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這本書的全名為《莫測樹下:追尋呼召的探索之旅》,是一本寫給蒙神呼召,踏上服侍之旅者的書。但對於還未開始服侍的弟兄姐妹,讀這本書依然可以有所收穫,因為書中講述了很多你想不到的掙扎。而瞭解這些,會對自己以後的服侍有所提醒,也可以在現階段不再將任何一個人視為完美,從而將專注力完全放在耶穌的身上。那麼下面,我們就從三方面來了解這本書的內容:約拿的呼召與服侍、尤金畢德生的呼召與服侍,以及你我的呼召與服侍。

約拿的呼召與服侍
約拿,是一位以色列的先知,上帝呼召他去尼尼微傳悔改之道。但約拿並不順服,反而逃往一個叫“他施”的地方。但在路上,他所乘坐的船遇到了極大的風浪。他很清楚這災禍是由自己而起,於是勸人們把他扔進水裡。
果然,約拿被扔下去後,上帝的怒氣便止息了。風浪停下來,但隨即,約拿被一條大魚吞入了腹中!在這黑暗的三天三夜裡,約拿開始向呼召他的上帝降服。他禱告說,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

於是,上帝吩咐魚把約拿吐在了旱地上。
接著,約拿按照自己的承諾,去向著尼尼微的百姓宣講了上帝的審判。而尼尼微人如約拿所料,從大到小都披麻蒙灰,在上帝面前悔改了。並且又如約拿所料,上帝赦免了他們,不再按著審判中所說的毀滅那裡!
但這下,約拿課不高興了,甚至跟上帝發起了脾氣。他說我就知道是這樣,既然如此,你又為什麼讓我去呢?
於是他出城坐在一棵蓖麻樹下,一邊觀看那城,一邊跟上帝賭氣。而上帝,卻安排了一隻蟲,將那棵為約拿遮蔭、給他帶來些許安慰的蓖麻樹要死了……
第二天,當約拿暴曬在日頭底下的時候,他又一次對上帝以死相逼。
最後,上帝說,我對尼尼微人的愛惜,豈不遠勝過你對這棵蓖麻的愛惜嗎?
故事到這裡就講完了,這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上帝拋給約拿一個提問,而幾千年後,作為同蒙呼召來服侍上帝的人,尤金畢德生開始回答這個問題……

他根據以上內容,詳細分析了約拿這位先知的服侍之旅並心路歷程,從他買路去他施說起,描述他是如何在逃避風暴的過程中與“他施”決裂,而重新發現呼召;又是如何在魚腹中操練了靈命與禱告,並且找回去尼尼微之路;而他又是如何與神在莫測樹下辯論;以及最後,他是如何被神恢復。
這本書,像是一篇《約拿書》的全套講章,讓我們通過了解這位先知的叛逆與順服,而瞭解上帝的心意。
尤金畢德生的呼召與服侍
尤金畢德生,有著“牧者中的牧者”之稱號,他所寫的《返璞歸真的牧養藝術》一書曾建立過許許多多的牧者。他於1962年建立“基督是王”長老會,並擔任牧師至1991年退休。後又繼續在神學院教授靈脩學至2006年,現已86歲高齡。
他的寫作生涯,開始於1978年。在這本書中,他多次談到寫作與牧會之間的關係。他認為,牧會和寫作是同一件事,都是藉著祈禱、傾聽,來發現上帝在人群中的作為。他說自己的寫作即是牧會,而牧會的同時,也有如寫著一本書。

而他也坦言,如約拿一樣,牧會也曾是他的“職業”。當他在服侍的過程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也深深渴望逃離那些無聊,又難以牧養的尼尼微。他將上帝的託付當成工作的一種選擇,一度想去牧養那些他想要牧養的“他施”人。
可是,上帝不容許他走,甚至他根本買不來去往他施的船票。沒有教會接收他,他不得不留下來,和約拿一樣,繼續向著這群他本來不愛的人宣講上帝的話語。
接著,上帝安排他遇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透過《卡拉馬佐夫兄弟》等作品,他與這位遠在異國他鄉,又不同時代的基督徒,進行著每日屬靈的交通。他從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人物裡看見了自己,看見了榜樣,也看見了耶穌。
當他終於恢復原有的,對上帝的熱情,他也開始重新思考如何做牧師。於是,他將那些龐雜又瑣碎的事,交給了其他更合適的人,而將自己的專注力單單放在了禱告、讀經、以及真實的牧養上。
你我的呼召與服侍

在讀《莫測樹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有很多觸動。那些只有“服侍主的人”才會有的體驗,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來,與我的心產生共鳴;那些隱而未現的罪,也被光照……
當我踏上這條蒙召之路的時候,是做好準備要背十字架的。但走著走著,會懈怠,會忘記,會因自己的原始罪性與不斷滋生的私慾,而感到懷疑。
那麼,就讓我們趁現在正清醒,來面對這位老牧師按著《聖經》原則給出的建議:
1、堅守原處

聖本尼狄克將“堅守原處”加在“貧窮”、“聖潔”、“聖潔”的後面,意思是說,不要輕易離開你目前所服侍的地方。這不是說神不能感動、帶領傳道人去其他的地方完成使命,而是在說,“教會的工作,不是一個有了更好的工作機會就可以放棄的職位”。畢德生曾單純的堅守了這一原則,而神也透過“堅守原處”大大的祝福了他的生命。
2、離開宗教,迴歸福音

畢德生強調,“宗教是福音的敵人”。當一個原本應該宣講福音的人,將這有生命的真道信成了死的宗教,那麼他口裡所講的,就也只能是律法了;而他的服侍生涯,也必然無趣、沒有動力。因此,要離開形式化、職業化的服侍,面對耶穌基督所成就的福音,在十字架下被愛,從復活的救主那裡得能力。
3、禱告
大概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越來越有文化,於是依靠自己理性與知識就能把握的事越來越多了。而禱告,也就成了年輕傳道人最普遍缺乏的靈性素質。因此畢德生花了大篇幅說明,“人類所能從事的最有深度的活動,就是禱告了!”這一活動,使人類區別於動物和天使;但這一活動並不是操練,乃是全神貫注的回應神。一個服侍的人,應當時時保持在與神同行,與神同心的狀態裡。
4、未完待續

《約拿書》的結尾看似並不完整,而寫《莫測樹下》的畢德生,他的生命也是未完待續的。
前段時間,當這位年過八旬的老牧師被記者問到“同性戀”的話題,他居然當場表示,如果同性戀會友邀請他證婚,他會答應的。這當然引起軒然大波,各大媒體爭相爆出,連尤金畢德生也支援同性戀合法化了……但是回家後,這位老弟兄後悔了,他在報紙上發表宣告,說自己收回對同性戀的意見,他還是支援《聖經》當中,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
很多人因此不再聽他的講道,不再看他的書,他甚至落得晚節不保的壞名聲……我也覺得不可思議,他怎麼了?
但是,當我看到《莫測樹下》的最後一章,我收穫了書本以外更大的知識——我們的人生,在神看來是未完待續的!此生,我們誰都不是成品,無論多麼被主使用,無論生命多麼成熟,我們都還是未完待續的。但就如約翰一書所說:
親愛的弟兄啊,
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女,
將來如何,還未顯明,
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
我們必要像他,
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
(約一3:2)
是的,我們要到那一天,到那一天,我們必要完全。那一天,是我們的盼望!那麼今天,我們會如約拿般掙扎,會如畢德生般犯下錯誤,但是,是神召的人,就一定會被恢復!親愛的弟兄姐妹,現在,還不是結局,所以……

本文專欄作者:yani 天父花園編輯排版:Teresa
☟點選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購買《莫測樹下》
△影片:一個奇妙的故事
如果你願意相信耶穌,成為一名基督徒,請做一個這樣的禱告:親愛的天父,我是一個罪人,我在此悔改,請饒恕我。我信耶穌基督是你的兒子,我信祂是為我死在十架上,祂流出寶血為我捨命,你又使祂從死裡復活。我不能靠其他的方法得救,我想要邀請祂進入到我的心中,來掌管我的生命,讓聖靈澆灌我,從今時直到永遠,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