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小學生吹空調,何必沒苦硬吃呢


開學沒幾天,家長們就開始糟心了。
因為他們發現,自家娃的新學期第一課居然是戰高溫
由於好多小學沒裝空調,或者裝了空調不讓開,孩子們熱得汗流浹背,無心學習。
頭暈、嘔吐、中暑、長痱子、流鼻血……各種bug層出不窮。
為了蹭教師辦公室的空調,一些孩子寧願犯錯,被班主任“拎”去辦公室罰站。
老師們也苦不堪言。
他們去教室上課,就像踏進蒸籠一樣。
只能在汗味和熱浪的洗禮中,傳道授業。  
為了給教室降溫,家長們想了個辦法:自行採購冰塊、空調扇,運往學校。
他們一邊和校方溝通尋求批准,一邊爆打周邊冰廠的電話找冰。
需求之強烈,讓冰價漲得比納指還快。
只不過,家長們辛苦折騰了好幾天,也沒讓孩子們享受到多久清涼。
因為校方很快就釋出了高溫停課通知,剛歸籠的神獸又要重啟居家學習模式了。
這學,開了個寂寞啊。
看到這裡,網友們很感慨。
好多人沒想到,“2024了,城裡的學校居然還沒實現空調自由”。
不生娃的理由瞬間又多了一個。
為什麼不給小學生吹空調?
各方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首先是用電問題。
空調本身不貴,電費也可以由學生自行繳納,多數通情達理的家長都願意交這筆錢。
但數百隻空調同時運作,學校的電路未必繃得住。
一些小學線路老舊,加裝空調需要重新擴容、佈線建站。
這個大工程不是學校和老師有能力完成的,他們也很無奈。
其次,一些老師擔心,加裝空調會給班級管理帶來新的矛盾。比如:   
小孩子跑進跑出,影響空調製冷效果,還浪費電;
坐在風口的同學萬一感冒,他們的家長會來學校鬧事;
等等。
最後,還有一個比較抽象的原因。
就是社會上有一部分人覺得,孩子不能養得太嬌氣,裝空調不利於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多數80、90後的小學歲月都是靠電扇度過的。為啥00後不能鍛鍊一下自己呢?”
(可惜,每次有人提這茬,都會被狠狠反懟)
2020年,某市教育局答市民問,也提到:
“嚴寒酷暑是對中小學生的一種鍛鍊。”
為了培養他們的適應能力,就暫時不給教室裝空調了。 
幸好這是十多年前的答覆,那會兒天氣還沒現在這麼熱,一些地方的財政緊張,無力改造學校周邊基建。
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狀態下,呼籲大家吃苦忍耐也就罷了。 
可今天,氣候越來越極端,高溫天越來越持久;
家家戶戶都有空調,基層電錶擴容每年都在如火如荼地推進;
這時候再拿“吃苦合理論”出來說事,廣大家長必然不買賬。
原因很簡單:
“吃苦耐勞”和“沒苦硬吃”是兩碼事。
挑戰人類健康極限的吃苦pua,就是披著“為你好”外衣的虐待。
祖國的花朵明明可以在其他領域磨鍊意志,為啥非要撿著高溫天鍛鍊自己的耐熱能力?   
為了以後更好地搬磚嗎?
再者,社會在進步,人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也理應得到改善。
前輩吃苦搞建設,不就是為了後輩能在幸福的環境裡茁壯成長嗎?
要求後人重複吃前人的苦,總覺得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要知道,孩子們當然應該學著在成長道路上砥礪自我,戰勝逆境。
可成年人也該明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道理啊。
因此,鹽城的一則舊聞這兩天被各大家長群轉瘋了: 
在這則報道中,大家至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滿滿誠意,而非難評的吃苦教育論。
不知道吃得苦中苦,能不能必然成為人上人。
可我發現,生活裡真的有很多人喜歡勸人吃苦——即便沒苦,也要找點苦吃。
在他們眼裡,娃娃吃苦是好事,老人吃苦是風骨。
搞教育,總想著用超負荷的苦難磨鍊下一代;   
家裡裝了空調,硬生生不開,就想讓祖國的花朵在缺水的環境裡迸發生命力;   
他們看到幾十個孩子擠在一間宿舍裡,會點贊叫好;
看到隔壁大爺拿著五位數的退休金還吃剩飯剩菜、在樓梯間囤破爛,恨不得立刻鼓掌。
叫你學習他們艱苦樸素的作風……    
(新聞資料圖:一些老人就愛在樓梯間囤破爛)
其實,我不明白吃這些苦究竟有什麼意義。
讓我們的身體垮得更快?更早和退休金絕緣?  
如今,我們的社會正在不可避免地邁向老齡化。
這種大形勢讓兩件事變得格外迫切:
一是要照顧好數量龐大的老人。
所以,你會看到各地都在推進“適老化改造”。
為老新村加裝電梯,為護理院添置生活輔具,為社群修長者食堂等等。   
第二個,就是要培育好珍貴的下一代。
是以,好多地方的中小學校都在努力最佳化教學環境,為祖國的花朵提供一個更科學更優質的培育空間。
校園裡,那種定期沖水的長條形廁所不見了,孩子們都能享受到乾淨衛生的如廁環境;
營養餐變得越來越豐富,有些小學還能選AB餐;
教室裡的配置也非常完善。
不僅有多媒體裝置,還有可以用來睡覺的摺疊椅。
至於空調,在海南萬寧,江蘇揚州、常州等地的公辦中小學校裡,都實現了全面普及。
上海前年出臺的檔案也要求學校給孩子們安上空調。
一切都在最佳化中。
儘管還有短板,可方方面面都在朝著光明的方向努力。
這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狀態。
發展的意義,就是要讓吃苦的人變得越來越少。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古訓是讓你用來磨礪自己,而不是苛求別人的。
很可惜,總有人不懂這些簡單的道理。
END-
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