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毛黨又惹眾怒。
來源:派代
作者:北窗 編輯:天宇
無數人期盼的“五一”,成了商家們的“噩夢”。
社交平臺上,一張女性穿著未剪吊牌連衣裙的照片“火”了。網友吐糟遇到穿著不剪吊牌衣服的遊客,商家吐槽長假還沒結束就收到了帶著汗漬、口紅印或是粉底液的退貨衣服,“五一白嫖黨”的討論迅速引發了無數人的共鳴和聲討。
拉長時間線,類似的事件已經發生過無數次。

女子網購18件女裝穿著拍攝後又退回,當紅樂隊“五條人”穿著服裝演出後退貨,教師購買演出服在演出接觸後申請退款……眾多“白嫖”事件點燃過多次輿論,也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對無數服裝商家而言,這樣的“隱形虧損”早已是日常。
不剪吊牌、穿了就退的消費者,正在和越來越高的運營成本、捉摸不透的流量趨勢一起,將無數商家逼向閉店的懸崖。每退回一件帶著汙漬和汗味的“新衣“,商家就要吞下隱形的利潤損失,付出更高的運營成本,甚至可能面臨潛在的信任危機。當規則漏洞成為無數羊毛黨的通行證,商家也紛紛開始反擊。
01
退貨率飆到300%,商家被薅“禿”
“真的有人不剪吊牌就穿衣服嗎,這是什麼新時尚?”小紅書上,一篇“五一”假期期間釋出的筆記,獲得了1.5萬條評論回覆,也在商家群中瘋狂傳播。
照片中,女生穿著一條綠色的格子連衣裙,背後一張明晃晃的吊牌頗為引人注意,也讓站在女生身後的遊客不解。評論區中,有網友直言不剪吊牌就是為了鑽電商平臺“七天無理由退換貨”的漏洞,也有商家吐槽自己此前頻頻收到有明顯穿著痕跡的退貨服裝,向平臺申訴卻被駁回。

照片背後的當事賣家向派代表示,近期已經有不少網友透過這條帖子找到了他們,他們也感到非常氣憤,“衣服穿過我們都會拒收,如果因為吊牌拒收不成功,會剪掉銷燬”。
這句回覆,揭露了不少服裝賣家的生存困境。
一方面,電商平臺為了維護消費者權益,推出“七天無理由退換”,還有的會要求商家提供運費險,此舉之下,無效訂單大量增加,也給了一些人鑽規則漏洞的機會;另一方面,在退換貨時,平臺也更偏向於買家,雖然規定商品已汙損或影響二次銷售,商家有權拒絕退貨,消費者需自行承擔損失。但在商品吊牌還在的情況下,平臺和小二有時還是會判定可以退換貨,對商家而言並不算公平。
這家店的遭遇並非個例。
五一期間,還有一位店主爆料遼寧瀋陽某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演出服,在穿著演出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組團以“質量問題”為理由申請退貨退款,此舉直接觸發平臺機制,導致店鋪被封3個月,造成10多萬元損失。店主在維權時還遭遇了不友好的言論,雖然學校最後原價購買了這批演出服,但對店鋪造成的損失已經無法挽回。

時間往前推,2019年五一假期,就有消費者購買了18件女裝,在穿著拍攝了旅遊照片後以“不喜歡”為由退貨;2025年年初,服裝品牌JUNYANG在朋友圈吐槽知名樂隊“五條人”跨年演出後將購買的服飾退回,而這些服飾直接明晃晃出現在衛視節目中,“五條人”的造型師隨後公開發表宣告道歉,並承諾賠償……
一位賣家提供給派代的電商後臺資料更是顯示,今年五一期間服飾退貨率直接暴漲,每天的退貨率都超過100%,5月3日這天的退貨率甚至達到了300%部,相當於每賣出3件商品就有9件被退回(含此前下單的訂單)。
這裡插播一條課程資訊:
這裡認真推薦你:報名參加2025黑馬年中精選課,沉浸式聽聽牛文文、衛哲、香帥、章蘇陽、江南春、楊明超、賈偉他們從不同緯度不同視角為你帶來的《2025,要麼進化,要麼淘汰!》。你,敢不敢成為下一個破局者?
掃碼諮詢報名

(翻到底部瞭解詳情)
02
消費者鑽漏洞,商家抱團維權
不剪吊牌,穿了就退,成了一些消費者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小紅書、抖音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時不時就能看到有人釋出相關的帖子,吐槽自己看到有人穿著不剪吊牌的衣服;火遍全網的“團播”直播間中,不少主播穿著未剪吊牌的服裝勁歌熱舞,跳得汗流浹背……有服裝店主無奈表示,衣服的吊牌越做越大,越做越明顯,甚至直接做在衣服最顯眼的位置,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應對“白嫖黨”。

穿了就退的薅羊毛舉動,踩著道德和法律的邊界。
保留吊牌但實際使用商品後退貨,表面看符合電商平臺的規則,實際上屬於權利濫用,侵蝕了市場誠信基礎,也踩著法律的邊界——此前,就有消費者濫用“七天無理由退換貨”規則為自己斂財牟利227萬元,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
從“僅退款”到“不剪吊牌穿了就退”,利用平臺規則漏洞的白嫖黨,對商家的影響不止於表面上一筆訂單的損失,還讓商家多了一筆本不應該承擔的隱性成本。
衣物穿著後的氣味、汙漬和變形,直接導致服裝無法二次銷售,倉庫庫存積壓加劇,銷燬相關商品還會讓店鋪多一筆額外的人力成本,可能導致商家的經營成本轉嫁,迫使他們取消一些服務,讓那些遵守規則的消費者被迫承擔額外成本。
同時,頻繁退換貨也會對店鋪造成運營壓力。
退貨率升高,影響店鋪的評分與流量推薦,商家承擔的運費險成本也會不斷攀升,還將造成市場生態的惡性迴圈——退貨回來的商品二次銷售可能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致使店鋪差評率上升,損害口碑。社交平臺上,就有人吐槽過自己網購的衣服口袋裡有別人用過的餐巾紙、紙幣或者身份證。
面對肆無忌憚的“白嫖黨”,商家也不再坐以待斃,紛紛開始反擊。

最為基礎的,就如此次事件中的賣家一樣,拒絕消費者退換貨申請,向平臺申訴。一些商家更是直接跑到線下維權,遠赴消費者所在地,到單元樓下、公司門口為自己“討說法”。還有商家組團維權,遇上“白嫖黨”,就讓當地的商家朋友替自己維權。
也有商家選擇主動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此前,消費者網購11元衣服後選擇僅退款,氣不過的商家直接選擇起訴,最後經法院調解,支付了800元賣家維權成本。隨著商家維權意識崛起,還出現了一批專業的律師,專門提供代起訴業務。
還有商家,選擇直接從源頭切斷“白嫖黨”,直接拉黑某個區域的買家。社交平臺和商家群中,時不時就有商家總結哪些地區退貨率較高,一口氣拉黑整個地區的買家,拒絕發貨。雖然時不時就有誤傷,卻也是商家的無奈之舉。
03
多方協同,脫離惡性迴圈
白嫖黨對商家的傷害,最後造就的,還是市場的惡性迴圈。
高退貨率,導致運營成本變高,利潤越來越低,為了保證利潤,商家只能降低質量或加價,但內卷的電商市場,總避免不了價格戰,加價這條路很難長久。高退貨率、低價內卷和流量難題,直接讓不少電商平臺的服裝店主選擇不幹了。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4年下半年,就有近20個頗具知名度的女裝店宣佈閉店。張大奕、周揚青等初代網路紅人紛紛延遲上新或者閉店,抖音上有近500萬粉絲的女裝巨頭“羅拉密碼”也宣佈閉店……

商家生存空間持續被壓迫,也迎來了國家層面的重視。
今年1月10日,國務院召開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新聞釋出會。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束為發言稱:將針對社會集中反映的“僅退款”問題,約談主要電商平臺。就平臺利用“僅退款”規則壓榨商家生存空間,助長低質低價競爭風氣等問題,提出具體整改要求,落實平臺主體責任。
從國家角度開始治理營商環境,讓無數被高退貨率困擾的商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電商平臺其實也察覺到了這個風向,自2024年起,各個電商平臺悄悄轉變了政策,不再一味討好使用者,更多從商家角度出發考慮。
2024年4月,淘寶弱化 “五星價格力”體系,又在9月12日面向所有淘寶天貓商家正式上線“退貨寶”服務。
今年1月,拼多多開始針對僅退款做出一定限制,宣佈不再主動介入優質商家的僅退款,還會完善內部打標機制,透過分析、研判停止惡意使用者的“僅退款”售後支援。3月17日,1688更是宣佈將從3月下旬開始,全面取消“僅退款”。
政策一齣,直接掐斷了不少喜歡“僅退款”的“白嫖黨”的路子。
對於“不剪吊牌穿了就退”的白嫖黨處理,平臺和賣家同樣可以借鑑這些規定,或許同樣可以從使用者誠信情況、退貨頻率和商家處理情況等多方面來判定,給出更加公正的結果。
同時,平臺還可以和商家一同進行規則細化和機制完善,明確“商品完好不影響二次售賣”的標準,細化服飾類商品“未穿著使用”的判定細則,比如從氣味、褶皺、汙漬等多方面出發。還可以建立惡意退貨懲戒機制,要求濫用規則的人承擔折舊費,進一步遏制“薅羊毛”行為,建立平臺“黑名單”資料庫等。
當規則漏洞成為壓垮無數商家的大山時,商家生存法則已經不再是忍耐,而是主動出擊,為自己維權。
或許,只有當商家、平臺和政策層面對惡意退貨的懲戒細化,讓濫用規則的成本將越來越高,“七天無理由”才會不再被汙名化,真正迴歸到保障消費者權益的軌道上,商家才能專注提供優質商品,讓整個電商行業正向發展。
*免責宣告:本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這裡認真推薦你:
報名參加2025黑馬年中精選課
推薦理由有三個:
那麼,6月6日-6月8日,咱們上海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