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終於記著把大寶做的科學調查專案提交比賽。沒去找外面的比賽,透過學校報名了金鵬科技論壇。
沒想到,他竟然真的獲獎了,西城區二等獎!

獎項不高,但已經讓我們很驚喜了!
有我們這對佛系的爹孃,大寶幾乎沒參加過啥比賽,這次是個例外。
不過當初,鼓勵大寶做這個科學調查,的確有多重考量。
首先,是想帶著他體驗一次完整科學研究專案的過程。
從小,他就對科學感興趣,喜歡看各種科學類書籍、雜誌。近9年,跟著板牙科考營到處跑,做過一些動植物的專項調查。
但真正完整深入的研究專案,他沒做過。
他一直很好奇我的工作內容,“媽媽,你老說做科研,科研到底在幹什麼?怎麼做的?”
紙上談兵,很難解釋清楚,不如實打實帶著他走一遍全程。是一次小小的科學研究專案,同時也是一次完整的PBL(專案式學習)過程。
一直以來,孩子的學習大多屬於“講授式”,老師講,他聽、他記、他背。而真正的學習,是應該落實在行為改變上的。孩子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他們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了改變世界。
我們也是希望透過這次小小的科學實踐,大寶能夠真實生動地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學習的真正意義。
所以,從“確立選題—設計研究方案—實地調查收集資料—整理分析資料—提煉結論—展示發現”整個研究過程,全程以大寶為主。
在研究問題選擇上,避開了高尖端技術,選擇了他感興趣、可理解、可操作的自然科學類。
設計研究方案時,我們引導他去思考,怎麼做、開展什麼樣的調查實驗才能達到研究目標,進而推演出研究方案。
收集資料階段,取樣、化驗、記錄資料,每件事都要自己完成。北京的冬天很冷,那段時間,每個週六一大早,他就出門採集樣本、收集資料。

最後整理資料、提煉結論、展示發現,這些最難的部分,我們也沒有越俎代庖。基礎的資料整理方法,我可以手把手教他,但怎麼觀察資料,從中發現規律、得出結論,我只會引導,不會立馬告訴他答案。
因為所有的工作,都是他來操作、我們指導,做起來就很緩慢。好在我們比較佛系、有耐心等他,做完整個調查專案差不多花了一年的時間。
除了帶他體驗專業的科學研究之外,我們當然還有其他考量。
早在10年前,我們就看到科學教育的重要性,把”讓科學融入每個中國孩子的成長“寫入了板牙的使命中。

這兩年,科學教育的基礎作用和重要性,被國家一遍又一遍地強調。最近,《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北京市教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教育新政“二十條”,都在濃墨重筆地強調它。


幾年前,我們就猜想,將來會在科學教育上有所傾斜。既然已經帶大寶完成了科學調查,順便把研究報告拿去參加中小學生的科技競賽,萬一拿個獎,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想是想得很明白,但做起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倆的佛系

。
因為我的疏忽,生生錯過了前年金鵬論壇的報名時間。我諮詢大寶班主任的時候,老師很熱心幫我打聽了一圈,遺憾地告訴我,只能等第二年。
去年,我終於沒忘記,按時提交了參賽材料。
大寶去提交材料的時候,我是這樣跟大寶說的:“如果獲獎了,說明你的努力得到了肯定,當然好;如果沒得獎也沒關係,說明還有努力空間。媽媽申請專案、投遞論文,被拒絕的次數太多了,有一篇論文來回修改了7、8年,才被接收。做科研就是這樣,在失敗中越戰越勇,直到成功。”
沒想到,他真的獲獎了。這個獎,對他以後升學啥的,有沒有作用,我不知道,也沒有打聽(估計沒啥用)。
我覺得,它最大的價值在於,是對孩子的肯定和激勵:你的好奇心有意義、你的努力有價值。
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孩子因為這個肯定,對科學的興趣被放大,以更大的熱情和專注,投入到科學學習中。
身邊的朋友知道大寶的訊息,問我怎麼帶大寶做的。
講真,這裡面確實有些“特別手段”。板牙科考營的老師不少是中科院的博士、博士後。在做的過程中,大寶得到了他們不少的指導和幫助。
但他們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學領域,其他方面能夠提供的指導和幫助比較少。
最近,大寶提出來想在AI、計算機、工程技術等方面做一點嘗試。隔行如隔山,我們能提供的幫助和支撐比較少。
好在,我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賽先生”。
我們專注孩子的自然科學教育,帶孩子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和奧秘,而賽先生科學做的系統化科學課。
我們做了10年板牙科考營,大盧老師他們做了10年,致力於3-18歲孩子科學啟蒙的賽先生科學課。
去年,二寶開始上【賽先生科學課】,讓我看到了課程對於低齡娃的吸引力;
連續上了2個多月,依然興趣不減。不僅是她喜歡,她班上的孩子都狂愛。下課了,一群孩子一起喊:“我不要下課!我不要下課!”

而在深入瞭解了它的課程體系後,發現它不僅適合小孩子科學啟蒙,還幫能大孩子開啟一扇通往競賽世界的大門~

作為一起雲養娃的同學,我知道同學們一定有很多,關於孩子科學思維的培養、哪些科創比賽的含金量高、如何備戰科創比賽等等問題。
別急,老王再次把大盧老師請到了板牙的直播間,明天上午10點,他倆一起和大家聊聊,這些我們家長比較關心和困惑的問題,感興趣的同學,記得預約直播來嘮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