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層級座談會,誰晉級,誰缺席了

文|凱風
關鍵時刻的關鍵會議,非同尋常。
日前召開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從時點上看,與6年多前相似,大國博弈如火如荼,關稅大棒如影隨形,科技競爭日益白熱化,經濟增長亟待尋求新動力,民營企業的重要性凸顯。
這場重要會議,最令人關注的當屬馬雲、馬化騰“雙馬”再次同臺亮相,釋放出的訊號不言而喻;
而今年最火的DeepSeek梁文峰、宇樹科技王興興兩大“新人”同時登場,同樣備受關注。
誰沒來誰尷尬,個別龍頭企業或城市的缺位,同樣充滿想象空間。
最高層級的座談會,哪些企業、哪些城市在列,釋放了什麼訊號?
01
為何是這些企業?
其一,參會的幾乎都是科技企業,體現了國家對於科技創新的重視。
據官方報道,華為任正非、阿里巴巴馬雲、騰訊馬化騰、DeepSeek梁文鋒、小米雷軍、比亞迪王傳福、宇樹科技王興興、新希望劉永好、韋爾股份虞仁榮、寧德時代曾毓群、美團王興等多名企業家參會。

從行業來看,與會企業涵蓋資訊通訊技術、網際網路、智慧手機、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半導體、網路安全、航空航天等諸多科技領域
這些產業,既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戰場,也是大國博弈的關鍵領域,民企在其中的作用不容低估。
DeepSeek的橫空出世,無疑最具代表性,其母公司以金融量化交易為主,卻孵化了全球最頂尖的AI大模型之一。
這足以說明,創新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來自於民間、來自於企業家,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有著充足的現實背景。
其二,從參會人員來看,不以資歷論英雄,老中青三代全部在列。
與會的,既有以任正非為代表的老一代企業家,也有以馬化騰、馬雲、王興為代表的中生代企業家,更有以梁文峰、王興興為代表的新生代企業家等。
梁文峰是80後,而王興興則是90後,兩位都是今年春節最具曝光率的存在。
這也表明,科技創新從不唯年齡,不唯資歷,更不唯級別,尤其是在前沿科技領域,年輕人是更具創造力、顛覆力的存在。
據《麻省理工評論》統計,全球70%以上重大科技創新是35歲以下年輕人完成。
02
為何是這些城市?
與企業的在場與否同樣受到關注的是,哪些城市躋身其中,哪些城市又付之闕如?
從目前報道透露的資訊來看,廣東、浙江、北京、江蘇、上海、福建、四川、湖北、山東、安徽、河南、江西等地均有企業與會。
從城市來看,深圳、北京、杭州各有4家企業與會,而上海、廣州、成都、蘇州、武漢、溫州、寧德、煙臺、合肥、西安、南昌等地都有1家或2家企業。
這些城市多是民營經濟發達之地,也是先進製造和高新技術企業匯聚之處。
深圳、杭州名列前茅,最不令人意外。
一個是“國家創新型城市”,坐擁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等“科技四龍頭”,通訊製造、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智慧裝備等產業位居全國前列。
一個是“全國數字經濟創新中心”,今年更憑藉“科技六小龍”脫穎而出,20多年前踩中網際網路電商的創新鼓點,如今再次把握住人工智慧的時代機遇。(參閱《國家批覆!誰升格,誰降級了》)
北京,則打破許多人對於北京只有央企總部的刻板印象。
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集聚了全國最多的985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實驗室和高層次人才,自然不會只有央企國企總部一個支撐。
事實上,北京既是我國網際網路產業第一城,也是人工智慧第一城,同樣還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最猛的地方之一。
與之對比,上海在科技創新領域首屈一指,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三大產業為全國之最,但民營經濟佔比不算高。
同理,重慶、武漢、南京、西安、濟南、鄭州等城市“民企”濃度不高,尤其缺少大型民營龍頭科技企業。
而以泉州為代表的沿海城市,民營經濟不弱,但多以中小企業為主,在人工智慧、積體電路、智慧製造等新興領域,仍待發力。
當然,一場座談會,顯然不會涵蓋所有民營龍頭企業,但部分城市的缺位,確實值得關注。
03
民營經濟,誰是龍頭?
與會企業分佈,與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分佈基本一致。
根據2024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入圍民企數量最多的5大省份是浙江、江蘇、廣東、河北、山東。
浙江是唯一超過100家的省份,總量遙遙領先;
而廣東則是大型民企最多的省份,也是民企研發實力最突出的省份。
從城市來看,入圍500強民企數量最多的10強城市:
杭州、深圳、蘇州、無錫、北京、上海、寧波、東營、邯鄲、紹興。
與之對比,廣州、重慶、成都、武漢、南京、濟南、長沙、鄭州、福州、合肥等均不足10家。
一方面,民營經濟最為發達之地,一般以製造大市為主,省會不佔優勢。
民企500強最多的十大城市中,只有杭州一家省會城市,另有2大直轄市、2個計劃單列市以及5個普通地級市,
其中更有東營、邯鄲、紹興3個三四線城市,大型民企數量甚至力壓眾多省會。
這也反映出省會與製造大市不同的發展路徑。
省會,往往聚全省資源為一體,匯聚了眾多地方國企總部,國有經濟在其中佔了較大比重。
與之對比,地級市面臨省會的虹吸,只能靠市場競爭脫穎而出,民營經濟、民營企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頭戲。
另一方面,同樣位居前列,但產業結構截然不同,未來發展空間同樣截然不同。
杭州以數字經濟為主,深圳以通訊技術、網際網路為主,北京幾乎都是網際網路企業,上海散佈於鋼鐵、化工、網際網路、金融等多個行業。
蘇州不乏鋼鐵、化工企業,寧波、紹興幾乎都是製造企業,而東營幾乎都是重化工企業,邯鄲更是以鋼鐵企業為主。
要知道,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人工智慧、智慧製造、網際網路、生物醫藥將成為絕對的主場,而重化工產業面臨“雙碳”等眾多約束。
無論如何,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預期比口號更重要。
呵護民營經濟,呵護科技創新,就是呵護未來。大國博弈如何,城市競爭也是如此。
相關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