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完這件事,幾千個爸媽上門找我要孩子

大家好,我是陳拙。
我最近發現一件怪事。
挺多朋友來我評論區,搶著當爹當媽——
第二篇故事主人公的親媽粉留言有很多層
最近幾周,我們給大家帶來了新系列【有愛孤兒院】,作者紀良安在這記錄了她幫孤兒找家的三篇故事。
每個孩子都太讓人心疼了。
比如昨天故事裡的女孩曉雯,她7歲被母親遺棄在北京阜外醫院門前,只能靠撿垃圾生活,警察撿到她時,已經餓到昏迷在大街上。
可當有人議論她的父母太狠心,她卻總說,拋棄她的媽媽,是世上最好的人。
這場遺棄,是她主動向媽媽求來的。
類似的孩子,還有兩個,紀良安都記錄並刊發出來了。還是三週連更。
以至於最近評論區裡只剩兩種人,一種正忙著找紙擦眼淚;另一種已經當上了賽博爹媽,試圖陪伴孩子長大。
這些眼淚和行動絕不僅僅是為孩子們被遺棄的經歷感到揪心難過。
我大概能在評論區中窺見,真正觸動大家的是什麼。
有人在這些故事裡,重新學習了愛孩子的方式↓
也有人說,作為曾經被傷害過的孩子,看到孩子在愛中長大,彷彿自己也跟著治癒了一遍↓
我們甚至能看到,在不斷講述和記錄過程中,又逐漸衍生出更多對孩子們的實質性幫助。
紀良安說,她從未在一篇文章裡,記錄過如此詳盡的細節,更從未有機會,如此完整地講述拯救一個孩子的過程。
現在這些故事不只是故事,更是案例。
當她身邊其他公益人詢問拯救孩子的訣竅時,她就把這些故事發出去,故事中和孩子相處的小技巧、理解孩子的方式,都會被用於拯救更多孩子。
包括在昨天故事的評論區,也有朋友正試圖用自己的方式,給到幫助。
比如這種正在用實際行動幫忙曉雯尋找親生父母的朋友
當然了,我們也收到了一些私信,有人困惑:“為什麼紀良安如此善良?”
作為一個故事記錄者,我挺理解大家的顧慮。
對於很多人來說,釋放善意並不難,但前提是困境是真實的,而不是虛構的;真實的善意才是值得被珍視的,否則它就會辜負大家的感情。
所以我想趁此機會告訴大家兩件事。
第一,你們留下的所有評論,紀良安全部看過。
尤其涉及到試圖幫曉雯尋找父母的實質資訊,她都進行了重點關注。
評論區中關於醫院的留言,就是她看到後提醒我回復的。
第二,我們想請大家放心,【有愛孤兒院】系列對我、紀良安和孩子們都很重要,所以我們會一如往常那樣確認事件發生的真實原委,以規避可能會對孩子們造成的傷害。
我們首先跟大家承諾,我們刊發稿件前,會詢問孩子的意見,徵得他們的同意;
記錄故事後,我們也將視孩子的意願,將故事轉發給他們看;

紀良安刊發前和曉雯進行了溝通

為了讓大家能更沉浸地閱讀故事,我和紀良安也會盡可能給大家提供更多真實照片,還原故事發生時的情景↓

左下角就是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青和

當然了,如果涉及到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資訊,我們也會做隱去處理,文字資訊直接刪除相關情節、圖片資訊打碼、或直接使用插畫替代↓

插畫師參照真實照片繪製人物形象的過程中,會進行簡單處理,儘可能保護孩子的臉

最後,紀良安在寫完這三篇故事後,給大家錄了一段話,點選音訊就能收聽。
【有愛孤兒院】系列已經有三篇故事和大家見面,但這並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國慶後,【有愛孤兒院】的第四篇故事即將和大家見面。
請大家耐心等待,到時我們不見不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