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不是童話,而是終身學習的修羅場。
—
今天的一個大瓜。初代網紅師太——“大臉撐在小胸上”李汀開始手撕前夫王姓媒體人。
王姓媒體人,人稱王局,著名大V。不瞭解他的自行檢索。
李汀在直播中披露了雙方的矛盾細節,並指控王姓媒體人在報警時捏造事實,而王局截止目前,還對前妻的指控保持沉默。
男女矛盾當然不能只聽一面之詞。我對李汀的指控持一些保留意見,但這個事件目前暴露的細節,還是很能說明一些問題。
1
李汀指控稱,她早期在中科院工作,在微博做科普有八百萬粉絲,而婚後王局以一家不能有兩個名人都在風口浪尖上,實施“家庭風險管控”為由,逼她放棄網路,甚至在日本離婚後仍干涉其開設油管頻道。這一情節聽上去,像是婚姻中的一方試圖透過切斷經濟獨立性強化控制權。
王被曝年入千萬卻僅支付每月4000元撫養費,還和他的女朋友羞辱李汀,說她過得太節儉了,如果她和孩子吃了什麼東西,可以把小票留下來讓王報銷。
李汀稱王在北京時有家暴記錄,赴日後改用“冷暴力+報警威脅”策略,甚至試圖將其送入精神病院。如果屬實,則揭示了家暴施害者的策略升級:從物理傷害轉向利用制度漏洞的精神壓迫。

李汀離婚後與王志安仍住在同一屋簷下,兩人各有情侶。李汀給王局寫文案賺勞務養活自己。她說,王局第二個孩子快出生了還一直瞞著她,直到王帶著孩子和女朋友見面,和女兒說你要有小妹妹了,以後要多照顧她,女兒回來和她說,她才知道。
這似乎意味著,李汀與王局離婚協議中,對能否再生孩子還有干預權。
2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僅是李汀的一面之詞。輿論戰場上,吃瓜群眾面臨充當“道德判官”困境。
支持者認為李汀作為中科院博士、前網紅,本可“憑800萬粉絲年入百萬”,卻因婚姻淪為“日薪133元的育兒嫂”(按4000元/30天計算)。
反對者則搬出“離婚自由論”,稱王局與新女友生子屬個人權利。
王局以“揭露真相”立身媒體界,如今自身淪為醜聞主角,網友調侃:“建議他開檔新節目《王局の家庭觀察》”。公眾人物的道德光環與私人品行的割裂始終是輿論G點。
婚姻為何總成“爛尾樓”?也許我們需要給這一結構性病灶予以診斷。
李汀被迫放棄事業,是婚姻中常見的“強弱勢繫結”實為資源不對等的必然結果嗎?王局作為媒體精英對李汀的“職業閹割”,本質是知識資本碾壓:他深諳輿論操控術,而李汀的“博士學歷”在流量戰場毫無防禦力。
這是夫妻關係中權力失衡的慢性病?
王局承諾“不再生育以保全父愛”卻秘密生子,這種策略精準打擊了女性對“完整家庭”的執念,也許可以入選情感PUA的教科書案例。
不過,李汀在油管上曾多次講過自己抑鬱症的經歷。所以我猜王局接下來的回應會給出與李汀完全不一樣的版本。
在狗血劇情中,能夠照見眾生相。
李汀的指控雖引發同情,但其單方面敘事仍需謹慎採信。婚姻糾紛本質是羅生門。吃瓜群眾若沉迷“道德站隊”,反而淪為流量遊戲的棋子。
3
當社會仍用“白頭偕老”衡量婚姻價值時,王局們的醜聞恰恰證明:及時止損的離婚可能比苟延殘喘的婚姻更體面。
李汀此次試圖重建博主身份,值得肯定,這是女性打破“婚姻宿命論”的積極嘗試。
此事件最深刻的啟示或許是:公眾人物的私德瑕疵與其專業能力應被區隔評價。就像我們不會因愛因斯坦出軌否定相對論,對王局的媒體作品亦需去魅化審視——畢竟,能直播犀利評論的人,也可能是個糟糕的丈夫。
婚姻不是童話,而是終身學習的修羅場。
從王局的報警威脅到李汀的顫抖直播,“婚姻爛尾樓”拼貼出一幅後現代親密關係圖景:沒有絕對的惡魔與天使,只有不斷博弈的權力關係。
或許真正的解藥,在於社會提供更多元的價值選擇——婚姻可以崩塌,但人生的主控權必須緊握。
如果李汀當初沒聽王局的“退網紅保平安”,而是開直播賣貨,現在怕是早實現了“榴蓮自由”,哪還用留小票等報銷?
這波,屬實是“聽老公話毀一生”的當代寓言了。
已開快捷轉載,文章可自由轉載
相關閱讀
.
各位小夥伴,本號已被限權,為防失聯,請關注兩個原創小號(內容不重複)。
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