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科技決定奔跑速度,但愛決定奔跑方向

人工智慧時代對女性企業家、創業者、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國企業家》記者 苗詩雨
編輯張昊
圖片來源|中企相簿
4月18日~19日,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25(第十七屆)商界木蘭年會在北京舉辦。圍繞AI時代女性的領導力 ,資深媒體人、陽光媒體集團董事長楊瀾發表了主題演講。
以下為精彩觀點:
1.真正的女性領導力是呼籲更多的女性勇敢進入到領導的崗位,去成為創業者和企業家。
2.這些管理學者和社會學家們總結出了一個結論,世界上只有好的領導者和不那麼好的領導者,而不能夠被分為女性領導力和男性領導力,他們認為真正好的領導者是“雌雄同體”的。
3.我們更要考慮在這個時代,人類的智慧正在凸顯著不可取代之處。比如說審美的能力、對於幸福追求的能力、綜合的創造力、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力,以及我們的同理心。
4.人工智慧時代,女性企業家、創業者和管理者要終身學習和成長、擁有跨界思維、加強人文關懷、市場洞察、人際交往、團隊激勵的能力,還需要提升自己的幸福力。
以下為演講全文(有刪減):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來參加這一屆的商界木蘭年會。感謝《中國企業家》一直在搭建這樣的舞臺,為女性企業家和創業者們彼此的交流創造這麼好的一個環境。今天我也很願意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最近在關注的一個話題:AI時代的女性領導力。
首先什麼是女性領導力?有些女企業家會說,有女性領導的一些風格或者是特有的素質,使得女性有著與男性不同的領導方式。這樣說的話,有女性領導力,也就有男性領導力了。
幾年前,我讀了一本書叫《雅典娜原則》。一些管理學和社會學方面的專家在全球做了非常深入的企業家訪談,他們發現,真正成功的男性企業家身上往往具有某些被認為是女性特質的東西,比如說善解人意、團隊精神、很有韌性、非常包容。而在那些真正成功的女性企業家身上也具有所謂的男性企業家的特質,比如說非常果斷、敢於說不、帶領團隊能身先士卒,甚至有時候不害怕衝突和失敗。
於是這些管理學者和社會學家們總結出了一個結論,世界上只有好的領導者和不那麼好的領導者,而不能夠被分為女性領導力和男性領導力,他們認為真正好的領導者是“雌雄同體”的。其實一些研究還是能夠印證我們在座的很多女性創業者和企業家的一種體會,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們會發現在女性創業者和企業家成長的道路上,常常會被一些所謂的女性特質所困擾,比如說如果我表現出是一個足夠有能力、具有很強決策能力的企業管理者時,是不是就沒有女人味了?我發現在每一位女性企業家向前的道路上,似乎總有一道無形的“繩索”在把我們往後拉,讓我們遲疑、糾結、愧疚。
關於女性領導力最初出現的版本,實際上是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最初在英文上的表述是“Women in Leadership”,而不是“Women leadership”,也就是說女性領導力真正的定義是處於領導崗位的女性。
由於過去的性別“偏見”和社會“陋習”,或者說是社會所謂的規範束縛,使得在管理層和創業者當中女性的比例大大低於她們應該佔有的比例。我們說到“玻璃天花板”“粘地板效應”,就是很多女性總是在底層工作,而很難有上升的通道。還有一個現象叫“透明電梯”,但凡男性去從事女性比較多的行業時,他們得到晉升的機會總是比較多,而且晉升比較快。
所以真正的女性領導力是呼籲更多的女性勇敢進入到領導的崗位,去成為創業者和企業家。
在今天的時代,其實女性正在改寫著領導力的定義。在工業時代,我們說到領導力會想到控制感、支配力、強悍、果斷、競爭性、冒險、個人主義等關鍵詞,但是在一個數智時代,我們正在重新書寫這個時代領導力的定義,比如說是賦能、溫暖、連線、包容、服務、具有同理心等。
組織結構也在新型領導力的定義當中悄然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比如說從過去金字塔型的結構,向漁網狀的生態共贏和共建結構轉變,從單純追求效益到創造價值的需求轉變,從急功近利到長期主義轉變等。
在過去的5年當中,我和團隊也在打造“天下女人研究院”的女性領導力模型,它正是基於《雅典娜原則》的一些思維模式和技能、方法的定義,同時也包含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修齊治平”。從自我發現、自我發展為核心,逐漸向外推廣到我們的團隊、企業,還有為社會作出服務和貢獻,面向未來進行創新和創造。
講到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第四次人工智慧的浪潮以大模型和生成式AI為特點,已經席捲而來。
大家看到的這張照片是在2016年。當時我是國內第一個來製作人工智慧紀錄片的傳媒人,我到了英國法爾茅斯大學,這位計算機教授設計了一個可以畫畫的機器人軟體。我們手裡拿著的照片就是人工智慧原創的一把椅子,當時我們在討論的話題是機器的智慧和人的智慧,邊界在哪裡?機器的創造是真正的創造嗎?
但是到了今天,AI生成畫《太空歌劇院》、Sora軟體等都給我們帶來了更強烈的衝擊,似乎在這個時代生成式AI正在顛覆和重寫著我們所在的每一個行業,比如說我所在的傳媒和娛樂行業。
今年1月,我在拉斯維加斯參加國際消費電子展時,一位好萊塢製片人就說多少年前他們需要花幾年的時間,用幾百人的團隊去繪製電影特效,今天他們只需要幾十個人,用三個月時間就可以達到。
我所在的傳媒行業也如此,在這個方面我也做出了一些嘗試。在今年的3月1日,我們在北京朝外大街的“摩境數字藝術空間”正式對外營業,這是一個集音樂、藝術、文創、餐飲為一體的藝術社交空間。在今年的5月26日至6月2日,我也誠摯歡迎各位到珠海橫琴和澳門來參加第一屆國際數字藝術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把AI企業、文博機構、文化藝術機構集於一體的博覽會,真正實現了法國作家福樓拜所說的“科學和藝術總是在山腳下分手,最後又在山頂上相遇”。
這樣的靈魂拷問已經來到了我們面前,創造力和想象力能夠讓人怦然心動、震撼人心,你打算創造些什麼呢?這正是智慧時代給我們每個人提出的問題。
其實在談到機器智慧能夠替代很多理性思維,能夠大量佔有我們的知識和技能,能夠生成很多文字和影像的時候,我們更要考慮在這個時代,人類的智慧正在凸顯著不可取代之處。比如說審美的能力、對於幸福追求的能力、綜合的創造力、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力,以及我們的同理心。
這些領域是基於我們碳基生命,基於我們身心特殊的構造而產生的由內而外的智慧閃光。所以機器無論怎麼樣去模仿,能夠說一萬遍“我愛你”,但是它不能夠體會當我們愛的時候,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
在人工智慧時代,它為女性帶來了一些什麼樣的挑戰呢?一些調查表明,人工智慧會影響到79%的女性從業者佔大多數的行業,比如說客服行業。所以,女性在人工智慧的衝擊下,工作受到衝擊的可能性是更大的。
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行業能夠凸顯我們的能力和優勢,比如說在大健康行業、養老行業、孩子教育等領域。那些能夠充分使用綜合的思考能力、創造力和社交能力的領域,女性都大有可為。
我們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說社會偏見和雙重標準,自我侷限和自我懷疑。很多的經濟學家和投資家們在調查中就發現,女性的自信往往是低於同樣有勝任能力的男性,這一點是我們非常需要去自我解放和突破的。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在19項核心的領導力技能上,女性在17項當中都普遍領先於男性。但是有2個領域的指標是低於男性的,那就是戰略制定和專業技術知識。所以,也呼籲更多的姐妹在這兩方面可以有效地學習和提升,來補充短板。
人工智慧時代對女性企業家、創業者、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終身學習和成長,要適應這個環境,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同時去改變我們所處行業的運營模式和商業運營內在邏輯。
第二,跨界思維與創造共生,多元的生態是未來商業發展的趨勢。
第三,人文關懷和市場洞察也是非常需要去加強的一種能力,或者說把它更加釋放出來,這正是很多女性領導者的優勢所在。
第四,人際能力和團隊激勵的能力,因為我們的組織和社會支援系統正在發生著深刻的改變。
我想說幸福力也是我們需要去提升的一種能力,每一位姐妹的幸福感、人生充盈感、追求快樂的成就感,都需要有一種自我發現、自我成就和自我負責的精神。這也是我提出的“幸福力六邊形”的模型,它和當代積極心理學的五大支柱相結合,能夠為我們每個人來提供通向幸福的路徑和方法。
所以,要成為兼有幸福力和領導力的女性領導者。AI正在改變世界,甚至顛覆世界,誰來改變AI呢?這是這個時代的靈魂拷問,但是我想說的科技可以決定我們奔跑的速度,但是愛決定著我們奔跑的方向。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編輯:王怡潔  審校:張格格  製作:王儀琪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
看更多大佬觀點和幕後故事
[ 推薦閱讀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