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喋血往事(折翼之旅)

1968年1月11日凌晨,一隻名叫“普韋布洛”號的小型運輸船從日本佐世保港悄然出發。這次它的目的地是朝鮮清津港的外海區域。
雖然這是一艘運輸船,但船上卻沒有任何貨物。這艘船表面上是運輸船,其實這是一艘由運輸船改造成的間諜船。船上安裝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竊聽裝置。美國第七艦隊用來監視蘇聯及朝鮮的海軍活動,同時截收兩國的軍事通訊訊號。
該船的活動海域在北緯39度和42度之間,一般在貼近敵國專屬海域的公海做“常規”間諜活動。冷戰期間,美蘇雙方都在用這種方法收集情報。其實大家都明白這種在公海轉來轉去的運輸船是怎麼回事,所以雙方都有一種默契,一般來說,被偵測的一方通常是保持警覺,並不採取行動。
“普韋布洛”號經過5天的航行,於1月16日到達預定偵察海域。經過七天的偵測,這艘間諜船獲取了大量朝鮮軍方的電子訊號。到了1月23日中午時分,間諜船船長布克接到報告,說一艘朝鮮獵潛艦正快速逼進,他當即趕到訊號室。
此時電臺的國際航海通用頻率中傳來了朝鮮獵潛艇的質詢:“你們是什麼國家的船隻?”
布克一時有點懵逼,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他不知道朝鮮方面是出於何種用意。急忙下令升起美國國旗表明身份。
與此同時,又有4艘朝鮮魚雷快艇急速趕到。電臺裡再次傳來朝鮮獵潛艇嚴厲的命令:“立即停船,否則開火”!
“普韋布洛”號立即回覆道:“我是一艘海洋科學考察船,正在執行考察作業,無任何軍事目的,請知會貴方政府。”
朝鮮船隻並不理會美國人的回覆。反倒強制要求道:“迅速靠岸,接受檢查”!這時,“普韋布洛”號上空赫然出現了朝鮮米格戰鬥機的身影。
船長布克感到大事不妙,急忙指揮船隻逃跑,但由於遭到朝鮮魚雷艇的攔截,突圍異常艱難。
布克意識到此次可能很難逃脫,於是下令破壞船上的電子裝置、銷燬機密檔案。但搞笑的是,由於美國海軍壓根沒有應付此類突發情況的預案,平時也沒進行過相關演習。在這種慌亂的情況下,船員們拿起斧子和榔頭猛砸價格昂貴的電子儀器,用打火機焚燒機密檔案。由於東西過於雜亂,根本來不及處理,面對步步緊逼的朝鮮魚雷艇,船員們只能舉著成框的檔案和裝置往大海傾倒。
見此情形,急不可耐的朝鮮人開火了,當即打死船員一人,打傷十幾人,受傷者中包括船長布克。美國間諜船上共有83名船員,此時集體傻了眼,再也不敢做什麼。
等到朝鮮的十幾名武裝人員登上“普韋布洛”號,結果發現船上只有小部分裝置和檔案被破壞,真正有價值的航海日誌和無線電情報均完好無損。朝鮮指揮官金鐘錄大校狂喜,這下抓到了大魚,立下大功,接下來少不了加官進爵。
事實上這批資料的價值超乎想象。前蘇聯密碼學家根據這些資料,破譯出了100多萬條美國海軍的重要資訊。一直強調“海權”重要性的美國人折損不小。
【二】
朝鮮水兵將“普韋布洛”號所有船員蒙上雙眼,反捆起來,然後操縱“普韋布洛”號駛向元山港。隨後,美國船員被押往平壤。
布克船長後來回憶道:“朝鮮人態度極為粗暴,我們船上的兩個翻譯員根本聽不懂朝鮮人在說什麼,以至於我們和朝鮮人幾乎無法溝通。天曉得這兩個翻譯員是怎麼混進這艘船的。”
“我們的伙食極為差勁,哪怕在平壤的時候也吃的不好,天天吃玉米麵糊糊和煮土豆,配一碟朝鮮族泡菜,那些泡菜倒是酸辣可口。聽說給我們吃土豆已經算是優待了。不知道那些不享受優待的朝鮮農民天天吃什麼。就我所見,普通朝鮮士兵身高普遍很矮,面色無光,明顯缺少營養。”
“從元山港押往平壤的時候,我們被要求站在一輛軍用卡車上,很多人以為我們要被處決了,在車上不停的哭泣。我也有種不好的預感,想用襯袋裡的紙和筆寫一封遺書,這時候才想起來紙和筆早被朝鮮人搜走了。朝鮮人甚至連藏在鞋墊底下的美金都搜走了。本來我想用這些錢賄賂朝鮮軍人,想讓他們改善一下我們的處境。”
“普韋布洛”事件震驚了整個美國,美國媒體開始連篇累牘報道這件事。小小的朝鮮居然敢主動挑釁強大的美軍,莫非背後是蘇聯的主意?那時候正值冷戰的“蘇攻美守”階段,面對咄咄逼人的蘇聯,美國媒體向來擅長誇大其詞,製造各種聳人聽聞的內容渲染蘇聯的危險。
在媒體的壓力下,美國軍方在短時間內製定了十二個軍事計劃。其中包括空襲朝鮮海軍基地,用水雷封鎖元山港等,可後來都因為種種原因而放棄實施。據後來美國政府的解密檔案顯示,壓力之下的美國軍方竟然動起了使用戰術核武器進行打擊的歪念頭。
幸虧時任美國總統約翰遜頭腦還有點清醒,當即否決了這個提案。唯恐此事處置不當而引發第二次韓戰。
為了回應朝鮮方面的蠻橫無理,他選擇了代號
“力量展示”的威懾行動——派遣三艘航母和25艘艦艇組成的戰鬥群進入朝鮮海域炫耀武力,航母上共載有一百多架戰鬥機。洶洶趕來的美國人藉此展示決心,一方面想給朝鮮人制造壓力,好早點救回被扣押計程車兵。另一方面也是給朝鮮和蘇聯看的:下次小心點,別特麼玩的太過,我們的實力在這兒呢。
一般來說,見此情形,老金往往會順坡下驢。反正自己已經在面子和裡子上都贏了一籌。可那時候的老金彷彿吃了槍藥,面對美國的大軍壓境,朝鮮居然做出了強烈反應。金日成命令朝鮮人民軍和民兵做好一切戰鬥準備。並向美軍發出警告:朝鮮將“以報復來回答報復,以全面戰爭回答全面戰爭!”
眼看半島即將失控,此時身陷越南戰爭泥潭的美國人可不想再招惹大麻煩。不得已,美軍只能再次透過板門店談判“屈辱”的承認了自己對朝鮮實施了間諜行為。除了順利要回82名船員和一具冰冷的屍體,那艘“普韋布洛”號電子間諜船被扣押在大同江畔,成為朝鮮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件事餘波盪漾,布克船長居然還登上了當年《時代》雜誌的封面。由此可以推斷約翰遜面臨的輿論壓力有多大。驕傲的美國人從此再也不敢粗心大意,那些像度假一樣的間諜船士兵成為了絕響,美國人此後要求所有間諜船都要徹底武裝,且安排了大量的危機演習,確保遇到緊急情況時所有關鍵資料不會再落到敵人手裡。
美國海軍始終對這艘船念念不忘,海軍艦艇名冊(Naval VesselRegister)中始終保有這艘船的資訊,並未將之剔除,名義上“普韋布洛”號仍然是現役中的艦隻。
五角大樓一直把“普韋布洛”號事件視為奇恥大辱,他們試圖用各種方式討回該船,但都被朝鮮人蠻橫的拒絕了。事件發生後的幾十年時間裡,陸陸續續有參議員向國會提交議案,要求政府對朝鮮施壓,討回被劫持的“普韋布洛”號。但都無疾而終。
憑心而論,那個年代的美國電子偵測船經常在相關海域活動,朝鮮人不是不知道實情。他們之所以敢對“普韋布洛”號下手,背後閃現的還是蘇聯的身影。畢竟朝鮮在扣押該船後的第一時間就把所有資料送到了蘇聯。
在“蘇攻美守”的大環境下,有人撐腰的老金自信心爆棚。就在發生“普韋布洛”號事件的幾天前,他還派人試圖攻入青瓦臺暗殺韓國總統朴正熙。在“普韋布洛”號事件發生後,反應最激烈的居然是韓國人,韓軍多次向美軍請戰,但都被美軍否決了。在這場大國博弈之中,前臺的韓國和朝鮮不過是激不起漣漪的兩朵浪花。朝鮮雖然讓美軍大掃顏面,但付出的代價卻由後人承擔。蘇聯解體之後,朝鮮立即處於內外交困之中,這其實是間接受“普韋布洛”號事件的影響。美國人對此奇恥大辱一直難以忘懷,其憑藉強大的國際影響力,讓朝鮮處於孤島之中。漸漸與世隔絕的朝鮮,終於活成了現在的模樣。
朝鮮喋血往事系列文章系根據真實歷史材料改編而成,非虛構作品,內容精彩,值得一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