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山海穰穰滿鄉|共探鄉村教育振興新模式與新發展

星期一

2024年11月25日

11月24日,由青山慈善基金會、海亮鄉村教育振興基金會、海亮教育科技服務集團、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聯合承辦的“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教育振興新模式與新發展的探索”平行論壇成功舉辦。作為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4年會唯一一場聚焦鄉村教育議題的論壇,活動一經發布便備受關注,百餘位專家學者、公益人士、教育人士、跨界夥伴相聚杭州,共襄盛舉。
專家引領,
指明鄉村教育振興方向
在鄉村教育振興的征程中,高等院校與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北京大學教授郭叢斌指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而高中教育作為連線初等與高等教育的關鍵橋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縣域面臨著教育質量下降、教師質量有待提高、超級中學的“虹吸效應”、經費不足等多重困境。為此,郭教授提出加強立法、加大財政投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推動縣域高中特色化發展,並構建政府、學校、社會協同的良性機制,嚴禁跨區域生源搶奪等建議。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黃勝利在話題對談環節,就鄉村教育振興領域的公益實踐探索進行了研討,併發出了一連串的“靈魂拷問”:你們為什麼選擇這個主題、這個領域?你們認為最值得跟在場各位分享的專案模式是什麼?現在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此舉引發了在場人士的深度思考。他強調,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幻,從事教育公益必須堅守初心,堅持長期陪伴,因為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
企業公益,
探索社會力量助力新模式
在公益行業中,愛心企業及企業基金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社會力量如何在鄉村教育振興中發揮最大效用,青山、海亮分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青山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董玲敏帶來《向新而行善耀青山》與《托起新時代的東方朝日》評估報告,分享青山在困境兒童服務、助學領域,“陪伴困境兒童健康成長”“助力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方面的實踐經驗,致力於打造具有“青山特色”的公益慈善之路。
海亮教育科技服務集團副總裁彭蕾指出,教育關乎國家根本,鄉村振興承載了無數鄉村孩子的夢想;副總裁黃冠受邀擔任主持,號召參會者以此次論壇為新的起點,將所學、所思、所悟轉化為實際行動,投身到鄉村教育振興事業中去。
海亮鄉村教育振興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劉卓青介紹了海亮教育獨特的“社會企業”+“公益賦能”模式,基金會依託海亮教育近三十年的辦學經驗和先進理念,系統性為縣域學校提供幫扶,打造“政府+企業+基金會”三方聯動創新模型助力鄉村教育提升,並呼籲鄉村教育公益力量進行系統性、深度性整合,避免公益資源浪費,提升公益效率和成果。
圓桌熱議,
共尋痛點破解之策
圓桌論壇環節,來自全國各地不同領域的嘉賓各抒己見。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盧葦指出,0-3歲鄉村兒童早期發展是一大痛點,農村家長對該階段孩子發展認知不足,導致大量鄉村及欠發達地區兒童面臨發展滯後風險。浙江綠色共享教育基金理事長韓萍認為教育資源匱乏是關鍵問題,其機構打造的綠色共享助教平臺整合各方資源,為鄉村孩子開闊眼界、提升社會能力。
甘肅省皋蘭三中校長仲建榮坦言縣域面臨師資流失、優質生源被搶及硬體與教育理念滯後等困境,期望藉助本校文化理念,透過閱讀與體育鍛煉促進學生髮展,並利用海亮成員校資源共享提升辦學能力。湖北省建始縣教育工委委員雷明武表示人才是縣域鄉村教育振興的難點,存在優質生源、老師、教育管理者流失問題,建始縣透過組建教聯體、東西部協作引進海亮教育集團資源及數字化轉型等舉措應對挑戰。
案例分享,
多元實踐助力發展
案例分享環節同樣精彩紛呈。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專案主管盧嘉儀帶來《閱芽圖書館:探索0-6歲鄉村和流動兒童早期閱讀推廣方案》,該專案專注於為0-6歲鄉村和流動兒童家庭提供高質量的早期閱讀資源與服務,旨在引導孩子習得閱讀的行為與閱讀的能力,為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打下堅實的基礎。上海互濟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李飛以“青山雲南鹽津未來希望幼兒園專案”為例透過結合政府相應機制,提高孩子的就學機會與就學質量。上海益志領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張申守分享“青山賦能益領未來”,專案旨在解決青年大學生迷茫和就業問題,尤其是原貧困縣大學生、事實孤兒等群體,透過2-3年為其樹立價值觀、找準方向目標、培養企業所需能力等。湖南省大無疆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秘書長康勇忠提到,青山慈善基金會在支援逆風飛翔專案中有三個難得:願意支援鄉村振興縣域、願意支援公益組織基礎建設、願意支援嶽麓公益人才計劃;截至目前,大愛無疆累計已支援3648名事實孤兒。湖南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羅穎強調長期陪伴和深度傳承是機構特色,認為紮根鄉土依靠本地人傳幫帶可解決鄉村教育可持續發展問題。
展望未來,
教育之光將遍灑鄉村
論壇尾聲,各基金會代表紛紛表達對未來的期許。湖南省大愛無疆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秘書長康勇忠認為事實孤兒的成長與每個人相關,幫助他們就是保護自己。湖南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羅穎借用艾青詩句表達對鄉村土地的深情,希望鄉村走出來的優秀人才未來飛得更高,對家鄉貢獻更大。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袁泉希望大家做的每一個公益專案都能用生命影響生命。海亮鄉村教育振興基金會理事長劉卓青表示中國鄉村教育一日不振興,基金會一日不收兵。青山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董玲敏提出“青山一道同雲雨,教育築基振鄉村”。
鄉村教育振興猶如一盞明燈,照亮鄉村未來之路,滋養著希望的田野。在社會各界力量攜手努力下,教育之光必將照亮鄉村每一寸土地,鄉村孩子也必將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與無限可能,一幅鄉村教育蓬勃發展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青山慈善基金會王慕堯/供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