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十年來首次!海關暫停跨境信用證車輛清關,數百車輛滯留港口!

想加盟“Bing Chun”?

電話或微信聯絡吧!
自5月26日起,斯里蘭卡海關突然暫停透過跨境信用證(LC)進口的車輛清關,導致數百輛汽車滯留港口,另有數百輛正在運輸途中。
這一決定打破了行業十多年來的慣例,使進口商面臨日益增長的滯港費和巨大的財務不確定性。  

海關突然援引2013年公報

據斯里蘭卡車輛進口商協會(VIASL)透露,目前有200-300輛汽車被困在港口,另有300輛正在運輸途中。此次清關受阻源於海關決定執行2013年釋出的一項公報條款。  
VIASL主席Prasad Manage表示:“自5月26日起,斯里蘭卡海關開始阻止車輛清關。過去12年一直採用跨境信用證模式,我們不清楚為何海關現在突然援引2013年的公報採取行動。”  

爭議:英文版與僧伽羅語版公報表述不一

海關此次行動的依據是第1804/17號特別公報。然而,該公報的英文版本要求進口檔案必須由“出口國的對應銀行”蓋章,而僧伽羅語版本僅要求“出口代理銀行”蓋章,並未限定銀行的地理位置。  
6月6日,進口商在致經濟發展部副部長的信中強調,斯里蘭卡法律通常以僧伽羅語文字為準,因此海關依據英文版本的做法存在爭議。  

跨境信用證模式已成行業慣例

跨境信用證模式(即供應商銀行位於新加坡、迪拜等金融中心,而車輛從日本、英國等地發貨)已通行10至15年,不僅是平行進口商,許多品牌授權代理商也採用這一模式,例如:  

– 豐田蘭卡(Toyota Lanka):透過新加坡或日本的信用證進口泰國製造的車輛;  

– DIMO:透過新加坡信用證進口來自印度、德國或美國的車輛;  

– 路虎(Land Rover):透過新加坡信用證進口斯洛伐克或英國製造的車輛。  
進口商指出,如果政策調整,應全行業統一適用,而非突然改變規則。  

新公報待簽署,進口商呼籲放行車輛

目前,斯里蘭卡財政部正在起草新公報以解決當前僵局。Manage表示:“我們已向所有相關部長、副部長和官員提交信函,目前正等待財政部的回應。”  
進口商還駁斥了“僅5-6輛受影響車輛”的說法。據三家航運代理的統計,自2025年2月1日進口禁令解除後,已有超過350輛汽車透過跨境信用證進口。  

滯港費持續攀升,進口商提議事後審計

由於滯港費每日增加,進口商建議海關先放行車輛,再進行事後審計核查,以減少損失。截至目前,商業銀行尚未收到停止開立此類信用證的通知,仍按長期慣例操作。  

斯里蘭卡海關尚未回應

當地媒體"Mirror Business"多次嘗試聯絡斯里蘭卡海關媒體負責人Sivali Arukgoda置評,但未獲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