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型科技企業擴寬融資“綠色通道”

2025.07.22

本文字數:1536,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 一財評論員
據中國證監會官網資訊,宇樹科技近日已開啟上市輔導,最快將於今年10月提交IPO申請檔案。這展現出國家政策和資本市場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的鼓勵和歡迎態度。
早在去年4月,證監會就釋出了《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下稱“十六項措施”),從上市融資、併購重組、債券發行、私募投資等全方位提出支援性舉措。
其中強調:依法依規支援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科創屬性突出的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加強與有關部門政策協同,精準識別科技型企業,健全“綠色通道”機制,優先支援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
宇樹科技正走在這一“綠色通道”上。最近,宇樹科技入選《時代週刊》“全球100大最具影響力企業”,並被歸入顛覆者組別;其創始人王興興出席國家層面重要會議並強調技術全球領先地位,更凸顯企業獲得的高度重視。
樹立標杆企業,是國家政策重點支援方向的集中體現,也映射出資本市場對硬科技企業的價值認同。近年來,關於支援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的諸多政策陸續推出,為相關企業創造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強大的資本市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爭奪科技制高點的戰略基石。科技創新天然具有高風險、長週期、重投入特性,傳統融資渠道滿足其要求,而資本市場透過風險投資與二級市場接力支援,可以為AI大模型訓練、新藥研發等耗資巨大的專案提供持續的資金保障。
更重要的是,資本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核心樞紐,透過價格訊號引導資本流向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關鍵戰略領域,並架起連線實驗室與產業落地的橋樑。
在一系列制度設計中,科創板是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關鍵一環。7月22日恰逢科創板開市滿六週年。六年來,科創板透過設立科創板成長層、重啟第五套上市標準等政策,為硬科技企業,特別是未盈利企業和紅籌架構企業提供上市通道,助力加快技術研發和創新產品商業化。資料顯示,六年來,科創板共支援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589家企業上市,總市值超7萬億元;IPO募集資金9257億元,再融資募集資金1867億元,合計超1.1萬億元。
展望未來,隨著資本市場支援科技創新力度持續加大,科創板“1+6”新一輪改革舉措的落地實施,將進一步最佳化科技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促進技術協同創新,加速產業整合程序,為相關企業提供更有效的指引和制度保障。
同時也要看到,資本市場支援不是無條件的。一方面,要對相關企業進行細緻甄別,防止魚龍混雜。對此,“十六項措施”明確,建立“綠色通道”的前提是精準識別科技型企業。
另一方面要關注企業是否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即使是宇樹科技這樣的“領軍企業”,也面臨進一步增強市場化應用的過程。在近日的“新徵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王興興表示:“希望透過我們的努力,真正地把機器人推廣到各種應用場景中,無論是工業、服務業還是消費領域。”
對宇樹科技進入上市輔導期,有評論指出,當前人形機器人行業正處於概念驗證期到商業化早期的過渡階段,在後一階段,行業開始嘗試商業化,誰是龍、誰是蟲,開始顯現。
按照相關規定,科技型企業必須是從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政策,智慧財產權明晰,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和技術創新性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業務的企業。這是起碼的要求,對於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企業,尤其如此。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構建與科技創新需求相匹配的資本供給體系。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市場應用場景廣闊、更加具有商業化優勢的企業應該獲得資本市場的持續支援,進而為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供系統性支撐,也為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釋放更強大的動能。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

三小時搬800箱,一臺機器人或可替代約1.4~2名工人!實探智元機器人落地工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