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下死手!AI美女全軍覆沒!

作者 | 凌風
來源 | 廣告案例精選(ID:ad2829)

圖源:小紅書網友

文章已獲授權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網購經歷:想網購一件衣服,看圖片賞心悅目,可到手後卻發現 “買家秀” 與 “賣家秀” 簡直天差地別,收到貨卻感覺像被 “潑了一盆冷水”。
網購有風險,尤其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對比,簡直就是大型“翻車”現場。承包了網友一天的笑點。
而隨著AI的爆火,這種 “貨不對板” 的情況愈發嚴重,AI氾濫,竟然蔓延到了電商平臺。
沒有皺紋的衣服、逆天比例,永遠不融化的冰淇淋、根本不存在的神仙配色……
更離譜的是,有些店鋪的“實拍圖”裡,模特的手指頭數量忽多忽少,脖子能扭出180度——這不是靈異事件,而是AI修圖翻車現場。
最近,淘寶終於開始整頓了!打響了 “打假” 第一槍!
1
以前網購,雖說也有 “買家秀” 和 “賣家秀” 的差距,但好歹還能看出個大概。現在倒好,AI技術進入電商領域之後,整個畫風突變。
乍一看很漂亮,但仔細一看,就能發現是AI生成的,很多模特甚至神態動作都一樣,只是換了一套衣服,套用在不同產品之上。社交媒體經常看到“AI照騙翻車”、“AI假圖和實際商品兩模兩樣”這樣的吐槽聲。
圖源:小紅書網友
從商家“P圖”進化到“AI生成”,淘寶的“賣家秀”正在經歷一場技術革命:
開啟電商平臺,模特像假人,圖精美得像雜誌大片,可這些看似完美的圖片,很多都是 AI 的 “傑作”。
圖源:淘寶
根據某第三方質檢平臺抽樣調查,2023年淘寶女裝類目中,約15%的“實拍圖”存在明顯AI合成痕跡。
在AI假圖中,模特身上的效果如絲綢般順滑,但當被誤導的消費者購入商品後,便會發現實際手感如抹布,不少網友抱怨: “看圖片是絲綢,到手變抹布”。
圖源:小紅書網友
隨著 AI 生成工具的不斷迭代升級,假圖的製作水平也越來越高,其逼真程度讓人難辨真假。
假模特,假場景,更過分的是,有些商品連模特圖都沒有,產品都是AI生成的,咱就是說,離了個大譜。
有些商品圖模特不露臉,或者頭部被擋住的,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吐槽,AI圖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圖源:小紅書網友
甚至評論區買家秀也是AI人,不仔細看都分辨不出來。
圖源:小紅書網友
不少網友就經歷過被騙的情況。
圖源:小紅書網友
以為就一兩家舉報了就算了,但隨便一翻卻有多家,這些店粉絲量和銷量還奇高,不少消費者呼籲淘寶平臺管管,這已經不是普通的貨不對板了,這就是明擺著欺騙消費者。
圖源小紅書網友
以前衣服材質一眼能看出區別,現在都用AI,壓根看不出衣服的材質。
圖源:小紅書網友
網友原本購買的“純棉T恤”,收貨發現是滌綸,憤怒寫下差評:“這料子擦桌子都嫌硬!”
一些店鋪透過更低成本生成AI假圖,還能借助流量演算法和低價機制取得競爭優勢,不少網友吐槽,點過類似的AI假圖,首頁就一直推薦類似的AI假圖,因為現在AI已經全面攻陷搜尋引擎了。
不少消費者喊話“AI 圖,滾出淘寶。

圖源:小紅書網友

與此同時,不僅傷害消費者,AI假圖也進一步降低了不良商家山寨跨平臺抄款、盜圖的成本,侵害原創品牌和商家的合法利益 。
一些原創品牌商家深受其害。他們辛苦設計的爆款商品,被盜圖者利用 AI 換臉、換背景等手段批次仿冒。這些仿冒商品不僅以低價的方式搶佔市場,還讓正版商家銷量受損,難以維權。
認真做產品的原創商家花錢請模特實拍商品更加寒了心,最終導致劣幣驅除良幣的局面。
商家AI假圖氾濫的背後,是一條“低成本高轉化”的灰色產業鏈:不僅省錢還省事。
請模特、租場地、拍實景太貴,AI生成一套圖成本不到50元;想要“北歐風”“ins風”“賽博朋克風”,AI一鍵搞定。
“請1小時1千的實拍模特反而幹不過AI假圖”是不少賣家的血淚史。
不僅服飾類成AI重災區,數碼3C類目也逃不過,部分商家用AI渲染“概念機”圖片,導致消費者投訴“實物與圖片不符”。
以前是“圖片僅供參考,現在成了“圖片純屬虛構
2
面對愈演愈烈的AI假圖亂象,淘寶終於出手了!
近日,淘寶正式更新《商品資訊釋出規範》,首次明文禁止“以AI生成圖片冒充實拍圖”,全平臺啟動AI假圖治理,嚴厲打擊利用AI假圖欺騙消費者、侵害原創品牌商家的違規行為。主要針對貨不對版現象。
淘寶首次明確了 AI 假圖的四大認定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情形:
1、 材質款式不符,嚴重貨不對板:利用AI等技術導致材質表現失真、紋理褶皺模糊、商品款式不相符。
2、 商品效果失真或效果過度美化有些 AI 假圖為了吸引眼球,過度美化商品,呈現出動漫感,或者面部磨皮過度,完全不能展示商品的真實效果。
3、 場景虛假,出現違反物理規律的畫面。包括利用AI等技術產出畸形人體、違反物理規律的圖片。
4、圖片質量差,商品嚴重失真。包括利用AI等技術產出摳圖白邊、貼圖感明顯的圖片。
也就是說,過度美化、比例畸形、摳圖明顯、商品失真……這些“貨不對板”的AI假圖一律不行。
面對AI假圖,淘寶從源頭攔截,一旦發現圖片存在過度 PS 或 AI 誇大的情況,便立即進行攔截。據瞭解,這一舉措已累計攔截近 10 萬張假圖,從源頭上減少了假圖的出現。
淘寶還對平臺上已有的歷史違規圖片進行全面篩查和下架處理,徹底清除平臺上的 “漏網之魚”。
除了源頭攔截和全面下架AI假圖之外,淘寶還在商品詳情頁直接加了【AI標識】,一眼就知道圖是真是假;
這一小小的標誌明確告訴消費者該商品圖片是否由 AI 生成,是真是假一目瞭然,網購安全感直接拉滿!淘寶商家的AI假圖一旦被識別,會立刻被降權處理。
消費者在瀏覽商品時,優先選擇帶有 “實拍圖” 標籤或未標註 “AI 合成” 的商品。也可以將商品圖片放大,仔細觀察材質紋理、邊緣處理等細節。
AI可能沒有價值判斷,但利用AI的人,應該不能沒有價值取向。
3
整頓力度之大,看出來淘寶這次是動真格了,淘寶出手之後,這些利用AI欺騙消費者的商家該慌了。

可以說,這波打擊AI假圖的操作對於消費者、電商老闆,乃至整個網際網路電商行業來說都是有利的。

對於消費者來說,這簡直是 “福音”。以前被 AI 假圖誤導,買東西全靠 “碰運氣”,現在有了淘寶的嚴格監管和 AI 標識,購物變得更加靠譜。
對於原創商家來說,這也是一大喜訊。那些靠 AI 假圖不正當競爭的商家受到了約束,原創商家的權益得到了保護。
從整個網際網路電商行業來看,淘寶的整頓行動起到了示範作用。
淘寶整頓AI假圖,本質上是一場“真實與虛擬的邊界保衛戰”。技術無罪,我們不是反對AI,是反對“AI詐騙”,技術應該是提升效率的工具,不是造假的幫兇。
對於淘寶平臺來說,如果放任AI假圖氾濫,淘寶將淪為“虛擬商品集市”,消費者信任崩塌後,最終傷害的是平臺生態。
不過,儘管淘寶率先邁出了治理 AI 假圖的重要一步,僅靠單一平臺的努力,難以從根本上遏制 AI 假圖的傳播。比如拼夕夕上,同樣AI圖氾濫。
圖源:拼多多
甚至還出現了AI植物,給人看笑了。
圖源:小紅書網友
跨平臺監管難度大,這就需要各大電商平臺加強監管。
但只要淘寶和其他電商平臺持續保持打擊力度,不斷完善監管機制,再加上消費者的監督和商家的自律,相信網購 “照騙” 的現象會越來越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