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畢業季的來臨,不少小夥伴也在香港踏上了求職的征程。
在求職過程中,除了自身實力之外,面試也是至關重要的。

圖源:香港電臺
別急,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在香港面試時該怎麼做了。
一
必帶物品
在前往面試前,求職者一般需要帶以下物品:
1.簡歷(CV)影印件:
雖然在面試前已經將簡歷投遞給心儀公司,對方也早有記錄。但面試時,HR通常會要求簡歷影印件,也是很多公司的基本程式。

圖源:香港經濟日報
求職者可以多帶幾份簡歷影印件,以防出現多名面試官同時參與的情況。
2.身份證:
身份證是在香港面試必帶的證明檔案。因為HR一定會要求求職者出示身份證,確保求職者可以在香港合法工作。畢竟公司請到黑工後續十分麻煩。
3.學歷證明:
面試時,HR通常會要求您拿出學歷證書原件,讓對方查核,判斷真偽,以及檢查您填報的資料有沒有做假,所以面試時一定要帶齊學歷原件,例如大學畢業證書、各類課程證書、大學成績單等,方便HR查閱。
4.過去工作證明:
假如求職者以往有工作經驗,通常離職時,公司都會給您工作證明信件,證明您什麼時候在公司工作過,擔任什麼職位。
這些工作證明對面試作用不大,但沒有帶就可能有影響。

圖源:網路
如果面試大公司或政府工作,對這方面會查得比較嚴格,通常都會要求您出示這些工作證明,查核您在簡歷填寫的資料是否真實。如果沒有帶工作證明檔案,對方無法查核,可能會影響面試程式,給人較差的感覺,並且之後都可能要補交。
5.個人作品:
某些職業可能需要提供一些過去作品,例如設計方面的職位,過去作品對於面試就很有幫助,那求職者可以將過往作品整理帶在身邊,面試時還可以主動拿給面試官過目,增加面試成功的機率。
6.筆記簿和筆:
面試時一定要帶筆,雖然沒有的話,HR都可以借給求職者,但就會給HR留下較差的印象。
另外,求職者還可以帶本筆記簿,面試到最後階段,通常需要問面試官一些問題,面試官回答時,如果有做相應的記錄,可以讓人覺得求職者非常認真,算是面試的加分選項。

圖源:網路
同時求職者也能在筆記簿上事先寫下2-3個準備問面試官的問題來提醒自己。
二
著裝要求
面試著裝一般分為三類,即Business Formal(或者是Business) 、 Business Casual 以及Smart Causal。求職者應事先了解自己要面試的公司型別及工種,選擇相應的面試服裝。
1.Business Formal:
Business Formal即正式和傳統的商務著裝,適用於傳統公司、金融企業、公務員、專業工種或大公司的管理培訓生。色調方面最好選擇黑、白、深藍或深灰,剪裁要合身。
男士:
最簡單的穿著就是全套西裝,包括襯衫、西褲、西裝外套、領帶、皮帶、深色短襪和皮鞋;
領帶不宜過寬或過窄,款式簡潔;
襪子要夠長,以坐下時不露肉為標準。

圖源:香港01
女士:
包括襯衫、半截西裙、西裝外套,還可以選擇商務連身裙;
鞋子以款式簡約的高跟靴為主。

圖源:香港01
2.Business Casual:
Business Casual即商務休閒,沒有傳統商務造型那麼正式,但仍能給人專業和商務的穿著風格,可以簡單理解為“半套西裝”。
適用於科技產業公司、市場部門職位以及公關等。這類工作一般較為靈活,穿著上也會更自由一些。
男士:
一般為襯衫加西褲或深色牛仔褲;
領帶和西裝外套可有可無。

圖源:香港01
女士:
半截西裙可換成其他材質的H字裙;
西裝外套及襯衫款式可有更多變化;
款式簡單的高跟或平底鞋。

圖源:香港01
3.Smart Casual:
Smart Causal的自由度較大,沒有統一的標準。適用於IT、工程界、藝術(廣告/設計/創作)等工種。但在穿搭時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避免穿著過於鮮豔的顏色;
身上飾品不宜過多;
無論男女都不宜穿著短裙,女士則要避免穿迷你裙;
不要穿涼鞋。

圖源:香港01
三
提前到達
在香港的面試文化中,守時和尊重時間是被重視的品質。
在確認好面試地點和麵試時間之後,求職者可以在面試當天提早大約15分鐘到達,避免遲到。
但是也不宜過早到達面試地點,否則也有可能被面試官扣分。求職者可以利用10分鐘的時間到洗手間整理儀容儀表,提早5分鐘到達面試現場即可。
1.個人面試:
這是在香港非常常見的一種面試。即求職者需要單獨面對面試官,回答有關專業知識、工作經歷、職業規劃等問題。
3.群面或小組討論:
不少公司會安排群面或小組討論,每個小組會給到一個專案進行組內討論,面試官據此觀察應聘者的團隊合作、溝通表達、問題解決等能力。
3.高層面試:
對於一些重要崗位,公司還會安排高層面試,由高管或合夥人對應聘者進行最終評估。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公司在面試時會有多個遴選階段,相當於求職者可能會經歷多輪面試。
1.語言技能:
在香港工作,最重要的三種語言就是粵語、普通話和英語。普通話自然不用多說了,這是大家都會的。
在口語方面以粵語佔據主導地位,但英語作為香港的官方語言之一也同樣需要重視。就算是中資企業,在面試過程中也會存在對求職者英語方面的考察。
一般面試當中,通常會用粵語或英語進行面試,也有可能兩者交替使用。

圖源:CTgoodjobs
英語不太好的小夥伴也不用太擔心,如果英語不是工作中的常用語,可以針對性地背下一些面試常用的英文句式以及瞭解工作中常用字詞。
2.廣泛的認知能力:
在面試考核的側重點上,香港企業面試會圍繞履歷內容進行提問,比如之前做過什麼、有什麼成功的方案、過往薪資水平等,通過了解過往的相關經歷來考察求職者的能力和人格,而不像內地那樣十分看重學歷。
此外,香港企業相比內地會更注重求職者的學習能力及廣泛的認知能力。
有求職者在香港面試數字營銷一職時,就被面試官問到了很多與本職工作大相徑庭的問題,比如對兩地貨物運輸、新聞法規的看法等。
3.更看重你的“興趣”:
許多香港企業會關注你是否真的喜歡該崗位,他們很擔心你進去後發現不喜歡而失落離開,所以HR在面試之前會反覆確認你是否真的有志於從事該工作,投入很多時間去和你溝通雙方的適配度。
4.香港面試更像聊天:
香港面試更像是兩個人在面對面聊天,不會問出一些很難回答的問題讓人難堪。
在準備面試時,求職者在面試回答時可以採用更加
口語化
的形式來表達。
5.模擬面試:
雖然面試的問題會有所不同,但面試當中存在會有一些固定的基本題,比如自我介紹、針對過去經歷的提問等。
針對這些能夠事先準備的地方,求職者在面試前可以進行事前練習,然後覆盤改進。
6.對提問內容進行延伸:
在面試當中,跟面試官常態性的一問一答雖然是安全牌,但也有可能因此淹沒在眾多求職者之中,不能給面試官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求職者可以從提問中觀察面試官可能對什麼事情感興趣,在回答時主動延伸話題,製造雙向溝通。

圖源:香港經濟日報
這樣不僅能增加互動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更能有技巧地將話題引導至自己熟悉擅長的領域。
7.面試後及時跟進:
面試時,如果面試官沒有提及通知時間,求職者可以在最後的提問環節詢問一下。
如果沒有確切的等待時間,一般來說是1-2週會有結果。
求職者如果想要知道結果,也可以透過郵件的方式向HR查詢自己的面試結果。
當然,如果沒有收到回覆大家也不用太糾結,說不定下一份工作更合你心意!

圖源:網路
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大家對香港面試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同時預祝大家都能順利透過面試,找到一份自己心儀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