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白月光”,瞄著小米打

自打路特斯被吉利收購以來,消費者對其的評價一直都呈兩極分化的狀態。多數粉絲認為,曾經代表極致效能的路特斯,如今已經和其餘新勢力沒什麼區別了,什麼跑車情懷賽道基因全部一秒清空,簡直是暴殄天物。
路特斯還能不能和法拉利、保時捷繼續並稱為“超跑三劍客”,似乎是個仁者見智的問題。但必須承認的是,如今的路特斯,對手已經換了一批人。
儘管混動、智慧化是所謂車圈“大勢所趨”,但如何在保持路特斯仍然是路特斯的前提下,再去提升銷量,才是路特斯的真正挑戰所在。
作者 | 茴香拿鐵
來源 金錯刀車評ID:jincuodaocheping)
金錯刀(ijincuodao)授權轉載
路特斯50多萬就能到手了?
在路特斯最新公佈的產品報價中,旗下SUV Eletre(夏花)的售價來到了54.8萬~101.8萬區間,最低配版本已經和理想、蔚來來到一個區間內。
不知不覺間,不少人的“超跑白月光”似乎已經下凡成功,成為上下班都能開的日常代步車。
自打路特斯被吉利收購以來,消費者對其的評價一直都呈兩極分化的狀態。
隨著路特斯在去年正式更名為“蓮花跑車”,類似的討論依舊不曾停止過。
有人覺得,一生顛沛的路特斯在跟了吉利之後,終於算是“嫁了個好人”,吉利出錢又出力,把路特斯抬高到了如今的地位。
而也有很多粉絲認為,曾經代表極致效能的路特斯,如今已經和其餘新勢力沒什麼區別了,什麼跑車情懷賽道基因全部一秒清空,簡直是暴殄天物。
至於路特斯還能不能和法拉利、保時捷繼續並稱為“超跑三劍客”,似乎是個仁者見智的問題。
但必須承認的是,如今的路特斯,對手已經換了一批人。
車圈最大“經驗包”
1948年誕生起,路特斯的創始人柯林·查普曼就只思考一件事:如何讓自己的車跑得更快。
於是,“速度、賽道、先鋒”就深深刻在路特斯的基因裡。
1956年,路特斯Mark 11橫空出世,在勒芒耐力賽上奪取冠軍。此後,路特斯一直都是賽道上的王者。
從F1到拉力賽,幾乎所有的賽道上都有過路特斯飛馳的身影。
當然,路特斯不光在賽道上斬獲榮譽無數,也在民用車領域大放異彩。
在70年代推出的經典跑車Elite、Elan等,都是不少跑車迷心中不可替代的經典。
而路特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點,就在於大膽前衛的設計,以及對空氣動力學的執著追求。
比如1977年的F1車型Lotus 78,更是透過從飛機上學到的空氣動力學原理,首次在賽車上安裝文丘裡通道,達成“地面效應”,讓賽車可以真正“貼地飛行”。
可以說,如果沒有路特斯,如今的超跑、賽車設計可能都不是今天的樣子。
因為大膽前衛的設計,70年代的路特斯也成了熒幕明星。
在007電影系列中,就以路特斯Esprit為原型,設計了一輛可以潛水的超級跑車,讓路特斯聲名大噪。
但在柯林·查普曼去世後,路特斯就陷入了顛沛流離的狀態。
80年代的路特斯,不光有賽道榮譽加身,身上還有一大堆黑科技,但本身體量並不大,於是被各大車企所覬覦。
1983年,世界最大車企豐田收購了路特斯的部分股權。
有了路特斯的助力,豐田推出了旗下極負盛名的超跑豐田Supra系列,車迷暱稱其為“牛魔王”。
豐田MR2 1983款
此外,豐田MR2跑車的設計中也借鑑了不少路特斯的元素。
1986年,短暫姓豐的路特斯,在技術被利用完畢之後轉投到了美國通用汽車門下。
在通用期間,路特斯幫助其完成了歐寶、沃克斯豪爾等品牌的底盤調校工作,以及幫助雪佛開發了蘭科爾維特ZR-1發動機。
不出意料外,通用在吸收完自己所需的技術後,又把路特斯轉手賣給了豪車品牌布加迪旗下。
此後,路特斯還輾轉被出售至馬來西亞汽車集團寶騰手中,“車圈最大經驗包”就此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第一臺純電超跑Roadstar也是由路特斯參與設計打造的,可以說路特斯和“純電超跑”的緣分不淺。
2018年,吉利汽車買下了風雨飄搖的路特斯,一生顛沛流離的路特斯,好歹算是安穩了下來。
入贅吉利,是福是禍?
吉利,中國車圈的買買買狂魔。
從歐系最“堅挺”汽車品牌沃爾沃,到“北歐特斯拉”極星,還有義大利摩托車品牌貝納利,目前全部都是吉利大家庭中的一員。
2018年,吉利買下了馬來西亞寶騰集團,本就是寶騰旗下的路特斯自然也就來到了吉利手中。
當路特斯轉姓吉利後,旗下在售車型其實並沒有多少。
但作為吉利手中數一數二的純高階品牌,如何發揮出路特斯“豪華、先鋒”的最大能量,才是重中之重。
不用想,作為新能源前排兵的吉利,一上手就對路特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路特斯在2018年釋出了Vision80品牌復興計劃,宣佈全面朝著電動化、智慧化進行轉型。
其實路特斯做純電也並不意外,畢竟路特斯也算是特斯拉Roadstar的“半個爸爸”。
而“舊時代”的路特斯吉利也沒有落下,旗下燃油超跑Emira仍然保留著油車時代路特斯的經典烙印。
不過,新時代的路特斯釋出的第一款車,竟然不是超跑,而是一輛SUV,路特斯Eletre。
正是這臺名為“夏花”的SUV,在釋出當年可引起了不小爭議。
很多把路特斯當作跑車標杆的人,對這臺“向市場妥協”的SUV是充滿偏見,在他們眼中,路特斯能且只能造跑車,這兩SUV充其量也只能算是“高階極氪”。
但Eletre卻用整車的表現征服了不少人,吉利不僅給這臺車用上了旗下最先進的浩瀚架構,同時也和路特斯團隊花心思打磨了整車的造型。
出色的顏值,也讓Eletre成了不少人的“夢中情車”,同時吉利為路特斯特地“加餐”上的大功率電機,也解決了路特斯過去經常被詬病“動力不足”的問題。
只不過作為傳統跑車大牌,專門去搞SUV似乎顯得有點不倫不類。
於是,路特斯和吉利聯手又推出兩臺非常“路特斯”的作品,售價在100萬元上下的轎跑Emaya,以及售價2000萬的炫技作品Evijia。
兩款迴歸運動、先鋒、超跑路線的車,迅速征服了不少車迷,就算路特斯失去了轟鳴的發動機,但對輕量化、極速和先鋒的追求始終沒有斷過。
在吉利手中的路特斯,終於活出了“第二春”。
下一個目標:小米
純電+轎跑+效能。
這三個詞兒一放出來,很多人都會想到最近在世界各地到處刷圈的網紅車小米Su7 ultra。
不得不說,小米作為車圈新手,確實十分大膽。
在整個車圈都在家用、平價方面卷得死去活來時,小米卻在造車的第一年,選擇了在“效能”這條路上走到黑。
但令效能車老炮們感到困惑的是,小米這麼做非但沒有玩脫,反而把自己活成了“北京欠車王”。
可以說,小米用“效能平權”的手段,極大地刺激了整個車圈,很難想象如果小米主打家用的Yu7以及傳說中的混動SUV上線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而作為效能車老炮的路特斯,卻仍然在溫飽線上掙扎。
儘管吉利家大業大,但路特斯在吉利手中似乎還處在燒錢的階段。
2024年,路特斯為自己定下了全年2.6萬輛的銷量,但最終全年銷量似乎還沒到目標的一半。
儘管路特斯作為吉利“撐面子”的品牌,似乎無需過分苛求其業績,但連續虧損、目標無法完成的現狀也屬實尷尬,路特斯不得不另覓出路。
與路特斯相比,過去的“超跑三劍客”法拉利和保時捷雖然也日子過得不好,但論銷量確實是可以吊打路特斯的。
於是在今年,路特斯除了改名之外,就放出了兩大訊號。
其一就是降價,以純電轎跑Emaya和SUV Eletre為首的車型徑直降價到了50w+的區間內,屬實讓人大跌眼鏡。
有路特斯的老車主在網上不忿道:買路特斯就是為了裝100w豪車的x,這下好了,別人都知道你這車只值50w了。
而除了降價,路特斯的第二招,竟然是擁抱混動。
去年底,路特斯放出報道稱已經放棄了在2026年轉型為純電動車企的計劃,而另一項名為“路遙”的超級混動系統將被提上日程。
眾所周知,混動+家用SUV一直都是中國車圈的銷量密碼,問界、理想、零跑都是這一定律的踐行者。
但路特斯也做混動,不禁讓人疑惑:本來就是純電大玩具的路特斯,難道也有續航焦慮不成?
其實,對於大部分豪華車企來說,效能是門面,但家用才是生活。
不管對於小米、特斯拉等新能源玩家,還是法拉利、保時捷等傳統豪華品牌來說,似乎都無法避免這一邏輯。
小米在Su7之後立刻轉向家用SUV領域,而特斯拉也是靠著SUV Model Y才成為車圈霸主的。
然而路特斯的問題也十分明確,旗下產品到底是“效能玩具”還是“高階家用”的定位,似乎有一些模糊。
儘管混動、智慧化是所謂車圈“大勢所趨”,但如何在保持路特斯仍然是路特斯的前提下,再去提升銷量,才是路特斯的真正挑戰所在。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金錯刀車評》
是金錯刀旗下的汽車賬號
將以金錯刀爆品視角,
帶你深挖新能源車企最硬核乾貨
點關注,世界上又多了個懂車牛人
@The End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