商舉措集中落地,不僅揭示了淘寶天貓未來將延續“服務好平臺商家”的商業策略,更預示著一種趨勢:曾經整個行業陷入的那個用低價換銷量、對商家層層加壓,卻縱容使用者違規操作的怪圈正逐漸瓦解,平臺終將回歸本位,透過為商家營造公平、透明、自由、開放的經營環境,間接為使用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而之於平臺本身,一時的投入可能會增加自身資本支出,或減少一部分營業收入,但長期來看,淘天此舉實際是用短期的投入換取長效的增長。無論是對商家真金白銀的扶持,還是對營商環境細枝末節的治理,本質都是更好地幫助商家成長,以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體驗。而當商家與使用者之間不再對立併產生正向反饋,平臺自身的增長便也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