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平衡之術:風險和不確定性中創造卓越價值

引言
創新創業雖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但一路“孤獨”,常常面臨著兩個無法迴避的痛點:風險與不確定性。背後都是對已知和未知的挑戰。無論是資金的籌集、市場的開拓,還是技術的突破,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而不確定性,更是不可預測的黑天鵝事件,源於政策變動、市場變化,甚至是消費者行為改變。
創新創業從未是“無風險”和“確定”的,回報的真正源泉正是這些風險與不確定性。真正的挑戰不在於消除和管理,而在於如何在風險和不確定性中找到平衡,並透過這一平衡實現真正的回報。
一、新解風險和不確定性 / RISK & UNCERTANTIES
01
風險和不確定性一樣嗎?
創新創業中常見的兩大難題——風險與不確定性,需要明確區分。風險是可以量化和計劃的,它來源於已知的環境和因素,如市場需求波動、技術研發進度、資金狀況等。企業能夠透過資料分析、市場調研和策略調整來降低風險的發生機率,增強決策的準確性。
然而,不確定性則不同。它無法預測和控制,來源於未來的未知因素,如經濟政策的突變、全球市場的動盪,甚至是社會事件的爆發,但正因為此,不確定性是創新的動力源泉。真正的商業成功往往伴隨著不確定性,它推動了企業不斷挑戰現狀、創新突破,進而獲得競爭優勢。
02
為何要承擔風險與不確定性
那麼,為什麼企業高管和創業者願意承擔這些風險與不確定性?背後的動機正是回報。但在此,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回報並非單純的“利潤”——它應當是以價值為核心的。
– 對個人來說,回報是一種自我實現和個人價值的體現;
– 對企業而言,回報是技術的進步、品牌的增值、市場的擴充套件;
– 對社會,回報是對經濟、文化、環境的積極推動。
因此,回報的核心是創造價值,而非短期的利潤。這種價值,可能是對社會的貢獻,可能是對行業的顛覆,也可能是對客戶的深度賦能。它是企業在複雜市場中生存、發展和創新的動力。
03
“0風險、100%確定、高回報”
市場中並沒有“0風險,100%確定,高回報”的情況。高回報的背後必然有高風險/不確定性。例如,蘋果從PC到智慧手機的轉型,特斯拉從電動車到可再生能源的佈局,背後都是巨大的技術創新與市場開闢,這些成功的背後是無數高風險的決策與未知的挑戰。
因此,真正的成功不是迴避,而是敢於擁抱和平衡。“風險是回報的源泉”,“不確定性才會造就偉大的企業”
04
不要管理風險/不確定性,而是平衡
現代企業往往致力於“管理”風險和不確定性,試圖透過各種手段降到最低。然而,風險和不確定性並非可以“完全管理”的物件,它們是市場競爭的基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往往源自這些複雜的外部環境。因此,企業真正的目標應當是如何在這些因素之間實現平衡,而非消除它們。
風險和不確定性與回報之間存在正相關——風險越大,潛在回報也越大。而不確定性則推動了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能夠篩選出真正優秀的企業。企業在面對市場動盪時,應該學會擁抱這些不確定性,在其中發現創新的機會,並透過戰略調整最大化回報。
05
風險/回報模型
我們可以借鑑跳水評分機制,推匯出一種風險/回報模型。在跳水中,運動員的動作不僅要高難度,同時還要完美執行;而在企業決策中,風險的“難度係數”執行的完成度共同決定了最終的回報。我們可以透過評估風險的大小(難度係數)和企業執行力(完成度),來預測回報的潛力。
總回報=(Probability(機率) * Return (正/負回報)+ Probability(機率) * Return (正/負回報)+ Probability(機率) * Return (正/負回報))^ N (風險係數)
這一模型中,槓桿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資源配置:如何將有限的資源配置到最具潛力的領域,以應對高風險。
團隊執行力:企業的決策執行是否精準、快速,決定了如何將風險轉化為實際的回報。
市場應變能力:企業如何應對市場變化,調整戰略,以更好地抓住機會。
二、如何平衡並提升價值 / Balance & Value
思維模式:企業與資本融合
企業的核心思維應該是以價值為導向,而非簡單的利潤驅動。透過創新、社會貢獻和可持續發展,企業不僅能夠提升品牌價值,還能在市場中贏得長期競爭力。因此,在風險管理中,企業應當平衡短期利潤與長期價值之間的關係,在價值創造中持續推動利潤增長。
決策模式:最佳化回報機率組合
決策模型的關鍵在於透過科學的風險評估,減少負回報的機率,並透過多元化的選擇和靈活的調整,提升正回報的機會。這需要企業在決策時,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直覺,並積極擁抱變化,藉助並不完美的資料、趨勢分析等工具,藝術地評估每個決策的潛在影響。
商業模式:提升投入產出比
企業的商業模式應當注重提升投入產出比。這不僅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還要透過創新的產品和服務,創造更高的附加值,從而在高風險的市場環境中穩步前行。
融資模式:平衡風險係數,動態調整
融資模式的核心在於平衡風險係數,並根據市場回報做動態調整。企業應選擇適合的資本結構,既能保證足夠的資金支援,又不至於因資本過度膨脹而失去自主性。隨著市場回報的變化,企業還應靈活調整融資策略,以便最大化資源的使用效益。
三、結論 / Conclusion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商業世界中,真正的成功來源於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平衡之術。企業不應迴避,而應學會擁抱它們,在其中發現創新的機遇;不應去管理,而是要在其中找到前行的動力。最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在風險與不確定性中創造出獨特的價值。
(本文同步釋出於2025年1月20日《世界經理人》專欄,作者李徽徽先生。)
作者簡介:
李徽徽 先生 Mr Huihui Li
客座副教授
多家500強和上市企業獨立董事
多傢俬募創投基金專家合夥人
英國劍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掃碼點選“閱讀原文”獲取課程資料
如果感覺內容不錯歡迎在文章下方“一鍵三連” 也可以點選左下角⬇頭像關注並且🌟星標這樣新文章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列表裡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