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圖▲立即報名

華爾街升級美國經濟衰退警告
|點評|這兩年,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美國居民旺盛的消費力是美國能夠維持經濟良性發展的重要支撐,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實施後,情況可能出現改變。考慮到高關稅對進口產品的抑制效果,提高進口關稅能否給美國帶來更多關稅收入現在還要畫個問號。比較確定的是,過高的關稅使很多商品的利潤蕩然無存,貿易商只能選擇開拓其他國家市場,或讓商品大幅提價。
隨著美國就業市場逐漸向充分就業靠攏,薪資漲幅已經開始放緩,美國居民此前的超額儲蓄在持續的高通脹下逐漸被消耗殆盡。再加上關稅政策給美國股市帶來的暴跌,美國居民未來的消費意願減弱後,美國將不得不面對高通脹與經濟增速放緩並存的滯脹局面。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若沒有改善,衰退就會成為現實。
美國最大商業組織考慮起訴特朗普政府
|點評|當特朗普政府拿出根據貿易逆差簡單計算得出的對等關稅時,不僅其他國家震驚不已,美國的大小企業恐怕也都傷透了腦筋。且不說政策的合理性,關稅高企後,美國企業同樣要面臨進口成本上升和出口市場流失兩大困境。雖然特朗普多次表示關稅政策是為了製造業迴流,但想要短期內在本土建立完備供應鏈,聽起來更像是“天方夜譚”。
特朗普可能是透過高額關稅作為博弈籌碼,以期扭轉美國貿易逆差局勢,同時緩解債務問題。但對企業來說,關稅帶來的經營困境迫在眉睫,並無談判餘地,中小企業更是難以承受這樣的重壓。面對特朗普反覆無常的態度,不少經濟體選擇採取反制措施。全球貿易體系受創後,對等關稅或會倒逼其他經濟體加快“抱團”合作,美企的處境可能會更加艱難。
19個GDP萬億城市工業增速超全國
|點評|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今年春節較早,各地紛紛搶開工、趕復產,積極推動專案落地,帶動開年工業增速保持了較強勁的增長勢頭。其中,GDP萬億城市整體表現穩健,扛起了經濟大梁。工業增速排名靠前的城市中,不少都是依託新興優勢產業實現了較快增長。比如西安、合肥和鄭州三座中西部城市,在汽車製造和電子資訊產業都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
當前外貿不確定性增加,可能會給企業經營帶來不小的挑戰。儘管政策端不斷髮力,但內部需求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消費市場的增長動力有限,傳遞到供給側,或會影響企業信心。同時,工業企業整體盈利仍然承壓,如果未來成本上升,利潤空間可能還會被進一步壓縮。
高鐵推出寵物託運服務
|點評|在很多人心中,貓貓狗狗已經成為家庭成員的一分子。不少寵物的主人在出遠門時,特別是春節返鄉時,考慮到高鐵無法攜帶寵物,又不願意將寵物獨自留在家中或寄養,只能選擇開上數小時的車將寵物一併帶走。高鐵提供寵物託運服務後,既能減少高鐵的空車率,提高經濟效益,又能滿足居民與寵物一起出行的需求,為乘客提供更多便利。
從解決寵物吃穿用的基本需求,到健康寵物食品、寵物美容等品質寵物服務,隨著越來越多的“毛孩子”進入家庭,背後的寵物經濟市場正在蓬勃發展。
比亞迪一季度盈利預增近一倍
|點評|比亞迪拿出的業績預告表現亮眼,淨利潤幾乎翻番。簡單攤平的話,一季度基本上是每天賺一個億。季度銷量也突破百萬輛,可能超過了不少車企一年的銷量額。作為頭部企業,比亞迪不僅保持了國內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海外市場的增長更是顯著。按照這樣的節奏,其未來有望挑戰奇瑞等汽車出口大戶的地位,衝擊汽車出海銷冠。
憑藉規模效應及供應鏈的成本控制,比亞迪不僅在價格上具備明顯優勢,也保持了較為可觀的盈利空間。面對關稅壁壘,比亞迪可能會加快在海外投資設廠,以更好地爭奪市場。“卷王”比亞迪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整個行業,對於其他車企來說,未來可能也要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交行2024年消費貸規模增超90%
|點評|“兩新”政策發力刺激消費需求,也帶動銀行消費貸業務不斷擴張。加大消費貸投放,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消費市場復甦。對於銀行來說,透過消費貸獲客,還能帶動其他零售業務發展。不過,此前銀行間為了爭奪市場,不斷壓降消費貸利率,不僅增加了淨息差收窄後的盈利壓力,也堆高了消費貸跨市場套利的風險。
為了控制風險,銀行的低利率消費貸已經被監管緊急叫停。而從少數銀行披露的不良率來看,伴隨規模擴張,消費貸違約風險已明顯上升。目前,消費貸使用者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對於年輕人來說,更要謹慎權衡消費貸的便利與風險,避免圖一時之快,而背上過重的債務包袱。
寧德時代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宣佈回購
|點評|關稅貿易戰的恐慌情緒席捲了全球資本市場,A股同樣受到猛烈衝擊。短短不到兩天時間,就有多家A股龍頭企業帶頭公告回購,在特殊時刻提振市場信心的意味很明顯。回購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外部衝擊對公司股價的影響,也有利於提升股東收益、修復企業市值。三大央企入場託底後,上市公司以真金白銀回購,也能進一步穩定市場情緒。
“穩股市”的基調下,此前央行已經推出了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為上市公司回購增持提供低成本的資金彈藥。當前,由特朗普政府掀起的全球關稅風暴仍有較大不確定性,或還要經歷較長的博弈過程。面對複雜的經濟環境,市場也需要做好長期應對準備。此時回購增持,不僅是短期的維穩工具,也符合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趨勢。
週二兩市震盪反彈滬指漲1.58%
|點評|在“中國版平準基金”的發力下,中國市場重歸理性,開始對關稅政策進行更有邏輯的博弈。從盤面上看,業務涉及出口較少的行業與個股迅速修復,市場對於後續國內提振內需以對沖出口風險的期待度頗高。特朗普聲稱要繼續對中國加50%的關稅,中美和談可能性極低,出口鏈上的板塊繼續遭到市場拋售。不過,作為拋售重災區,蘋果鏈上的個股尾盤大筆買單持續湧入。
中央匯金、誠通、國新三大央企出手增持ETF和中央企業股票,多家國企陸續發聲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險資入市程序或將加快,多個行業龍頭公司宣佈回購,一系列措施已經對穩定市場情緒起到了積極作用。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 主編 |何夢飛

企業出海如何突破從0到1
企業出海五大必修戰略班
助你看清方向、看穿風險、看懂落地
點選報名▼科學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