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春節檔裡,我們眼睜睜見證著一個新的中國影史票房冠軍誕生。
說實話,我對《哪吒2》的評價不是特別高,這部電影有很多故事上的短板。
那為什麼《哪吒2》又會有那麼高的票房呢?因為它的長板實在太長,長到甚至可以遮蔽掉短板。
當情緒已經被調動起來,誰還有功夫冷靜思考呢?
而且哪吒最大的殺手鐧,就是它的主題很容易和現代人產生共鳴。
如今的影視作品都知道往古代故事裡注入現代觀念,但是做的這麼接地氣的,哪吒是獨一份。
被搞笑遮蔽的殘酷
YIQIYINGCHUANG
咱們先從短板說起。
說實話,如果沒有申公豹一家的故事,《哪吒2》幾乎就是第一部的重複。
儘管兩部電影相隔5年時間,但在劇情上是前後銜接的,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人物沒有變化。
我們常說,電影裡的人物要有弧光,也就是在經歷事情之後發生蛻變。但在《哪吒》的故事裡,這個蛻變在第一部裡已經完成了。

到了第二部,哪吒還是那個性情暴躁的哪吒,敖丙還是那個聰明善良的敖丙,他們就按照自己的既定人設往前走。
哪吒的親子之情第一部已經感動過了,哪吒的無敵變身第一部已經領教過了,哪吒與敖丙的誤會也總是及時解除。
還有哪吒的“叛逆發言”,有一句兩句就夠了,像是第一部,就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太多了反倒讓人感到尷尬。
結果就是,在哪吒和敖丙的故事線上,我既沒能熱血燃燒,也感動不起來,平靜的一塌糊塗。

當你平靜下來的時候,一些被遮蔽的東西就浮現出來。比如被遮蔽的殘酷。
為了激怒哪吒,整個陳塘關的百姓被獻祭了。為了煉丹,無數妖怪被投進了天元鼎。然而到最後,他們其實沒有得到一個交代。
這裡面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土撥鼠一族被哪吒的一場“考試”一鍋端。

這段情節設計的非常搞笑,可是想想土撥鼠一族的結局,這真的是在拿生命開玩笑啊。這就會帶給人一種輕視生命的感覺,越搞笑,越殘酷。
還有申公豹的老家,他父親申正道因為有利用價值活了下來,可跟他父親學藝的那些小妖呢?

相比於如背景板一樣陳塘關百姓,小妖們更像是英雄成長的“耗材”,而且是以搞笑的方式被消耗掉了。
這讓我想起呼蘭的那個段子:劉備率軍20餘萬攻打襄陽。如果你身處其中大機率會是誰?劉備?關羽?普通士兵?彆著急,往下看——劉備率軍20餘萬攻打襄陽,10萬百姓流離失所。
而始作俑者無量仙翁得到了什麼教訓?捱了哪吒一頓胖揍,外加被徒弟毆打十年。這個彩蛋設計的很搞笑,但卻讓懲罰變得輕飄飄。

有人會說,故事還沒結束,也許下一部就到了算總賬的時候。
我希望如此,就像《美國隊長3》裡的情節:“復聯”和奧創對決,毀掉了一個地區。有一個家破人亡的倖存者,佈局讓美隊和鋼鐵俠決裂。這是來自普通人的復仇。
即使是娛樂片,也需要這樣一個交代。我希望在未來的故事裡,哪吒在拯救母親的同時,也能拯救所有人。那才是成長。
小鎮做題家
YIQIYINGCHUANG
可你要說《哪吒2》只講英雄故事,缺少對底層普通人的人文關懷,它卻又塑造了一個打動所有觀眾的“底層人”形象。
我沒被哪吒和敖丙感動到,卻被申公豹給感動到了。
申公豹當然不是一個好東西,在《哪吒1》裡,他對毀滅整個陳塘關毫不手軟。因為他要逆天改命,而陳塘關的百姓便是“耗材”。
但在《哪吒2》裡,故事交代了他的痛苦與良知,助紂為虐是痛苦,為陳塘關百姓買藥是良知,最終,當無量仙翁打算毀滅陳塘關時,他站了出來,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
當他隻身一人面對海鮮大軍的時候,那背影讓我想起《權力的遊戲》裡面對千軍萬馬拔出寶劍的雪諾。


相信此時的申公豹,一定不僅僅是為了給家人報仇,心中一定還藏有一絲守護陳塘關的念頭。
最讓觀眾感到共鳴的,是申公豹的成長經歷,他被塑造成一個想要實現階層躍遷的小鎮做題家。
對申公豹過往的交代,電影用兩個現代進行時的故事間接完成,還為觀眾留下了想象空間。
當敖丙塑造肉身失敗之後,想要讓九轉金蓮重開,就必須要用到一樣寶物——玉液瓊漿。而這玩意只有崑崙山玉虛宮才有。
救子心切的東海龍王決定去搶,但這太過冒險的方法讓申公豹給否決了。身為小鎮做題家的他知道一條捷徑——考試。

只需要讓哪吒去玉虛宮參加成仙考試,通過了就可以挑選一樣寶物作為獎勵。為什麼申公豹知道?恐怕是因為這就是他的成仙之路。
那麼為什麼太乙真人不知道?我懷疑他大機率是保送的。這也是申公豹討厭太乙真人的地方,我努力想得到的東西你唾手可得。

在電影裡,申公豹只要有空就刻苦修煉,而太乙真人的身材已經暴露他的生活習慣。但這改變不了兩人的命運。
當申公豹欺騙申小豹自己正在努力爭取十二金仙的時候,太乙真人已經被無量仙翁按在了蓮花寶座上。

除了考試,電影裡還透露了申公豹的一個過往——他是玉虛宮捕妖隊的前任隊長。
一句話就把申公豹曾經幹了什麼交代得清清楚楚。如今的捕妖隊隊長鹿童幹了什麼,當年申公豹就幹了什麼,抓捕妖獸煉丹,幫無量仙尊剷除異己。
他以為這樣就能得到無量仙尊的賞識,他以為這樣就可以保住自己一家人,但是現實只會啪啪打臉。

如果申公豹像鹿童、鶴童那樣無情,他就不痛苦了。他痛苦的地方就在於還有良知。
想靠努力實現階層躍遷卻發現通道早已關閉,想放下底線去搏一把卻過不去良心這一關。這種糾結與痛苦與我們太像,我們又怎麼會不與他共鳴?
於是申公豹就成了廣大小鎮做題家的代言人,成了“春節檔最成功電影裡的最成功角色”。
票房密碼
YIQIYINGCHUANG
哪吒故事的致勝法寶,就是把現代人的現實困境融入到故事當中。
第二部講的是小鎮做題家的苦悶,而第一部講的是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比如說哪吒,作為魔童降世,天生戾氣,再加上被周遭的環境所排斥,逐漸封閉了內心。而父母又太忙,缺少陪伴和交流,結果就造成了孩子的叛逆。

敖丙的人設更顛覆,他被塑造成問題家庭出身的好孩子。他希望自己的優秀能夠帶給家庭積極正面的影響。
能設計出這樣的人物,你要說導演餃子沒看過兒童心理學,我是不信的。

這樣的人設,讓哪吒和敖丙一下子和觀眾親近起來,成了我們熟悉的“熊孩子”和“別人家的小孩”。
實際上和過去哪吒的“弒父”主題相比,如今“問題兒童”的主題要變得輕很多,弱很多,但同時也變得近很多,暖很多。
或許,影評人和資深影迷們更喜歡“弒父”和“割肉還母”這樣的主題,更具有文學價值,更能探索人性中最幽暗的所在。

但是對於普通觀眾來說,相比於那些深刻命題,他們更願意看到身邊的現實被寫進故事。導演餃子精準地抓住了觀眾的需求,而觀眾也用電影票成就了哪吒系列的票房奇蹟。
如果你腦子裡先入為主有了經典哪吒形象,那麼如今的哪吒故事顯得有些無力。但如果你把它看做是關於親子關係、關於小鎮做題家奮鬥的故事,那麼這個故事就會引發你深深的共鳴。

有趣的是,作為80後這代人,我們在人生不同階段,邂逅了不同的哪吒故事。在孩童時代,我們看到了造反的小哪吒,那個故事激盪了我們的少年情懷。
如今人到中年,我們看到了家有熊孩子的李靖夫婦,看到了欲求階層躍遷而不可得的申公豹,這個故事呼應了我們的中年心事。
所以這個系列動畫片可能失去了成為經典的力量,但被按摩了心靈的觀眾,會為它貢獻可觀的票房。


作者 | 牛角
永遠的新文化報評論員

更 多 課 程 介 紹 | 專 業 幹 貨 分 享
關 注【 益 起 映 創 學 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