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企業而言,制定ESG戰略中的社會責任(S)實踐路線,歷來是一項複雜且富有挑戰的任務。相對於環境保護工作(E)與公司治理(G),社會責任(S)常常難以定義和度量,這種模糊性使得企業在社會責任領域的投入和行動難以轉化為可量化的社會貢獻,從而影響其實際效果的顯現。
中金公司作為一家國有金融企業,秉持“以人為本、以國為懷,植根中國、融通世界”的初心與使命,將主業優勢與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有機結合,透過完善治理體系與保障機制,提供可持續性金融服務,開展鄉村振興主題研究,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從而打造並踐行了一體化、特色化的鄉村振興服務方案。

上下貫通、統籌管理:
完善內部治理體系
構建企業內部的堅實支撐體系,是確保ESG戰略和鄉村振興服務方案從設計到執行每個環節穩固推進的基石。
近年來,中金公司在頂層架構上對ESG管理工作進行了最佳化升級,並進一步梳理了ESG研究和評級工作協調機制,推進ESG相關研究與資訊披露工作的規範化管理,在多方向深入踐行ESG戰略。在鄉村振興建設工作中,公司一方面出臺了相關制度,鼓勵和引導優秀人才積極參與定點幫扶、鄉村振興等工作;另一方面,公司推動形成了“上下聯動、部門協同、資訊共享”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全面啟用內部資源,共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
在健全機制的有力保障之下,中金公司近年來持續開展了一系列鄉村振興支援專案,從金融業務、研究能力、公益事業三方面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國家戰略。
金融為民、向實而生:
發揮金融業務優勢
作為一家金融服務機構,中金公司發揮其主責主業優勢,透過多渠道籌集資金並最佳化配置,為農村基礎設施、產業升級、小微企業等關鍵領域注入活力,不僅助力傳統農業向智慧化、綠色化轉型,還促進了農業產業鏈的延伸與價值提升,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例如,中金公司積極探索“生態價值碳匯+”模式,推動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該模式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監測和評估森林資源,結合現代林業管理理念,與當地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對豐富的林業碳匯資源進行開發與交易,從而解決當地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中金公司在其中全面支援碳匯專案的申報、確權及交易流程,幫助該地區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
除此之外,中金也在“保險+期貨”服務、基金業務等領域,積極支援地區的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透過持續提供專業、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走訪鄉村、實地調研:
聚焦開展專題研究
在研究業務方面,中金公司也積極發揮專業優勢,以智力支援助力鄉村全面振興。2020年,中金公司設立中金研究院,自創立伊始,鄉村振興便成為中金研究院密切關注的重大研究方向之一。
從2021年開始,中金公司啟動年度鄉村振興調研計劃,廣泛動員公司員工作為志願者參與其中,深入全國各個鄉村進行實地考察與調研。四年以來累計調研時長達100余天,足跡遍佈全國21個省份、58個縣、149個鄉鎮及280餘個村莊,透過問卷和訪談積累了豐富一手資料與深厚認識,調研筆記超過400萬字,記錄並反映了中國鄉村發展的多樣面貌與深刻變遷。
對於鄉村振興的走訪和調研,研究團隊將成果集結成冊,連續釋出《走進稻香深處(2021)》《萬里田園夢(2022)》《心歸田野夢歸鄉(2023)》《壟上聽風(2024)》系列鄉村振興專題調研報告,向外界傳遞中金研究價值,也為公司打造因地制宜的服務和金融產品提供了重要支援和幫助。
腳踏實地、久久為功:
積極擔當社會責任
在主營業務之外,中金公司基於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特點,搭建了中金公益基金會的平臺。基金會長期聚焦欠發達地區的教育公平發展、生態環保、鄉村振興、志願服務等領域,截至目前,已遍及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約37萬人次受益。
多年來,中金公益基金會持續在欠發達地區以及邊疆民族地區開展“母嬰保健/鄉村醫生培訓”專案、“慧育中國”專案、“山村幼兒園計劃”等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專案,以全鏈條的教育幫扶,助力欠發達地區和邊疆民族地區鄉村人口高質量發展;持續關注綠色低碳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在河北豐寧、雲南蘭坪、陝西延川和四川色達多地推動碳中和林建設,持續探索“綠色低碳+生物多樣性+鄉村振興”公益創新模式;透過民生幫扶、消費幫扶、教育幫扶等多個維度,全面助力定點幫扶縣和結對幫扶縣鄉村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外,基金會依託志願服務管理平臺,持續推動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截至目前,中金公益志願平臺註冊志願者近3千人;全年組織開展超過百餘場公益志願活動,服務時長超過1萬小時。廣大員工參與其中,發揮自身特長,為鄉村振興、社會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積極支援鄉村全面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是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應有之義。中金公司作為國有金融企業,始終將企業社會責任感與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感緊密結合,透過可持續性金融實踐,構建了一體化且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服務方案,培育了鄉村發展新動能。未來,中金公司將繼續發揮主業優勢,讓金融“活水”潤澤鄉村沃土,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增進民生福祉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內容來源:中金公司
AD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 聯絡方式
投稿、廣告、內容和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