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聊到「續航牛逼的筆記本」,我的第一反應永遠是蘋果MacBook:
它擁有自研的M處理器,能耗比極高,配合系統等一系列最佳化,最終實測續航能超過12小時。
曾經我認為PC陣營是永遠趕不上蘋果的,因為PC筆電的系統是微軟的,晶片是Intel、AMD、NVIDIA的,模具又是各大品牌商操刀的,說難聽點那就是
“各自為戰”
,配合起來效率肯定比不上蘋果。
蘋果的作業系統、晶片、模具設計全都由自己主導。
那麼問題來了,PC陣營該如何在續航層面追趕蘋果呢?
今天這臺電腦給我們打了個樣:
微星 尊爵16 AI+ EVO

左滑看介面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機身後部
它的配置如下:
Ultra 9 288V 處理器
32GB LPDDR5x 8533MT/s 記憶體
1TB 固態硬碟
16英寸 3840×2400解析度 100%DCI-P3色域 60Hz重新整理率 OLED屏
電池容量 99Wh
厚度 19.2~19.4mm
重量 1.53kg
介面卡重量 367g
參考售價10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搭載99Wh大電池,續航很長
2,同尺寸機器中,重量較輕
3,機身質感不錯
缺點!
1,採用QLC固態硬碟,效能較弱
2,螢幕不支援高刷,且沒有校色
3,散熱較差,鍵盤隔熱能力一般

【升級建議】
這檯筆記本電腦拆機並不難,卸下D殼的螺絲,配合撬片即可取下後蓋。
雙通道32GB LPDDR5x 8533MHz記憶體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記憶體與SoC封裝在同一基板上,無法更換。
測試機的固態硬碟容量為1TB,型號為美光 2500,支援PCIe4.0×4和NVMe,機器有兩個2280規格的M.2插槽,如有需要可以自行加裝固態硬碟。

【購買建議】
1,對續航要求較高
2,對輕薄本的螢幕尺寸有一定要求
3,擁有堆金疊玉的財富地位
微星 尊爵16首發搭載了Ultra 9 288V處理器,並且配備了99Wh電池,同時擁有了“高能耗比處理器”和“航空法律允許的最大電池”。
螢幕方面,實測色域容積122.6%DCI-P3,色域覆蓋99.8%DCI-P3,不支援色域切換:
以DisplayP3為參考,平均ΔE 1.86,最大ΔE 4.74;
以sRGB為參考,平均ΔE 0.68,最大ΔE 2.26。(開啟HDR後可以避免過飽和)
實測螢幕最大亮度約413nits,開啟HDR後區域性最大亮度643nits。
螢幕在系統44%亮度(115nits)以下是240Hz的PWM調光,以上是類DC調光。
介面方面,機身右側有一個RJ45網口、SD卡槽(UHS-II)和3.5mm耳麥介面;
機身後面有兩個雷電4(支援100W PD充電和DP1.4影片輸出)、一個USB-A 10Gbps和HDMI2.1介面。
續航方面,日常應用模擬指令碼的測試成績為13小時27分。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48.9dB,強冷模式下53.8dB。(環境噪音為31.9dB)
微星 尊爵16 AI+ EVO的售價為12999元,能吃滿2000元國補,最終到手價10999元。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臺螢幕尺寸大、規格高、續航長的電腦,那麼這檯筆記本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對高重新整理率有需求,或者想要安靜涼快的使用體驗,那麼這臺電腦可能不太適合你。

【散熱分析】
上圖是微星 尊爵16
AI+ EVO的拆機實拍圖,單風扇雙熱管的組合。
AI+ EVO的拆機實拍圖,單風扇雙熱管的組合。
室溫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E15A3IMS.103

針對酷睿Ultra處理器,我們使用Stress FPU進行壓力測試。
在滿載狀態下,開啟狂暴模式,CPU溫度穩定在79℃,功耗28W,P核頻率3.3~3.4GHz,E核頻率3.7GHz。
開啟強冷模式,此時風扇會強制滿轉,CPU溫度穩定在79℃,功耗32W,P核頻率3.5~3.6GHz,E核頻率3.7GHz。

左滑看烤機背面溫度

機身背面溫度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溫度45.0℃出現在“H”鍵上,WASD鍵為41.0℃,方向鍵33.7℃。左腕託溫度為33.5℃,背面中心點36.3℃。
總的來說,這臺尊爵16的散熱表現一般,雖然核心溫度並不高,但噪音偏大,鍵盤熱量也集中在左側,那恰好是使用電腦時接觸頻率最高的區域,所以高負載下使用體驗較差。
【豬王的良心結語】
微星 尊爵16 AI+ EVO是去年上市的筆記本,也是行業裡第一款99Wh電池配上LNL處理器的筆記本。
而蘋果MacBook Pro,我們也進行了負載接近的續航測試:
MacBook Pro 14,M4晶片,72.4Wh電池,續航時長13小時04分鐘;
MacBook Pro 16,M4 Max晶片,
100Wh電池,續航13小時11分鐘。
綜上所述,如果只看筆吧的續航指令碼測試,微星 尊爵16 AI+ EVO已經從“跑分”的維度超越蘋果了,大力果然能出奇跡,可喜可賀。
客觀地說,僅從跑分上贏過是不夠的,電腦的應用場景千變萬化,蘋果在這方面依舊有更豐富的最佳化經驗。
但我已經對WinPC的續航抱有希望了,蘋果近兩年在續航領域持續“擠牙膏”,可能也和續航觸及“邊際效應”有關,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輕薄本「續航軍備競賽」將會迎來尾聲,兩三年後所有大多數輕薄本都不會有續航焦慮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