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輿論風暴有幾個特點:
首先是不可預測。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都有可能變成輿論熱點,形成輿論風暴。
一個普通人,言行犯了錯,照理說成為輿論熱點的機率極低,但誰也不知道輿論風暴這道天雷什麼時候會劈到自己頭上。
最近的幾個網路熱點事件的當事人,協和董小姐,大連李同學,你說她們犯了什麼十惡不赦的罪行?也沒有。
董小姐最大的罪行,就是利用海外和國內兩套教育體系之間的資訊差,在家庭的助力之下鑽空子,造假成績單。利用資訊差鑽空子的人,絕不僅有董小姐一個人,在中國成千上萬。協和4+4的眾多學生們,有類似董小姐問題的,也不止一個。
然而,天雷劈到的不是別人,是董小姐。因為一場婚外情,董小姐和4+4成為了全國輿論的焦點。
千里送炮的,也絕對不僅僅是大連李同學一個。當年美國,有些女生,就是跟著搖滾樂隊去一個個城市巡演,一邊追星,一邊送炮。英語還創造了一個詞“Groupie”來指代這些女生。有些骨肉皮,睡得搖滾明星多了,自己也成了名人,還出版回憶錄,比如帕梅拉·巴蕾絲的那本《I’m With the Band: Confessions of a Groupie》。 中國的搖滾樂隊也有類似的“骨肉皮”或“果兒”。這裡面也有今天的名人。
體育明星也一樣。感染艾滋病毒的美國湖人隊明星約翰遜,在回憶錄中描寫籃球明星的骨肉皮:
“在每座有NBA球隊的城市,總有無數女人想跟球員上床。”約翰遜說,“比賽結束,滿載球員的大巴回到酒店,大堂裡總有四五十個濃妝豔抹的美女等待著他們。臉蛋好、身材棒是這些女子的共同特徵,她們當中有演員、模特、秘書、律師,偶爾還有教師、記者、會計師或女商人,也有專操皮肉生涯的妓女,但並不多。這些膚色不同、性情迥異的女子因一個共同的目的而出現,她們也因此被統稱為骨肉皮”。
中國有14億人,什麼人都有,為了追星,千里送炮的,肯定也不止李同學一個。給外國人千里送炮的,數目估計也成百上千。但天雷偏偏劈到了李同學身上。
大連工業大學發那個公告,本來只是走個公告告知流程,發出後本來只有幾十個閱讀。結果被媒體發現傳播後,催生了比之前更大的輿論風暴。
有些文章把畢福劍被央視停職和李同學被開除比較。酒桌之上,言行不謹,很多人都會講點不合適的段子。但老畢還是個名人,搞出輿情也正常。李同學董小姐都是小透明,輿情風暴劈到她們頭上,只能說運氣不好。
輿論風暴會把一件小事,上綱上線,無限放大。
第二,捲入輿論風暴的人,受到的責難(讚揚)遠遠超過他們應該承受的責難(讚揚)。
輿論風暴有負面也有正面,但絕大多數是負面。好事不出門,負面的傳播能力遠遠高於正面。輿論風暴中的人,會為自己的言行錯誤,付出巨大的代價。
畢福劍因為酒桌說段子,被央視停職處理,並且下架了所有和他有關的影片、節目、宣傳資料等。董小姐身敗名裂,被撤銷博士學位和醫師執業資格。李小姐的名字全國傳播,大機率也會被大連工業大學開除學籍。
如果沒有輿情風暴,他們會受到如此嚴厲的處理嗎?並不會。
大連工業大學擬開除李同學,原因是造成了惡劣的負面影響。引用的是兩個條款,一是《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第六款,“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學校可予退學處理…… 六)學校規定的不能完成學業、應予退學的其他情形;以及《大連工業大學學生違紀處分規定》第十九條第六款,“違反公民道德和大學生行為準則者,根據其性質和情節輕重,給予以下處分:……(六)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有損國格、校譽的,視情節給予記過及以上處分”。
李同學的行為有損國格嗎?什麼算有損國格,每個中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我個人覺得,國格沒那麼容易被損害。一所學校也沒法界定是否有損國格。但這事兒鬧得這麼大,影響確實惡劣,大連工業大學的校譽確實被損害了。
損害校譽,造成惡劣的負面影響的是誰呢?是李同學千里送炮嗎?不是,是後續的輿論風暴。如果只有千里送炮的行為,沒有輿情,根本不可能被學校如此嚴厲的處罰。
畢福劍的情況也是一樣,沒有輿論壓力,央視並不會停職老畢。
兩件事中的第一壞人,都是拍隱私影片上傳的垃圾人。老畢和李同學,確實言行不謹,被處罰也活該。但無論是李同學還是老畢,被嚴厲處罰的主要原因,不是錯誤言行本身,而是輿論風暴,以及因此產生的負面影響。沒有輿論壓力,如果僅僅是一個舉報,不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估計老畢也就是被央視警告一下,李同學可能被記過處分。
網路輿論風暴,是隨機的,不理性的,內容也真假參半,伴隨著大量謠言。但辯證看問題,輿論風暴也有正面意義。網路輿論確實也有一定的監督作用。
出了負面事件,地方官員第一反應就是捂蓋子。多數情況能捂住,少數情況,會變成網路熱點,輿論風暴。一旦捂不住,形成輿論風暴,產生的後果,官員會受到的懲罰和問責,同樣會遠大於他們應該承受的懲罰。
企業也類似,一旦形成大規模負面輿情,對企業的傷害也會遠大於正常水平。
有了威不可測的輿論監督,官員、企業行事顧慮都會多一點,謹言慎行一些。這是好事。
名人,名企要謹言慎行。名氣大的,有好處有壞處。有光環的名人名企,說錯話或做錯事之後,出現輿論風暴的機率更大。至於普通人,被捲進去,就當被雷劈了,自認倒黴,勇敢面對吧。
李同學的事情,是去年12月出的。根據大連工業大學的公告,2025年4月大學透過直接、郵寄、留置送達的方式,送達《違紀擬處分告知書》,但似乎沒有收到回覆,導致7月採用公告送達。
從這個公告看,似乎校方已經無法聯絡到李同學了,不排除去年12月出事後,李同學就銷聲匿跡,學校聯絡不上,最後沒辦法用公告送達,直接披露了李同學的姓名,導致了新一輪輿論風暴。這件事無論是校方還是李同學的應對,都不妥當。學校和李同學都進一步的受到了傷害,產生了惡劣的負面影響。兩敗俱傷,實屬不智。
校方的公告是擬處分告知書,裡面也寫了李同學可以用書面形式或口頭形式進行陳述或申辯。如果李同學之前和校方保持聯絡,積極申辯,也許還有緩和的機會,不一定會走到開除學籍,公告送達這一步。
這件事並不是那麼黑白分明,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如果校方確實一直無法聯絡到李同學,引發輿情加上長期曠課,校方的處罰也是情理之中。和其他熱點一樣,網路上在李同學這件事發聲的各路神仙,並不是真的支援李同學或者學校,而是要借這件事,抒發自己的立場,煽動自己的粉絲。
已經卷入了輿論風暴,就勇敢面對吧。對李同學來說,人生的路還很長,不行就改個名字。對學校來說,捲入其中,也只能自認倒黴,反正網路熱點也持續不了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