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只有我覺得小四董小姐這一家子,都挺可憐的 2025-05-03 16:41 牛娃成長記 作者:碧樹西風 來源:公眾號“記憶承載3” 今天過節,讀者們也都在旅遊,看的人估計比較少。 所以敞開了說,說點政治不正確的。 有個滿級讀者問了京城名醫的小四董小姐這一家,是不是會導致階層固化。 我這麼跟你說吧,只有一種情況下可以帶來理論上的階層固化,就是多生娃。 你像馬斯克,說他準備透過非自然的方式,生5000個孩子。 你5000個裡面去選優,或許可以找到有能力接你班的。 像國內這樣,一個兩個,哪怕三個五個,數學上都不成立。 但我們放大了想想,真生5000個,固化了麼? 你去看夏商周,往上追溯老祖宗,不都是那幾個人麼?你去看周代幾百個封國打來打去,往上追溯老祖宗,不都是一起的麼? 秦國坑殺趙國幾十萬,秦和趙,那可都姓嬴。 你說這叫固化了麼? 當整個地球上的人都是你生的,那麼你生的和你生的之間,也會競爭,什麼叫固化呢? 固化就是不競爭,但這是不可能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們回到董小姐這一家子,我知道很多網友擔心什麼,擔心這小姑娘,回頭爬到祖父,外公那種一級教授的位置。 那我告訴你,這種機率,千分之一都沒有,幾乎約等於自然競爭當中的機率。 因為我打那個年代過來的,你回到80年代看這些事兒,比今天多多了。 單位裡面就是可以安排的,可以接班的,高校裡面所謂的近期繁殖都是擺在檯面上的。 好比你是名校的頂流教授,你想把自己學歷一般的兒媳婦,弄到本校讀個博,回頭安排留校,沒問題的。 高校教師的子弟在80年代都是可以降很多分錄取的。 但問題是,這是有數的,明白不? 你是一級教授,你安排三四個可能,你能安排三十四個麼? 不可能的,所以說穿了,這就是一種配套。 過去的老話講,一人得道,可以配三四個雞犬,不可能給你配個養雞場。 而且你會發現,這種途徑上來的,你真以為你可以再次混到一級教授? 別逗了。這樣的案例,我見過上百個,大部分雞犬副教授就到頭了。 混成四級教授的都極少,何況什麼再次混成一級教授。 所以扶上馬,送一程,當然有,但所謂的送一程,一定是降低了很多幅度的,而且如果你沒本事,你會發現你們家那位老了之後,掛了之後,你從此就寸步難行。 這還是第二代。 到了第三代,別說當教授,只怕你連你父祖任教的學校,都不容易進去。 因為到了90年代後期,各種口子越收越嚴,進單位都是要考試的,進高校的考試更是被所有人盯著,何況今天。 這就是為啥會出現董小姐這類事情,因為要繞,七繞八繞。 而七繞八繞,她最後的巔峰也就是我前面給你說的,80年代一級教授能一路栽培,把兒媳婦培養成副教授,頂天了。 如果第一代人掛的早,想培養一個四級教授出來,都難。 這種降等是很快的,第二代人或許還能送一程,第三代人基本上就只能安排個工作。 第四代人,你就別指望了。 說到底,因為新的強者總會誕生,人家也想照顧人家身邊的人,不可能老是照顧你的後代。 所以我很小的時候,我在90年代就明白一個道理,所謂局長的兒子可不一定是局長,大機率連科長都混不上。 但是富翁的兒子,一定是富翁。 那年月把賺錢看得這麼重的人是不多的,人們的思想還在逐步向著商品經濟轉型,可當時還未成年的我,就已經想通了。 你想要照拂後代,最靠譜的方式就是給錢,而不是安排一個什麼工作,或者安排一個什麼所謂的名校出身。 那玩意兒如同隔靴搔癢,太遠。 但後來,我在財富這條路上踐行了很多年之後,我直白的告訴你,這條路的傳遞,也是很艱難的。 你想把一個數字交給孩子是很容易的,但是你想要讓他學會怎麼運作,怎麼守護財富,是非常困難的。 這個社會的變化是極大的,不懂的,去看餘華的《活著》。 福貴生下來是少爺,就如同葉問說,整個培德里都是我家的,我四十歲以前,都是春天。 那麼請問,四十歲以後呢? 你看起來是福貴賭錢,把家產都輸給了龍二,只能沿街賣藝。 但龍二後來的結局呢?是被槍斃。 用福貴的話說,如果不是輸給他,槍斃的就是自己了。 福貴的兒子,被抽血,抽光掛掉的。為什麼呢?區長的太太病了。 區長是誰?昔日和福貴一起被抓壯丁的。 福貴的女兒,難產死了,因為醫生都去撿牛糞了。好容易女婿拉來個掛著牌子的醫生,福貴好心給人家七個饅頭,結果人家噎死了。也沒救上他閨女。 至於後面的故事就不講了,富貴後來很可憐,太太瘋了掛了,女婿工傷被水泥板砸死了,外孫吃豆子撐死了,最後只剩他和老黃牛。 紅樓夢唱的是非常好的,世界是變化的。 你早上還在行醫,晚上也許就去撿牛糞了。 福貴晚上還是少爺,第二天早上就得去賣藝。 騙了福貴家產的龍二,剛得瑟沒幾天,就被拉去槍斃了。 人生無常,無常這件事本身,才是常。 我很小的時候,十幾歲的時候,在一個社會上普遍還沒有充分認識到金錢的代際價值的年代,就認識到了金錢的傳遞性。 我30歲不到,就已經在金融市場上穩定盈利了,我一度以為我找到了真正的傳家寶。 所謂強爺勝祖不過如此,那年代的我,是很驕傲的。 我祖父一支清代就是大商人,我祖母一支清代就是進士官僚民國就是大教授,我外祖父一支像李雲龍一樣,硬生生殺出一片天地。 so tama what? 一代強人沒法代代強,我總結了所有前人的經驗教訓,發現,他們的那些方式,都沒有辦法長期傳遞。 而我做到了,起碼在35歲以前,我都誤以為,我做到了。 因為我以為我找到的不是錢,我找到的是永恆的方式。 後來怎麼樣? 後來我就發現我天真了,你不是永恆了,而是你太小了。 我做高頻交易的,起初規模太小,是沒人搭理你的,隨著你起量,你與之打交道的越來越多的不是市場,而是律師群體。 這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你繞不開因果的,只要你想要佔據生態位,就必然如此。 那麼你馬上就會發現,這件事是對人有要求的,而且要求甚高。 你去抓幾個二級教授,三級教授來,他都未必能處理這麼複雜的生意。 那麼我們想一想,最簡單,假如把生意縮到最小規模,那個系統本身,可以永恆,可以移交給庸人麼? 如果你能夠精簡一個系統,讓一個庸人每年賺他幾百個,也夠過日子了呀。 這樣的發明,豈非很妙? 照樣不行。 不行的原因就是我那天第三個話題講的,你看起來非常簡單的事情,無非跑個數據嘛。 兩個千年,任誰活了兩千年,還活不明白呢? 我把你不同策略下的人生的各種遭遇,曲線,都像拍電影一樣,給你畫出來,給你描繪出來。 我讓你預演一遍。 活第一遍,原來人生是這樣的,活第二遍,原來人生是這樣,讓你活它個幾十次。 你難道還學不會選優麼? 答案是,真就學不會。 你想想紅樓夢裡的寶玉,警幻仙子難道沒有給他描繪過麼? 每個人的命運,判詞都寫給你了,他能醒來麼? 不能。 《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虞嘯卿問龍文章,為啥不把日軍攔在怒江對岸? 龍文章說,他太懂這幫下屬了:這些人啊,啥都不怕,就怕過得不舒服;連命都不要了,就圖個安逸。 所以只能放幾個日軍過來當鯰魚,讓他們沒法安逸。 看到了?這就是真相。 不是龍文章把人看扁了,而是庸人,他就這樣。 沒人能改變別人的,試圖改變別人的,是深井冰,改變自己的,才是神。 我30多歲的時候,當時我奶奶就跟我講,別犯傻了。 你想做的那件事,跟痴心妄想永動機沒區別的。 假的真不了,你想把一個德不配位的人推上去,就像撒謊一樣,撒了一次,就得用一百個去圓,然後再用一萬個去圓,直到你的力量再也控制不住,貽笑大方。 無論賺錢還是守錢,就像那天講的,它就是需要你學會平衡。往左一點,你會跌落,往右一點呢,你也會跌落。 那個當事人如果自己不願意去學習平衡,那作為外力,你怎麼也沒辦法改變對方命運的。 就像諸葛亮扶不起阿斗,因為扶得了一時,扶不了一世。 這世上唯一能長久照拂後人的,既不是權,也不是錢,是好名聲。 你幫襯過很多有上進心的人,等你不在了,他們在四處攻伐,恣意進取的過程中,遇到你的孩子,想起你當年的為人,抬高半寸,不願意下手。 這大概就是你唯一能傳遞的福澤了。 多年後,等我奶奶都不在了,再回憶起來,只怕她才是那個明白人。 轉載自公眾號“記憶承載3” 「牛娃成長記」更多好文: 《為什麼絕大多數家庭,根本無法培養出自學、自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