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風向有變,中國怎麼辦?

作者 | 燕梳樓
特朗普是鐵了心要拿諾貝爾和平獎。
上任之前就說要結束俄烏戰爭,上任後果然躬身入局。
據美俄雙方公佈的訊息,近日美俄兩國總統打了90分鐘電話,看起來聊得不錯。
為什麼說聊得不錯,看看特朗普後續態度就知道。先是公開吹風願意推動俄羅斯重返七國集團(G7),然後派遣軍機直飛莫斯科開啟團隊談判。
熟悉老美的都知道,這架型號為C-37B的美軍飛機主要職責就是負責接送美國外交代表團、國防部高官出訪。而且時間也比較特殊,第二天就是慕尼黑安全會議。
顯然,特朗普是想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之前“招安”俄羅斯。此前一天,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在會議上發言,表示俄烏衝突必須結束,俄烏雙方必須坐回到談判桌前。
看來特朗普已經勝算在握。畢竟他給俄羅斯開出的條件太有誘惑力了。一是烏克蘭失去的領土不要了,二是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三是推動俄羅斯重回國際舞臺。
那麼美國為什麼一反常態,先是拉攏中國,現在又拉攏俄羅斯呢?這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政治企圖?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實這些小兒科一眼就能看穿。
可以確認的是,第一個,美國把烏克蘭給賣了。與俄通話前他需要考慮澤連斯基心情嗎?不會。正像此前他們瓜分烏克國有企業,拿走價值3500億美元礦產資源一樣。
現在把烏克蘭已經丟失的土地作為籌碼送給俄羅斯,美國當然不會心疼。反正又不是自己的土地。澤連斯基事後表示“很不愉快”。但弱國寡民的心情,美國看都不會多看一眼。
第二個,終極目標是對付中國。特朗普為什麼急於結束俄烏衝突,就那麼想當和平使者嗎?當然不是。而是想從俄烏衝突的泥潭中抽出身來,分化中俄聯俄抗中,然後全力對付中國。
普京對此也作出了積極回應,一方面立即付禇行動,派出團隊進行對接談判,一方面表示兩國元首互訪,並主動邀請特朗普訪俄。顯然,這90分鐘通話效果達到了。
美俄風向有變,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特朗普畫的大餅普京會接受嗎?“聯俄抗中”戰略會不會影響中俄盟約關係?如果真的出現中俄分化中國應該怎麼辦?
第一,普京沒有這麼容易被忽悠。
普京是個成熟的政治家。這麼多年被西方反覆傷害,註定他不可能這麼容易被忽悠。此前他先後5次申請加入北約,但均被西方排擠在外,這已經成為他心裡的一根刺。
縱然特朗普與他私交甚篤,在疫情期間甚至不顧反對,秘密給普京送去一批新冠病毒檢測裝置供其使用。但這些私交放到國家利益面前不值一提,普京也不會拿國運作賭注。
雖然這些條件對俄羅斯有著足夠誘惑力。但畢竟特朗普任期只有四年。四年之後怎麼辦?何況普京也被美國欺騙過很多次,他是真的被騙怕了。
第二,穩定的中俄關系更符合俄羅斯利益。
此前特朗普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給中國打電話,打給誰看的?當然是俄羅斯。還向中國提出G2的設想,並公開宣稱中美聯手可以解決世界上很多複雜問題。
什麼複雜問題?首先是俄烏衝突。現在又對俄丟擲G7的糖衣炮彈,普京能看不明白嗎?這些都是期貨,能不能兌現完全看特朗普的心情和需要。即使他想,也不可能憑一己之力改變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成見。
何況在經濟層面上,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全面制裁俄羅斯時,是中國頂住了壓力同俄羅斯重構澶淵之盟。如果俄羅斯為了特朗普給出的這三瓜兩棗就背刺中國,勢力陷入不仁不義之地,在國際上徹底失去戰略依靠。
第三,面對美國的分化戰略中國必須保持戰略定力。
三國鼎立,美國臉色看中俄,俄羅斯臉色看中國,中國臉色看戰略定力。特朗普的左右橫跳無非是為了分化中俄,打破或鬆動中俄盟約關係,從而達到各個擊破目的。
但這並不代表他真的以為中俄可以上餐桌和他們一起吃飯。對此普京有著深刻認識,所以才堅定“向東看”的地緣政治戰略。對俄羅斯而言,只要背靠中國,就不成為白宮選單。
如果普京對特朗普開出的條件真的照單全收背刺中國,特朗普在全力遏制中國取得成效後,轉身就會把俄羅斯重新踩在腳下,到那時俄羅斯就再無戰略依靠,孤立無援,死得會更慘。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在與中國的合作中感受到了尊重。雙方互為犄角相互補充,符合兩國利益。所以特朗普當選當天,中俄元首就進行影片會晤,就是在告訴特朗普:別費心思了。
中俄之間的高度互信,深度互動,已經成為整個俄羅斯高層的共識。此前梅德韋傑夫就強調盎撒國家想挑撥離間中俄關系是不可能的。昨天克宮發言人再次重申這一點。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中國給的利益夠多。如果特朗普團隊開出更多的籌碼,甚至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幫助俄羅斯重回國際舞臺,能不能經得起考驗就不知道了。
不過中方對此表現出足夠格局和自信。外交部發言人強調,中俄合作既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會受到第三方因素影響。意思就是說,美俄如何互動是他們自己事情。
同時王毅也不忘提醒美國,中美交往的前提是相互尊重。中美兩個大國如果衝突起來,世界就要遭殃,還是要加強對話,增進理解,建立信任。
這話不僅是說給美國聽的,也是說給俄羅斯聽的。風雨飄搖中的俄羅斯,究竟是倒向西方陣營,還是繼續依靠東方力量,會有自己的判斷。
從華為的晶片突圍,到六代機的軍事突圍,到DeepSeek的技術突圍。短短兩年時間,神秘的“東方力量”已經讓全世界為之側目。
這也是為什麼特朗普拉攏中國不成,轉身又去拉攏俄羅斯的深層次動機。甚至不斷釋放關於中俄的負面訊息。
但這些小動作註定不堪一擊。對於已經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來說,就是保持戰略定力,提升綜合實力。
只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End – 
   位卑未敢忘憂國!
@關注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
為防失聯,請新增作者微信:
ydx202120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