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稿】
編撰者: 黃世殊
史料來源:《何新學術年譜長編》(香港出版)

【一、背景與家世】
1949年12月,1歲
何新出生於浙江平陽(今蒼南)縣錢庫鎮一個村居中。
祖父何成功,黃埔五期畢業,曾任國軍軍官。抗戰中足部受傷,退役為鄉紳。土改時定為地主。
父親何炳然,南京中央大學畢業。學生時期參加中共地下活動,1949年後任北京光明日報記者。
1954年,5歲
從家鄉被接到北京,進入全國婦聯幼兒園。
1957年
9月,就讀於北京香山慈佑院小學一年級。
1958年
是年父親因反右被劃為“中右”下放勞動,母親辭去公職。
9月,家庭搬遷,轉學到北京西單第一中心小學,讀二年級。
1959年
9月,因家庭從西城搬到東城,轉學到東城象鼻子中坑衚衕小學,三年級。
1963 年,14歲
7月,小學畢業。
9月,何新入讀北京第24中學。
(文革前為男子中學。前身是1923年創辦的北京私立大同中學。)
1966 年 17歲
5~6月爆發文革運動。
1967年,18歲
文革爆發,遭遇家變。
父親以“文化黑線”問題遭批鬥。
一人住校獨處,立志發憤讀書自學。
與同學一起,從被運動破壞的學校圖書館中獲得大批外國文學書籍。
【二、知青生涯】
1968年,19歲
4月,何新報名參加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
6月19日,自北京赴黑龍江友誼農場,當時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18團。
6 月22 日何新被分配到18團4營 37 連,做農業工人。
下地幹農活。參加麥收後,被派豬場做牧豬倌。
1969 年,20歲
1 月,調入18團部機械廠翻砂車間,被分配做鑄造翻砂工人。
1970年,21歲
1 月,中央在全國發動一打三反運動。
【197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的指示》。2月5日又發出《關於反對貪汙盜竊、投機倒把的指示》和《關於反對鋪張浪費的通知》。此後,全國上下紛紛成立“一打三反”領導機構,領導本行政區域內運動的開展。】
農場中大批知識青年成為整肅物件,機械廠進駐工作組。
4 月,何新給工作組寫信為被整青年訴冤,要求注意政策。旋被作為可疑分子隔離審查,大會批判鬥爭。被髮配從事苦役勞動。
5 月,因飲食不潔,患急性痢疾。
6 月,因得不到有效治療轉為慢性痢疾,持續膿血便,多日不止。
7 月,患風溼熱。
8 月,轉為風溼性心臟病。於勞動中昏倒,送醫住院治療。
以心臟病情嚴重,9 月轉入佳木斯中心醫院。
9月末,女友阿紅自雲南回京。
擅自逃離醫院,無票扒車回北京。
1971年,22歲
何新父母都已下放湖北咸寧五七幹校,在北京無家無房。
居無定所。經常露宿流浪街頭,住地下防空洞多日。
依靠新女友小艾資助,終日赴北京圖書館讀書。
閱讀馬恩著作以及一批剛剛對外開放的西方哲學及歷史著作。
(何新在京期間,有幸結識楊斯德將軍和趙樸初先生,得到仁慈關懷與幫助。)
9月,因何新經常流浪在釣魚臺國賓館附近,行跡可疑,被北京公安局跟蹤,收押審查。
先關押於廣安門收容所,後短暫收入功德林監獄。
11 月,與一批盲流知青集體被遣送東北生產建設兵團。
到哈爾濱後,從哈爾濱收容所逃遁。向知青朋友借錢返回兵團。
1972 年,23歲
回到機械廠,被隔離審查,後發配磚窯做燒磚工。
七月,轉入基建隊,蓋房子。
冬,轉為鍋爐房燒供暖爐子。
1973 年,24歲
回到翻砂車間,分配擔任大爐工。
給紅旗雜誌投稿,聲稱已解讀列寧《哲學筆記》,黑格爾《邏輯學》,被退稿。
五月,國家恢復招收工農兵大學生,報名參考。無果。
7 月,遼寧發生張鐵生白卷事件。
1974 年,25歲
全國開展批林批孔運動。何新針對報刊有關文論寫信給上海文匯報,發論否定儒法鬥爭史。
文章被報社退回到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政治部,稱:“此文有嚴重政治錯誤,作者思想張狂反動,請追查此人政治背景。”
師部將檔案轉團政治部,政治部轉機械廠。
廠領導大事化小,以須落實知識青年政策為由,未對何新做政治處理。
但再度罰其做苦役,做掏糞工,冬季參加牛鬼蛇神苦役隊,去戶外打凍方修水利。
期間因勞動表現好受獎。
何新說,持續的苦役生活畢生難忘,鍛鍊了我的意志力,耐受力和強勁的體力。
本年中央發文件,要求各地檢查及調整對上山下鄉知識青年政策。
何新因之得到當地有關部門寬大處理,後被團部文教辦調入黑龍江友誼農場學校擔任小學教員。
1975 年,26歲
2月,農場中學教育恢復,師資缺乏,被團部安排借調團中學擔任語文歷史教師。
年底,轉友誼農場教師培訓班任教員,教哲學。
1976年,27歲
春節回北京,第一次結婚,妻子是北京知識青年,幹部子女。
4 月,北京天安門事件爆發。
7 月,因何新傳播反對文革派的政治謠言,教學工作被停職。
對友朋揚言,未來必有動變,準備參加未來的內戰。
被舉報而再次遭受政治審查。
9 月 9日毛澤東去世。
10月華國鋒粉碎四人幫。
何案得到解脫。
【三、早年學術生涯】
1977年,28歲
何新參加高考,考入大慶師範學院大專班。
【附註:何新考試獲得高分,但因屬於所謂“高齡”考生及政審不合格而遭歧視,被黑龍江招生辦分配到這所黑龍江地方學校。】
何新投寄其邏輯學研究論文《論歷史概念集合》給《哲學研究》雜誌。
此文創造了一種新的邏輯學概念,當時即受到重視。
1978年,29歲
應中國社科院哲學所邀請,在校生何新得以作為列席人員,參加本年4月在北京中央黨校召開的全國第一次邏輯理論研究會。會議主席是金嶽霖及於光遠。
【附註:此文於1980年11月發表於上海《學術月刊》雜誌。論文發表後,受到錢學森的高度評價。錢老曾多次引用此文。
1982年4月17日錢老給何新的信中,命名何新論述的歷史集合為“何新樹”。此信收入於《錢學森書信全集》第一卷,P177~179頁。】
5月,因學校不允許何新請假,乃擅自曠課二十餘天。回校後學校威脅通報及給予記大過處分。
6月,何新與學校有關方面鬧崩,毅然決定退學,返回友誼農場。
11 月,以知識青年身份在農場辦理病退,返回北京。
回京後無家可歸,寄居北京亮馬橋地區農舍,租房主人是唐達成先生(何新父親好友,當時為平反右派,自甘肅返京)。
北方文學,人民日報發表何新文藝學文章。
1979年,30
回京後,得到北京文化局領導李清泉推薦,何新被召入《北京文學》編輯部做臨時編輯工作。
本年初,歷史學家寧可教授等,推薦何新作為特殊人才,介紹給中央財政金融學院漢語教授閔庚堯先生,認為此青年文史皆通,古文功底深厚,可以代課擔任教員。
中央財金學院(現在的中央財政大學)於文革中被解散,此時重新恢復,缺少師資。
經學校組織考核,學院人事處同意破格錄用何新為代課教師。

【附註:以應屆大學肄業生的身份而被破格聘為大學代課教師,這是奇蹟。全國沒有第二例。】
何新陸續在《學術研究》、《光明日報》發表多篇論文,引起各方重視。
1980年,31歲
12月,胡喬木(政治局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特批,何新被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擔任學術秘書。
1981年,32歲
春,應聘擔任著名歷史學家黎澍先生學術助手。
1982年,33歲
4月,參加中國歷史學會亞細亞討論會。於會上發言,公開發表反對社會發展五階段模式言論。
以思想言論傾向危險,被黎澍批評,解聘。
掛職多日。後,被丁守和劉志琴調入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
1983年,34歲
2月,出版名著《培根論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
【附註:此書出版後經多次修訂及改版,被不斷再版重印,總髮行累計已逾三百萬冊。】
本年4月,因何新經常在報刊上發表新銳而異端之意識形態言論,何新被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列入“散佈精神汙染人員名單”上報。
1984年,35歲
何新離開近代史所,調入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任編輯。

1985年,36歲
出版《諸神的起源》,三聯書店(1986)。


因社科院秘書長梅益推薦,何新調入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新任所長為劉再復。
1986年,37歲
本年何新被社科院文學所破格聘任為助理研究員。
【附註:所謂破格,一是因為何新沒有正規學歷,二是一步跳過了實習研究員的臺階。】
12月11日,北京大學校刊發表文章介紹何新,標題“學術界的一個奇人”。
1987年,38歲
出版《神龍之謎:東西方思想文化研究與比較》,延邊大學出版社(1987)。
出版《藝術現象的符號——文化學闡釋》,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本年何新應邀加入九三學社(1990年退社)。
應聘擔任中國文化書院、山西師範大學及延邊大學特約教授(後皆辭去)。
1988年,39歲
本年中國社科院於文革後,初次恢復高階學術職稱評定。
在此次職稱評定中,何新以學術成果豐富請求晉升,經過文學研究所及社科院兩級學術委員審議投票,都以近乎全票透過而獲得破格晉升,被聘任為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按規定評選須有兩名正研究員簽字推薦,推薦何新的是李澤厚教授與蔣和森教授。
因何新沒有取得正規高等學歷,而被國家最高學術機構的中國社科院破格評定為高階職稱,此不僅為當時首例,且為唯一一例,新華社及人民日報對此都發表新聞予以報道。
【附註:1989年1月24日人民日報新聞:“在專業職務評定中儘量排除非學術因素,中國社科院破格晉升一批中青年學者”。新聞稱:
“本報北京1月23日訊記者李泓冰報道:曾經以他們的學術專著在許多青年學生的書架上站住了腳的xxx、張顯揚、朱狄等和王逸舟、林崗、何新等分別出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1988年度晉升的180名研究員和450名副研究員的名單上。他們是在“平等、公開、競爭、擇優”的方針下脫穎而出的。記者今天從該院人事和科研部門獲悉了這一訊息。”】
《經濟學週報》、《世界經濟導報》、香港《明報》發表何新論經濟改革失誤的系列文論,預言可能發生社會動盪,引起各界關注。
出版《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新探》,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出版《何新集——反思·挑戰·創造》,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主編《中青年學者開放叢書》系列,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註:即“開放叢書·中青年學者文庫”,本文庫何新任主編) lxu
主編及出版《中外文化知識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
出版演講《中國文化史新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
(附註:此書系何新1984年在上海的一次文化問題演講。當時國內興起所謂“傳統文化的反思熱潮”,何新此次演講乃為發端之作及緣起也。)
【四、介入國家政治經濟,參政議政】

1989年,40歲
1月24日,人民日報理論版發表何新論五四運動的長篇文章。
【在此文中,何新違逆潮流,提出必須反對政治及文化的激進主義,認為應重新反思“五四運動”。】
4月間,何新就國內外形勢上書鄧小平。
5月6日,《國內動態清樣》(高級別之內參)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何新的形勢分析及預測”。
6月1日,何新獲國務院總理召見。
出版《龍:神話與真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出版《談龍》,香港中華書局 1989。
1990年,41歲
3月20日,New York Times發表著名美國駐華記者紀思道(Nicholas D.Kristof)對何新的採訪。
12月11日,《人民日報》在第一版、第二版及第三版發表何新長篇文章,論《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問題》。
本年12月,何新應日本高層文化人士德間康快邀請出訪日本。
在日本會見即將就任首相的國會議員宮澤喜一及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佐伯。
本年江澤民總書記、宋平同志等領導人多次召開社科工作會議,何新應邀出席。
臺灣木鐸書屋出版何新《諸神的起源》 (系盜版)。
1991年,42歲
2月,何新再次破格,提前晉任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受國務院領導人委託,國務委員馬洪及國務院副秘書長孫尚清約見何新,談何新調動工作問題。
何新要求:為便於研究學問,請求不坐班,不開會,不參加集體專案。
本年3月,何新作為國務院特邀人士擔任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其後何新工作及組織關係轉入全國政協老幹部局,成為中央領導特殊安排的不需要坐班和開會的專職委員。
自此至2003年,何新連續任第7屆、第8屆、第9屆全國政協委員。
本年出版《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何新與西方記者談話錄》,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出版《東方的復興》(第一卷),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聯合出(1991)。
臺灣出版《反思與挑戰》,臺灣風雲時代出版社( 1991)。
《巨謎的揭破》,臺灣風雲時代出版社( 1991)。
1992年初,43歲
何新應古巴卡斯特羅邀請訪問古巴,提供經濟改革建議。
出版《東方的復興》(第二卷),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2)。
出版《愛情與英雄》,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出版《何新畫集》,香港亞洲畫廊印製(1992)。
1993年,44歲
1990—1993年間,國家副主席王震、總理李鵬、總理辦公室主任姜雲寶等領導人多次召見何新。
【在覲見總理時,何新詳論中國經濟形勢及問題,何新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主要問題之癥結並不是政府工作報告所說的“總需求大於總供給”,而是相反,是總供給大於總需求,即發生了生產過剩和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因之而產生企業三角債等金融現象。
因此何新建議,不應當採納美國經濟學家.弗裡德曼的建議——多囤積物資以防止通脹,而是必須限產壓庫,清理庫存積壓品,加速資金迴流,同時努力擴大出口,大力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
何新認為,拓展世界市場是解決國內產能過剩困境的出路。】
出版《何新政治經濟論文集》(註:白皮書,內部發行版),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3)。
出版《論何新·評論及友人書信》(內部發行版),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3)。
1995年,46歲
正式出版《何新政治經濟論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5)。
以非正式身份參加首屆亞太經合組織西雅圖會議。
【此後幾年,何新多次出國訪問、考察及講學,出訪美國及歐盟一些國家。】
1996年,47歲
出版《中華復興與世界未來》(上、下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再版《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太陽神崇拜》,光明日報出版社(1996)。
1997年,48歲
出版《為中國聲辯》,山東友誼出版社 (1997)。
出版《危機與反思》,(上、下卷)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
海外出版《致中南海密札·為中國聲辯》,香港明鏡出版社(1997)。
出版早年自傳《孤獨與挑戰》,(第一卷) 山東友誼出版社(1998)。
出版《何新戰略思想庫·新戰略論》,(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卷,共三冊)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1998年,49歲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何新批判》,此書收入國內外學術界對何新理論的一批評論及書信論著。
日本樹花捨出版後藤典夫翻譯《諸神的起源》。
1999年,50歲
韓國翻譯出版何新著作《中華的復興》。
韓國東文堂翻譯出版何新著作《諸神的起源》。
2000年,51歲
再版《龍:神話與真相》(第二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出版《大易通解》,澳門出版社 (2000)。
出版《大易新解》,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001年,52歲
出版《思考:我的哲學與宗教觀》 (第一卷),時事出版社(2001)。
《思考:新國家主義的經濟觀》 (第二卷),時事出版社(2001)。
【附註:《思考:新國家主義的經濟觀》,此書出版後引起思想界震動,打破了國內學術界自80年代以來對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的崇拜和迷信,喚起了學界對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反思和批判潮流。】
出版《藝術分析與美學思辨》,時事出版社(2001)。
出版《何新古經新解》(共六冊),時事出版社 (2001)。
2002年,53歲
何新上書中央,批評關於國企改制及工人大規模下崗政策。
此後,國企之改制及下崗運動乃有所遏制。
出版《美學分析》,中國民族攝影出版社 (2002)。
《論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何新史學論著選集》,時事出版社 (2002)。
出版《全球戰略問題新觀察》,時事出版社(2002)。
2003年,54歲
3月,第10屆政協會議前夕,何新原已得到續任委員的通知,但突然被免職。知內情後,何新一笑置之。
作《沁園春》一首,和辛翁《弄溪賦》:
對酒舒懷,把筆題詩,意醉情多。
望峰巒翠轉,煙霞起落,溪流奔湧,雪練傾河。
淡淡晨曦,粼粼倒影,風撫湖光泛碧波。
抬眸處,喜菖蒲滿港,綠竹環坡。
高山松立嵯峨,引墨客騷人賦黍禾。
嘆世間塵客,營營碌碌,怎如鷗鷺,自在情多。
雨霧春濃,迷離芳草,擊楫中流且放歌。
思今古,嘆紅塵多事,我自婆娑。
(辛棄疾《沁園春·弄溪賦》原詞:
有酒忘杯,有筆忘詩,弄溪奈何。
看縱橫斗轉,龍蛇起陸,崩騰決去,雪練傾河。
嫋嫋東風,悠悠倒景,搖動雲山水又波。
還知否,欠菖蒲攢港,綠竹緣坡。
長松誰剪嵯峨?笑野老來耘山上禾。
算只因魚鳥,天然自樂,非關風月,閒處偏多。
芳草春深,佳人日暮,濯發滄浪獨浩歌。
徘徊久,問人間誰似,老子婆娑。)
出版《論政治國家主義》,時事出版社(2003)。
出版《聖與雄:何新考古新論》,金城出版社( 2003)。
出版《風·華夏上古情歌》,時事出版社 (2003)。
出版《孔子論人生·論語新解》,時事出版社(2003)。
出版《談龍說鳳》時事出版社(2004)。
再版《何新集——反思·挑戰·創造》(新版),時事出版社 (2004)。
2005年,56歲
出版《泛演化邏輯引論》,時事出版社(2005)。
2007年,58歲
出版《何新國學經典新解系列》(共十四冊),時事出版社( 2007)。
出版《思與行·論語新解》,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出版《天行健·易經新解》,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出版《宇宙之道·老子新解》,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出版《諸神的起源》新版,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
2008年,59歲
3月,第11屆政協會議召開,何新復出,續任第11屆全國政協委員。
出版《我的哲學思考:方法與邏輯》,時事出版社 (2008).
出版《何新國學經典新考系列》(共十五冊),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8)。
出版《何新論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華齡出版社 (2008)。
2009年,60歲
10月1日,何新應邀出席建國六十週年國慶觀禮。
於何新網易部落格發表《何新老兒六十自述》。
2010年,61歲
出版《反主流經濟學》(上、下卷),時事出版社 (2010)。
出版《哲學思考》(上、下卷),時事出版社 (2010)。
出版《何新國學經典新考叢書》(精裝版),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0)。
出版《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內幕揭秘》,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0)。
出版《匯率風暴:中美貨幣戰爭揭秘》,中港傳媒出版社 (2010)。
出版《誰統治著世界——神秘共濟會與新戰爭揭秘》,中港傳媒出版社( 2010)。
【港版共濟會系列第一部】
出版《何新論美》東方出版社(2010)。
出版《何新論中國經濟》東方出版社( 2010)。
2011年,62歲
出版《統治世界:神秘共濟會揭秘》,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
【大陸版共濟會系列第一部】
出版學術自傳《奮鬥與思考:何新人生自述》,萬卷出版公司(2011)。
2012年,63歲
出版《論孔學》,同心出版社 (2012)。
出版《聖者·孔子傳》,同心出版社( 2012)。
出版《希臘偽史考》,同心出版社(2012)。
【附註:何新認為晚年學術的重要發現之一,是揭露西方編撰的世界歷史,特別是關於古代希臘、印度及西亞歷史,多為近代西方為宗教及地緣政治目的而偽造的歷史。】
7月,與前國家領導人吳儀、賈春旺等座談,做關於共濟會歷史的詳細介紹。
臺灣出版《神秘共濟會:掌握世界的黑色心臟》,臺灣人類智庫出版社( 2012)。
《消滅劣等人種》,臺灣人類智庫出版社 (2012)。
出版《孔丘年譜長編》,同心出版社 (2012)。
2013年3月,64歲
何新續任第12屆全國政協委員。
出版《手眼通天: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中港傳媒出版社(2013)
【港版共濟會系列第二部】
出版《統治世界:手眼通天共濟會》,同心出版社 (2013)。
【大陸版共濟會系列第二部】
出版《哲學思考》,萬卷出版公司( 2013)。
出版《新國家主義經濟學》,同心出版社(2013)。
出版《反主流經濟學》萬卷出版公司 (2013)。
香港出版《何新畫傳》。
【患重病】
2013年3月後,何新患重症肌無力等重病。
重症肌無力被醫學界認為是不可逆轉的絕症。
7月,赴吉林延邊治療。
10月,經馬文環醫生救治,重症肌無力病症得到初愈。
2014年,65歲
本年8月後,何新又患癌症等其它疾病多種,繼續治療。
出版《新邏輯主義哲學》同心出版社 (2014)。
出版《老饕論吃:何新談美食》,萬卷出版公司 (2014)。
出版《〈心經〉新詮》同心出版社 (2014)。
出版《〈夏小正〉新考》萬卷出版公司( 2014)。
2015年,66歲
9月3日,何新應邀出席國家盛典——抗戰勝利六十週年紀念日閱兵。
出版《希臘偽史續考》,中國言實出版社( 2015)。
出版《內聖外王·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中港傳媒出版社 (2015)
【港版共濟會系列第三部】
本年繼續治療所患諸種疾病,緩慢恢復及休養。
2016年,67歲
出版《何新品國學經典系列》,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2016)。
2017年,68歲
出版《覆雨翻雲·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中港傳媒出版社。
【港版共濟會系列第四部】
出版《神鬼莫測·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中港傳媒出版社。
【港版共濟會系列第五部】
2018年,69歲
出版《統治世界:世界歷史中的神秘共濟會》,遼寧人民出版社。
【大陸版共濟會系列第三部】
出版《諸神的起源》[增訂版],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8
【《諸神的起源》累計出版多次,不完全統計如下:
1. 1986年,由三聯書店出版第一版,兩次印刷。
2. 1996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再版,書名為《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太陽神崇拜》。
3. 2007年,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諸神的起源》新版。
4. 2008年,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諸神的起源:華夏上古日神與母神崇拜》。
5. 2018年,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諸神的起源》增訂版。
6.1988年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新探》,也是《諸神的起源》異名版,
國內累計十五種以上版本。《諸神的起源》在海外被譯為日文、韓文出版。臺灣木鐸書屋出版過盜版。】
2019年,70歲
何新本年於全國政協正式辦理退休手續。
出版《諸神的世界》,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2019
出版《諸子的真相》,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2019
出版《中國文明的密碼》,中國出版集團.現代出版社,2019
出版《論毛澤東與文革秘史》,中港傳媒出版社,2019
出版《何新論美》,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出版《漢武帝大傳》,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出版《易經入門——何新講<周易>》,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出版《柔弱勝剛強——何新講<老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出版《孔子的智慧——何新講<論語>》,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
出版《哲學沉思錄》,現代出版社,2019
出版《何新談詩詞之美》,現代出版社,2019
出版《何新世界史新論》,現代出版社,2019
出版《何新經濟學要論》,中港傳媒出版社,2019
出版《<心經>與<金剛經>考釋——何新佛學研究論集》,中港傳媒出版社,2019
2020年,71歲
出版《何新經濟學講義》,現代出版社,2020
出版《印度偽史考》,中港傳媒出版社,2020
出版《希臘偽史新考》,中港傳媒出版社,2020
出版《希臘偽史新考【附錄】》,中港傳媒出版社,2020
出版《羅馬偽史新考》,中港傳媒出版社,2020
出版《中西亞史地新考》(上下冊),中港傳媒出版社,2020
出版《道隱無形·神秘共濟會研究之六》,中港傳媒出版社,2020
【港版共濟會系列第六部】
【附註:何新關於共濟會的系列著作,計香港出版六部,大陸出版三部。
共濟會是一個強大而神秘的宗教、金融以及涉及世界政治、文化和社會的超巨型組織。但在中國鮮為人知。何新對之的研究具有開創性意義。】
2022年,73歲
出版《何新論詩》,中港傳媒出版社,2022
出版《華東解放戰爭研究》,中港傳媒出版社,2022
出版《歷史的樞紐:中西亞史地新考》,現代出版社,2022
2023年,74歲
出版《何新談共濟會》(第二版),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出版“戰略研究參考叢書”
【此書系根據2012年7月何新為前領導人吳儀等的座談會談話整理編撰。】
出版《徐榮祥:傳奇人生》,中港傳媒出版社,2023
出版《何新密使古巴紀實》,中港傳媒出版社,2023
出版《何新佛學研究論集》(第二版),中港傳媒出版社,2023
2024年,75歲
出版《中華文明的天機》,現代出版社,2024


解讀辛棄疾晚年詞一首:
西江月·示兒曹以家事付之
辛棄疾
萬事雲煙忽過,百年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
宜醉,宜遊,宜睡。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舊管些兒?
管竹,管山,管水。
【譯文】
萬事如雲煙匆匆消逝,
百年就像蒲柳一樣迅速衰老。
如今做什麼事情還適宜?
喝酒、遊玩、睡覺。
不要等官府催主動納稅
仔細計算家用量入為出
你們老父還能管啥事情?
看竹子、看青山、看看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