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應該先富還是先穩的選擇!2025應屆生的糾結時刻,所以Google的OFFER和一年後開始辦綠卡的startup OFFER,到底該怎麼選擇?


有人選擇了綠卡,但是錯失了去Meta的機會,看到別人拿大包,也是羨慕。

但是對於應屆生來說,很多的人都認為應該直接選Google,先去Google幹,然後找Day1綠卡的公司。

畢竟,Google的工作經歷,對於之後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而且startup公司也有不確定性,裁員也不是不可能。用一個很好的起點,去換一個不確定的綠卡,不值得。
身份很重要,OFFER也很重要,選擇身份的人看到別人的工資遠超自己,會有遺憾。但是如果選擇了大包,沒有綠卡,在面對裁員的時候,再跳槽找工的時候或許也會後悔沒有選擇穩定的工作。

誰都沒有上帝視角,也無法預測未來的發展到底會是怎樣。如果可以,我們當然希望可以兩手抓,進入一個支援Day1綠卡的公司,拿不錯的包裹。
但當下的求職環境裡,這樣的公司是非常少的,已知NVIDIA、Snowflake、Oracle、AppLovin、Doordash、Uber等公司目前還支援Day1綠卡政策,應屆生們可以重點關注這些包裹不小又身份友好的公司哦~
這些公司在今年的春招中積極放崗撈人,預計秋招也將會有更多的崗位放出。掃碼諮詢1V1求職計劃,第一時間獲取崗位資訊,更有同方向大廠在職面試官全程指導,直至順利上岸!


身份問題要解決,OFFER也要拿!只要實力足夠強,這些就都不是問題。
可問題就是,有人陷入多個OFFER的艱難抉擇中,有人連面試的機會都拿不到,那麼差距究竟在哪裡呢?
都知道現在崗位競爭大,企業招人挑,那麼企業究竟是要挑什麼樣的人呢?首先是簡歷,現在HR在篩選的簡歷的時候不會過度的關注你的學校、GPA以及校園的經歷。他們更加看重的是你簡歷上展現的實力,這裡的實力是簡歷上體現出來的技術廣度、技術深度、職位匹配度。
而能體現這些實力就是同學過往的實習經歷和工業級專案經驗,工業級的專案經驗要能體現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可以量化的專案成果,這和同學在學習中做的專案有很大的區別。

到了面試環節,對候選人的考察就更加嚴格。像coding,要求同學對問題理解又快又準。20min左右解出最優解,並且跑test case次數≤3次。
而且現在面試不管是全職還是實習,都會考到system design,這一塊也需要求職人特別關注

還有BQ環節,你以為BQ環節就是簡單聊天,其實並不是,這裡面試官會透過你的回答考察你的團隊合作能力、複雜問題解決能力、專案和時間管理能力。回答BQ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繞來繞去、避重就輕。
提升求職面試實力,你需要專業的指導!直通矽谷有1300+大廠資深在職面試官,他們瞭解大廠面試流程,懂得面試技巧,也知道每一輪面試重點考察的是什麼,同學體現怎樣的“實力”可以順利透過面試!
不管你是SDE、DS、MLE、Quant亦或是其他科技求職方向,我們都可以為同學匹配同方向的大廠在職面試官,幫助同學進行1V1的面試輔導!



* 本文原創於直通矽谷【https://www.zhitongguigu.com】,歡迎尊重版權的轉載。一般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或結尾正確註明以下資訊:
作者:直通矽谷 公眾號:直通矽谷訂閱號
直通矽谷,讓科技求職更簡單。
封面: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mazon_factory.jpg
Author:OutreachPete
文中素材、截圖來源於新聞媒體或論壇,版權歸釋出人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