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季度講堂全新升級:2025年第一站,重返晉商源地祁縣

頭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機場候機室

“按我的構想,這個講堂會一直辦下去,直到我的思力和體力竭盡。這是我此後生涯的授課終點。”
——吳曉波
最後一場年終秀的尾聲,吳曉波老師向他堅持了10年的“行為藝術”道別,也向大家交代了他未來的職業規劃:
我覺得是時候來告別年終秀這樣的形式,換一種方式和大家繼續相處,繼續我的職業……在未來我會繼續認真地寫作,跑企業,錄音頻,授課,講真話,感謝你們的到來和陪伴。
在此之後,如果還想聽到吳老師對經濟和商業的總結和預見,可以看他的書,也可以聽他的音訊;
而如果想系統地瞭解吳老師三十多年積累的商學學術體系,近距離學習吳老師的調研和商業思考總成,與他面對面交流,獲得有益於自身商業思考與規劃的養分,那麼《吳曉波季度講堂》應當是最合適的選擇。
吳老師希望與企業家一道,圍繞中國經濟3000年、中國現代化180年、週期與中國企業戰略正規化,以及中國式商業模式與成敗展開討論,並結合他在產業一線的最新觀察,為企業家的商業實踐提供系統的理論框架。
吳老師說:“季度講堂會一直辦下去,直到我的思力和體力竭盡。這是我此後生涯的授課終點。”
年終秀雖已落幕,我們還可以在季度講堂與吳老師再次相遇。

“定位”與“留白”:

吳曉波季度講堂的兩個發心 
吳老師辦季度講堂的發心始於2022年底,那時新冠疫情的陰霾尚未散盡,中國經濟和商業的走向飄忽不定。
偶然的一天,吳老師從編輯那裡聽聞,整個2022年他的書重印最多的是《歷代經濟變革得失》,居然在一年裡重印了9次。
那一刻他突然想到:可能是人們在眼前比較迷茫的時候,需要回到歷史中去尋找定位。此為發心之一
“接下來,我們將面臨一個新的時期,經濟增速可能就沒有過去發展的那麼快了,所以我們需要從更長遠的歷史角度來看今天所處的時代,甚至要停下來,要做更深刻的一個思考,才能夠走得更遠。”吳老師如是說。
而在另一層面,同為企業經營者的吳老師,發覺很多企業家朋友說自己每天都很忙,有籤不完的合同,有幹不完的事情,卻幾乎沒有時間回頭對自己的企業經營和職業生涯進行一次調理
俞敏洪也曾公開表達過類似的感受:“我認識的企業家,沒有一個有著真正的高質量生活,他們真的是沒日沒夜地幹活,沒日沒夜地辛苦,很多時候我單獨去拜訪他們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吃盒飯。”
除此之外,企業家們的時間管理也往往是嚴重碎片化的。曾有人拿著秒錶貼身調研12位企業家的工作,發現他們竟然沒有一位能夠連續工作20分鐘而不受干擾。
從這個意義上說,季度講堂更像一次精神的SPA。
在這裡我們有數天可以短暫地抽離出來,透過思想的交流和身心的調養,讓思維變得更加理性、更加清晰,然後繼續回到工作中,去重塑我們的日常管理。
過去兩年,吳曉波季度講堂帶著學員們,走過孔子故里曲阜、彼岸東瀛、故都西安、徽商故里歙縣、異域尼泊爾、茶香武夷、酒香茅臺、七彩雲南,每一次都是商學的激盪、思想的盛宴、身心的留白、同學的真情。
2025年是吳曉波季度講堂的第三個年頭,當前的外部環境和創業心態已不可同日而語,我們亦希望及時為學員提供更多新鮮且實用的知識。
於是,我們沿著吳老師辦季度講堂的兩個初心,結合企業家學員的普遍需求,對課程進行了整體的迭代升級,讓內容更多元、知識點更深入,更加契合企業發展的現實需要

2025年,歡迎與吳老師

在此同堂參研
吳老師對商業和歷史的兼修,構成了他獨特的教學體系與個人魅力,也讓季度講堂在商學課程中獨樹一幟。
接下來,對2025年的課程內容及主要升級點,做一個整體介紹。
首先,依舊是課程最核心的部分——四堂吳老師親授課,囊括了週期、歷史、戰略、模式等維度的知識。
 第一講:中國經濟3000年。從管仲、商鞅變法講到“超穩定”的明清兩朝,發掘和梳理歷史衍變的沿革與規律。
 第二講:中國現代化180年。從清末洋務運動、民國經濟講到本輪改革開放,在百年曆史的寬度中,審視當代變革的得失及前景。
 第三講:週期及中國企業戰略正規化。以案例解讀的方式,具體解析四十多年間中國企業的戰略創新及缺陷。
 第四講:中國式商業模式及成敗檢討。本講聚焦營銷、品牌及資本運營,道術結合,突出中國市場的獲勝及敗局特徵。
這四堂課經過了細緻的規劃,自古至今,由道入術,關照現實,構成整體,是吳老師所有調研和創作思考的系統總成,將最完整地呈現他最新的經濟和商業思考、企業調研和實踐經驗。
具體到課堂講授上,吳老師以“中國式”的獨家視角,進行了諸多規律總結,提出“皇權時期四大制度”“中國經濟興替四要素”“中國式戰略五大正規化”以及“中國市場的基本特徵”等概念,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為聽課者提供系統性的理論框架。
第二,增設六堂專題課,圍繞近兩年同學們最為關心的課題,邀請該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進行更具深度的主題分享。
 《禪修與生活哲學》:這是往期學員呼聲很高的課題,企業一把手的境界和格局往往決定了一份事業的天花板,只有不斷修煉心性,才能讓事業持續發展。
 《中國與美國》:中美兩國在政治、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存在緊密的聯絡和競爭,深入瞭解兩國,有助於企業家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家族興衰啟示錄:百年榮家與曾國藩家書》:從百年家族在不同階段的戰略選擇和經營決策中搜尋經驗,學習他們在家族傳承、企業管理和環境變化時的應對策略。
 《未來的商業與科技》: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企業家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以保持企業的競爭力。
 《中國企業出海戰略與實戰》:機遇與風險是企業出海的一體兩面,這一輪中國企業出海更加需要理性、建設性、避險性,既要儘早“動腦子”,又要謹慎“邁步子”。
 《理財與財富傳承》:古語云“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如何管理與傳承好自己的財富,去除“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是每一位企業家終將面對的課題。
吳老師希望能夠將季度講堂變成一個思想的場域,在裡面形成知識的傳播和思想的交鋒。
因此,我們向多位學者,專家老師發出邀請,與吳老師聯合授課,做多維度的學術碰撞和補充,拓寬同學們的知識面。
第三,結業不畢業,同學們之後每年依然可以迴歸講堂,聽一次吳老師親授課和一次專題課,既溫故也知新,繼續突破成長邊界。
季度講堂的獨特之處,亦在於它是一堂永續迭代的課,課上的知識永遠是流動的。它不只關乎商業本身,也關乎對商業生命的價值探尋。
“人之為人,何為正確”,如何在金錢活動中拒絕異化,如何在喧囂時代的漩渦中保持理性定力,這些我們一生需要學習的功課,吳老師希望能與大家同堂參研。
第四,季度講堂的每一位同學都將加入一個“永續陪伴”的學習社群,可以找到趣味相投、值得交往的同好夥伴。
季度講堂是一群“崇尚商業之美、樂於奉獻共享”的向上力量,大部分人有十年乃至更長的從商閱歷,也有一些是90後的創業者和創二代。
為助力同學之間深度交流對接,2025年我們在課堂之外增加了同學圓桌會,以同學自組織運營的方式開展,旨在加深同學之間的深度連結、資源合作,同時在課堂之外進一步延展學習企業經營、產業發展等知識。
2024年底,吳老師在季度講堂的學員群裡曬出了親筆題款的新年年曆,這是季度講堂送給每一位同學的新年禮物。
這樣的“寵粉驚喜”,總是不經意間出現在季度講堂的同學群中,給大家帶去一絲暖意。
除此之外,吳老師也會時常在同學群裡跟大家說一些“私房話”。
崔洪波老師對此有過一番精彩點評,“年終秀做寬度,博大未來;季度講堂做深度,精深內功。年終秀講公開的話,點到即止;季度講堂講私房話,句句通透”。
猶記得最後一場年終秀的尾聲,吳老師邀請了季度講堂的同學上臺一起唱響由他作詞的歌曲《花開在眼前》,令諸多同學感動。
這首《花開在眼前》,是年終秀的告別曲,也是季度講堂上的伴奏曲。讓季度講堂的同學們上去唱這首歌,應當是吳老師的有心之舉。
它代表著一段旅程的結束,也指向了一個新的開始。2025年,讓我們在季度講堂與吳老師再次相遇。
《吳曉波季度講堂》春季課即將在山西祁縣開課,歡迎更多喜歡商學思辨、喜歡商業歷史、喜歡不停探索企業戰略、商業模式的企業家加入我們。
 /// END ///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