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Markets & Markets的分析報告,2024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111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3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6.5%。其中,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是手術機器人的最大細分市場,備受企業、資本等各方青睞。
自2000年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獲批進入臨床應用以來,腔鏡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價值與市場發展空間已得到充分驗證,市場教育也基本由直覺外科主導,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操作精準度高、視野清晰、創傷小、安全高效、學習曲線短等優勢也成為廣泛共識,吸引了大批企業入局研發。
meerecompany便是其中之一,公司成立於1984年,總部位於韓國京畿道烏山市。自成立以來,為了開發前沿創新技術,meerecompany在研發領域進行了大量投資。1997年,公司開始按業務領域設立企業附屬研究所,在韓國和國際市場擁有了多項智慧財產權並取得一系列研究開發成果。
2008年,公司成功開發了腹腔鏡手術機器人原型,2017年開發了全球第二臺、韓國首臺手術機器人Revo-i,同時,也是韓國首個被食品藥品安全部指定為“創新醫療器械”的醫療機器人技術。
01
韓國首款手術機器人系統,成本僅為美國巨頭的1/2
meerecompany十分注重手術機器人產品的研發創新,其手術機器人研發專業人員佔比為53%,並已在國內外取得了超194項手術機器人專利。並且,公司採取開放式研發計劃,能夠透過廣泛吸取醫療專業人士的建議,提高手術機器人的質量並開發符合臨床需求的新儀器。
“我們不只是銷售手術機器人醫療裝置,而是透過考慮醫院、外科醫生和患者的具體需求來提供全面的腹腔鏡機器人手術方案。”meerecompany在官網寫道,公司的業務重點在於,透過製造醫院、患者可負擔的手術機器人裝置,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以及專業護理團隊的高水平服務,讓更多患者能夠以合理的價格享受到先進的手術機器人技術。
首爾聖母醫院機器人手術中心主任宋教永指出,“一家領先的美國醫療器械巨頭,在韓國部署了超過150臺腔鏡手術機器人裝置,其中首爾聖母醫院就有5臺。現有的美國手術機器人系統已建立良好聲譽並實現了廣泛覆蓋,而韓國手術機器人Revo-i則有可能為這一市場帶來新變化。”他表示,Revo-i系統可以用於高複雜度的手術,例如癌症手術。考慮到其成本效益,無論是二級醫院還是大學醫院,都值得考慮引入。
他還指出,Revo-i在耗材和維護成本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使其在普通醫院的運營中非常穩定。現有的美國手術機器人系統實施成本為20-30億韓元,而Revo-i則便宜得多,成本約為其一半,且耗材和維護成本也約為一半。
Revo-i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包括三大部分:主控臺、機械臂系統、影像系統。

Revo-i腔鏡手術機器人系統
Revo-i手術機器人系統的主控臺是其控制中心。外科醫生可以在無菌區外,透過主控臺使用高畫質視覺在手術過程中操控器械併發出指令。主控臺採用人體工學設計,具有舒適的座椅和可調節的控制檯頭枕、扶手和腳踏板,能較好適應醫生的姿勢體態。主控臺提供3D檢視,可在手術過程中根據需要對組織、神經和血管進行3D放大;其主手能夠進行多關節運動,使醫生能夠靈活地控制機械臂末端的手術器械和內窺鏡攝像頭;
此外,主控臺擁有七個獨立的腳踏板,允許醫生控制儀器的位置,併為末端執行器提供電外科能量,其功能包括控制內窺鏡攝像頭、重新定位控制臂、在啟用的儀器之間切換、控制電外科能量。主控臺還配備有觸控板,外科醫生可以識別其儀器和內窺鏡攝像頭角度的狀態,同時調整設定以修改主控臺的顯示、聲音等。
Revo-i器械具有多關節結構,擁有7個自由度,使其能夠像人類手腕一樣運動。並且,所有在微創手術中最有用和最常用的器械型別都可以適配於該機器人裝置,包括:鑷子、持針器、夾鉗和單極或雙極能量器械。目前,meerecompany已經推出Revo SONIC超聲刀,使用超聲波振動來切割組織,同時止血。該超聲刀能與Revo-i手術機器人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減少組織損傷。
2024年9月25日,韓國癌症中心醫院成功地利用Revo-i機器人,採用單側腋下乳房入路充氣(UABA)技術,完成了首例機器人甲狀旁腺切除術。
9月30日,meerecompany使用 Revo-i 機器人成功完成了首次輸尿管重建手術。手術過程中,手術區域可透過高畫質3DHD相機放大十倍以上,視野遠優於腹腔鏡手術。這種增強的視覺化功能尤其適用於泌尿科手術中的精確縫合狹窄輸尿管,從而加快恢復速度並降低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據公司披露,這是全球首次嘗試使用Revo-i進行輸尿管重建手術,患者在手術後沒有出現任何併發症,健康出院。盆唐濟生醫院泌尿外科Jeong Hwan Son醫生表示:“輸尿管重建需要十分精細的手術操作,因此我們沒有選擇腹腔鏡手術,而是使用 Revo-i 機器人進行手術。透過機器人手術,手術時間縮短,併發症發生率和住院時間均降低。因此,患者恢復得很快,我對手術結果很滿意。”
02
基礎到高階,提供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定製計劃
meerecompany經驗豐富的培訓團隊提供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定製計劃,以幫助臨床醫生在短時間內掌握並適應使用Revo-i 手術機器人。公司與醫院和臨床醫生團隊密切合作,提供根據每位使用者的需求量身定製的學習課程,並開展一對一和小組培訓。

Meere的定製培訓計劃示例
具體而言,培訓分為兩個級別:基礎和高階,分別針對新使用者和已經熟悉Revo-i 手術機器人的使用者。前者的重點在於傳授醫生使用Revo-i的核心機器人技能,透過介紹Revo-i、實踐專案和培訓模型,幫助其熟悉整個系統;後者則透過特定的臨床技術和同行指導,擴充套件醫生的手術機器人技能。

為外科醫生和手術室工作人員提供從初級到高階的整體培訓
Revo-Sim VR培訓模擬器可以讓外科醫生在虛擬環境中練習手術機器人操作,使外科醫生在真實操作之前能透過虛擬訓練提高自己的機器人操作技能。此外,透過實踐練習和指導程式,外科醫生可以在模擬的解剖圖形下進行更多的學習和訓練,從而提升整體技能水平。該模擬器有多種訓練模式:
● 基礎模式:訓練操控所需的每一項技能,包括器械、攝像頭等;
● 縫合和吻合模式:透過多樣化的腹腔鏡縫合練習,深入學習縫合和吻合。
● 高階手術模式:透過臨床VR練習,包括子宮切除術、腎切除術、膽囊切除術等,針對特定手術進行改進。

此外,在培訓過程中,meerecompany的Revo-i專業培訓師將與醫生團隊緊密合作,為醫生提供作業系統所需的任何指導,確保其在進行機器人手術之前已充分了解如何管理 Revo-i 系統。並且,培訓師團隊將在從最初的培訓到醫生進行第一次手術的全過程中,一直與其保持溝通。
在維保服務方面,meerecompany的專業技術支援團隊會快速響應醫院的需求並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以保證 Revo-i 手術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技術支援團隊能夠全天候響應,即使發生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也能為醫院和醫生提供幫助支援。在需要時,meerecompany團隊會在24小時內給出初步回覆,並在72小時內提供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案,並可根據需要提供現場支援。此外,meerecompany提供每年四次的定期檢查,其維護政策包括快速解決系統問題,確保外科醫生能夠順利完成手術。
03
一超多強,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迎來商業化元年
隨著國內創新企業加速入局,國內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格局發生變動,達芬奇佔據壟斷地位的原有格局加速瓦解,一超多強局面正在形成。
據中國政府採購網公開招標資料和公開資料的不完全統計,2023年達芬奇機器人在國內中標36臺,微創中標11臺,精鋒和康多各中標5臺;2024年前三季度,達芬奇中標量28臺,國產品牌累計中標31臺,已佔據國內腔鏡手術機器人市場的半壁江山。預計到2025年,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將佔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
2024年11月,圖邁®四臂腔鏡手術機器人在義大利最大公立醫院以同一切口成功實施了一例腎上腺腫瘤切除+膽囊切除手術。據悉,這是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在歐美髮達國家開展的第一臺商業化臨床手術,標誌著圖邁®機器人拓展歐美高階市場取得“里程碑”式重大突破。在國際市場,圖邁®機器人僅用1年時間,拓展了亞洲、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更在歐美市場實現突破,取得超過20臺商業化訂單。
2024年圖邁®機器人全球訂單達39臺,商業化裝機突破30臺,全球累計商業化訂單近60臺。據可查公開資料顯示,圖邁®機器人年度訂單量、裝機量、累計訂單量繼續保持國產品牌第一。
精鋒®手術機器人在國內市場的亮眼成績也值得關注。2024年,精鋒®手術機器人全年訂單量21臺,覆蓋10省16城,據公開資料,在國產品牌腔鏡機器人中處於領先地位。此外,精鋒醫療®透過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高效能、高性價比、易操作的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助力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其中,江西修水縣第一人民醫院作為全國縣域首臺腔鏡手術機器人落戶的醫院,在成功引入精鋒®手術機器人後,已在泌尿外科、普外科、婦科、肝膽外科等科室開展機器人手術200例,其中包括遠端手術的探索和嘗試。
此外,2024年,術銳®機器人成功中標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學中心和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標誌著其在兒科領域的商業化應用正式啟動,助力兒外科醫生加速進入機器人單孔超微創時代。
在商業模式上,直覺外科主要採取“裝置+耗材+服務”的“剃鬚刀模式”,前期鋪設裝置至各個醫院,後續收入來源主要為出售耗材和賺取服務費。目前,國內手術機器人的商業模式還未成熟,但隨著裝機量提升,收入模式與結構也會逐漸向國際市場靠攏,耗材和服務將成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同時更加強調價效比。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