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最愛的車,跌爆了……

轉載自 | 觀點
作者 | 老六

一個時代的結束。
“微商最愛”
2012年5月,郭美美和她的瑪莎拉蒂著實火了一把。
那時候,郭美美的瑪莎拉蒂被一輛奧迪車撞壞,她向對方索賠修理費、車輛貶值損失等69萬餘元。
在此之前,郭美美以“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身份瘋狂炫富,她在網上自稱“住大別墅,開瑪莎拉蒂”。
炫富僅僅三年之後,郭美美就因涉嫌參與網路賭球被北京警方抓獲,後被判刑5年,“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也被證實是虛假身份。
郭美美逐漸被大眾遺忘,但她開的瑪莎拉蒂,卻被一眾貴婦盯上,還成為一個群體的身份象徵。
往回倒個七八年,很多人都在朋友圈見過這樣的話語:
祝賀××創始人喜提愛車瑪莎拉蒂一輛。X女士加入微商三個月,透過自己的努力喜提愛車瑪莎拉蒂。她熱情大方,青春洋溢,買瑪莎拉蒂就是為了讓團隊的家人們都能體驗坐豪車的感覺。
沒錯,最痴迷瑪莎拉蒂的不是郭美美,而是微商。
有年輕95後提車的:
有組隊來提車的:
有打工三年騎電動車,做微商10個月提車的:
有加入微商3個月就提車的:
還有從包子鋪員工變身氣質女王的:
你以為她們都做著什麼大生意,但翻開她們的朋友圈,賣的東西卻非常接地氣,基本上都是護膚品、內衣、榨汁機……
正當你好奇她們如何在短短時間內攢下萬貫家財的時候,有人曬出了一張照片,原來200塊就可以“提車一次”。
有人還專門總結了微商偏愛瑪莎拉蒂的原因:
其一,價格高。瑪莎拉蒂屬於超豪華汽車品牌,入門版車型售價70-80萬元,品牌價值高於BBA,低於勞斯萊斯,奢華又不至於太高調。
其二,女性化。瑪莎拉蒂外觀漂亮時尚,而且中文名字聽起來就比較貴婦。
其三,不容易穿幫。如果微商說“喜提一套房子”,不僅容易露餡,而且房產證造假涉嫌犯罪。提車就有很多借口了,可以說車被人借走了,去保養維修了,就算是真要用,租一輛也不用太多錢。
總之,不管是真微商還是假貴婦的熱捧,瑪莎拉蒂一度迎來了高光時刻。
2017年,瑪莎拉蒂全球總銷量4.87萬輛,光中國區就賣了14498輛,佔比近三成。
而且,當時中國共有約3萬名瑪莎拉蒂車主,其中女性佔比高達40%,遠高於其他海外市場的5%。
這其中,微商功不可沒。
跌落神壇
但微商的“能量”並沒有持續太久。
2017年成了瑪莎拉蒂的巔峰:
‍‍‍‍2018年,瑪莎拉蒂在華銷量僅10696輛,同比下滑約30%;
2019年,瑪莎拉蒂在華銷售6240輛,同比下滑42%;
2020年,銷售4787輛,同比下滑23%。
到了2021年,瑪莎拉蒂曾迎來短暫反轉,當年在華銷售7143輛,同比增長49%。但2022年下跌繼續,銷售4855輛,同比下滑32%;2023年,瑪莎拉蒂在華銷售4264輛,同比下滑12%。
根據乘聯會資料,2024年1至9月,瑪莎拉蒂在中國市場的進口銷量分別為214輛、89輛、129輛、140輛、109輛、96輛、32輛、31輛和38輛,總計878輛,同比下滑79%!
▲圖源:易車
遙想2017年,憑藉近30%的銷量佔比,中國市場成為瑪莎拉蒂全球銷量最高的單一市場。但時至今日,瑪莎拉蒂中國區銷量佔比僅為10%左右,銷量已經慘不忍睹。
跌落的不只有銷量,還有價格。瑪莎拉蒂Grecale格雷嘉,廠商指導價為65.08萬元—103.88萬元,但經銷商報價僅為50.08萬元起,優惠15萬元,相當於打了七七折。
一代“貴婦神車”,何以跌落神壇?從瑪莎拉蒂內部看,至少有三大原因。
一是定位問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執行長曾公開承認,瑪莎拉蒂的錯誤,在於其領導者將其視為“大眾市場品牌”。
在2013年以前,瑪莎拉蒂旗下入門版車型的售價就沒有低於200萬的。後來,其入門車型價格降到142萬,再到89萬,再到如今的65萬。一個奢侈品牌一旦降價,它就真的不是奢侈品了。那些有錢人買奢侈品,有時候看中的就是“一般人買不起”。想象一下,勞斯萊斯如果降到50萬以內,富二代還會買它嗎?
二是產品問題。瑪莎拉蒂產品少、換代慢。長期只有Ghibli、Levante和Quattroporte總裁3款在售車型,看看隔壁的保時捷,動不動“27款車系、9款在售”,產品更新甩瑪莎拉蒂一大截。
三是質量問題。從網路上車主的反饋看,吐槽集中在內飾平庸、做工粗糙、故障率高等方面。有人花83萬買車,開了幾百公里就發現12個故障;有人花130多萬買的瑪莎拉蒂,短時間內出現天窗損壞、突然熄火等問題;最誇張的是,有人斥資百萬買了輛瑪莎拉蒂,結果兩天後出現故障,經銷商的回覆是“車子不能曬太陽”……
2022年的時候,瑪莎拉蒂釋出了3次召回公告,最大的一次召回了755輛車,原因是:
電池螺絲沒有擰緊。
更大的問題,還在瑪莎拉蒂之外。
“冰火兩重天”
瑪莎拉蒂的失落,不止在中國市場。
瑪莎拉蒂母公司Stellantis集團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瑪莎拉蒂在全球的銷量同比下降了60%,年初以來的銷量也減少了58.3%。
財報顯示,2024上半年,Stellantis集團營收約850.17億歐元,同比下滑14%;淨利潤約56.47億歐元,同比下滑48%。
Stellantis集團承諾,將關停不賺錢的品牌,以應對利潤的急劇下降。外界猜測,瑪莎拉蒂可能是被賣品牌的首選。此前,“奇瑞要收購瑪莎拉蒂”的訊息就傳得到處都是。
從過往看,自1914年誕生以來,瑪莎拉蒂就被多次交易,先後被雪鐵龍、GEPI、菲亞特、法拉利收購,後來又回到菲亞特手中。如果頹勢無法逆轉,瑪莎拉蒂極有可能再次被賣。
視野再放大一點,失落的不只有瑪莎拉蒂。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資料,2024年前11個月,超豪華品牌銷量集體撲街。銷量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別是賓利、瑪莎拉蒂、法拉利,同比下降23%、71%、25%。
超豪華品牌不行了,豪華品牌更是跌落久矣。2024年前三季度,賓士在中國市場交付量為51.22萬輛,同比下降10.2%;寶馬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為52.4萬輛,同比下降13.1%;奧迪共交付47.72萬輛汽車,較去年同期下降8.5%。
超豪華在跌、BBA在跌,誰在漲?答案是國產新能源。
根據多家車企釋出的2024年銷量戰報,過去的一年:
比亞迪銷量427.21萬輛,同比增長41.26%;
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58.36萬輛,同比增長232.7%;
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42.69萬輛,同比增長182.8%。
尤其是比亞迪,一舉拿下三個冠軍:中國汽車市場車企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市場品牌銷量冠軍、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冠軍。
此外,從榜單看,各大新能源車企12月的銷量都很猛,理想、小鵬、蔚來、零跑、極氪、小米、深藍、嵐圖月銷量都創出了歷史新高。
中國新能源也在走向海外。乘聯會發布的資料顯示,2024年1-10月,中國汽車出口總量達到528萬臺,同比增長25%;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量為172萬臺,同比增長15%。
外資品牌寒氣不斷,中國品牌熱火朝天,這是一種別樣的“冰火兩重天”。
尾聲
中國的汽車工業一度“拿不出手”。
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領導人乘坐的轎車都是進口的:朱德的座駕是捷克“斯柯達”,陳毅的座駕是賓士600,偉人的專車是斯大林送的吉斯115。
在民用領域,很多進口車需要加價上百萬才能買到,甚至加價也買不到。
根據Gangtise投研資料,哪怕到2022年,中國的豪華車(40萬元以上車型)市場仍被外國車企壟斷,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僅為個位數。
但時至今日,中國車企在豪華車市場的份額已提升至20%以上,而且比例還在不斷提高。
究其原因,無論是價格、效能、配置還是智慧化,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都已經超越不少外資品牌了。同樣是50萬的車,你去看看中國的新能源,再看看BBA,就啥都明白了。
想當年,我們引進跨國汽車巨頭,寄託於“以市場換技術”。但幾十年過去了,市場是拱手相讓了,技術和品牌卻依然拉胯。
如今,中國的汽車工業終於集體醒悟:自己的尊嚴只能自己尋找!
瑪莎拉蒂和一眾外資豪華品牌的遭遇再次告訴我們:
在時代的變革面前,時間不一定有那麼多的朋友。
商務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