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巴倫冬季書單收錄的書籍首推一本投資經典的新版本:《股市長線法寶(第6版)》,這本在全球暢銷30年的股票投資“聖經”新增了全新6章,資料擴充套件至2020年,它是幾乎所有論證投資股市的長期投資優越性時都繞不過去的著作,包括中國股市在內。長線是金,要想在股市中獲得長期複利,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一直活在市場裡,長線本身就是法寶。
雖然芒格已經去世一年,但是閱讀芒格在很多方面仍然具有啟迪意義,《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智慧精要(口袋本)》凝聚了芒格的商業智慧,口袋本形式更便於隨身攜帶,常讀常新,羅伯特·G.哈格斯特朗的《查理·芒格的投資智慧》和王冠亞的《我讀巴芒:永恆的價值》則能夠幫助讀者更加系統地學習芒格的格柵理論。
本期書單還包括《奇點更近》和《浪潮將至》,它們試圖預測當下最重要的幾股技術趨勢對於人類社會和資本市場的長期影響,《黃仁勳:英偉達之芯》和《奧爾特曼傳》則試圖展示和剖析兩個對當代科技產業影響最為深遠的企業家內心,就像今年的A股市場一樣,巨大的變化很少是線性發生的,而是指數式爆發,僅僅幾個人和幾家公司就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股市長線法寶(第6版)》
原名:Stocks for the Long Run: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Financial Market Returns & Long-Term Investment Strategies(six edition)
作者:傑里米·西格爾
譯者:銀行螺絲釘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簡介:在提到股票投資的長期收益時,幾乎所有人都繞不過傑里米·西格爾在《股市長線法寶》中所統計的自1802年以來的大類資產收益率統計表。對每一位想要充分了解和利用股市的投資者來說,這本書提供了最完整的歷史趨勢,以及實踐所需的知識與工具。
這本暢銷30年的股票投資“聖經”近日又出版了最新修訂版,新增全新6章,資料擴充套件至2020年,涉及全球21個市場,傑里米·西格爾自我評價“修訂最多、最好、最全面的一版”,也是巴菲特評價中“價值連城的股票市場投資指南”。

《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智慧精要(口袋本)》
原名:Poor Charlie’s Almanack: The Wit and Wisdom of Charles T. Munger
作者:彼得·考夫曼(編)
譯者:李繼宏 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簡介:本書是脫胎於《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錄》的口袋本,更加方便易攜。雖然芒格已經於去年去世,但閱讀芒格在很多方面仍然具有啟迪意義。就商業與投資而言,芒格始終堅持一種本傑明·富蘭克林式的商業文明,強調誠信、理性與道德,這是一種與投機絕對相對立的價值觀與方法論。他不僅身體力行,透過貫徹這套思想獲得了投資的巨大成功,還以此視角觀察和評析美國金融界的醜聞與亂象,並揭示出價值投資之所以有效的強大根基。

《我讀巴芒:永恆的價值》
作者:王冠亞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簡介:巴菲特歷年致股東的信被公認為是學習投資的最佳教材之一,投資人王冠亞花費數年時間,通讀了巴菲特致合夥人的信(1957~1970 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1965~2023 年),以及有關巴芒的本外版圖書及伯克希爾公司的公開資料,梳理出其中的重要事件及案例,結合自己多年來對巴芒的研究,以及作為私募基金經理的投資實踐,寫下近50萬字的筆記與心得。書中總結出10大模組,細分為80個專題,解讀了400多個子話題及知識點,為學習巴芒的讀者提供了一個系統的全新視角。

《查理·芒格的投資智慧:投資的格柵理論》
原名:Investing: The Last Liberal Art
作者:羅伯特·G.哈格斯特朗
譯者:鄭磊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簡介:芒格在南加州大學發表的著名演講中提出過一個觀點:物理學、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文學、數學等知識體系是相互交叉的,在學習不同的學科知識時,我們的頭腦中會形成很多模型,我們把它們分類安置形成了思維的格柵模型。股市是天生的複雜適應系統,芒格告訴我們,將不同學科的思維模型聯結起來建立融會貫通的格柵,是決策的最佳模式,用不同學科的思維模型思考同一個問題,如果能得出相同的結論,決策的正確性會更高,你懂得越多,理解越深,投資者就越聰明。

《投資哲學:成功的投資策略與估值》
原名:Investment Philosophies: Successful Strategies and the Investors Who Made Them Work
作者:阿斯沃斯·達摩達蘭
譯者: 李昆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簡介:紐約大學金融學教授阿斯沃斯·達摩達蘭是一位備受推崇的財務估值專家,但他在他的著作《投資哲學:成功的投資策略與估值》中強調的卻是投資理念和哲學的重要性,本書討論了大量經過時間檢驗的投資理念和與之對應的投資策略,這些理念和策略曾讓不同型別的投資者在市場中收穫了豐厚回報。同時,本書詳細分析了成功的投資者為什麼會選擇這些投資理念、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於實踐,以及最終決定投資成功的因素是什麼。

《投資思維:投資管理的多元視角與資產配置策略》
作者:陳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簡介:本書是作者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全球財富管理》課程的精髓要義,凝聚了其二十多年來的經濟洞察與投資經驗。人生是一個認知迭代的過程。財富是對認知的補償。投資本質上是認知能力的變現。投資世界具有複雜性與不確定性。現實世界與投資領域存在著六大“異象”,所謂“異象”,就是反常識的,與我們預設的規則不一致的現象,具體包括非線性增長、非正態分佈、非連續成長、非獨立存在、非有序發展和非理性行為六大“異象”。面對投資世界中紛繁複雜的諸多“異象”,我們需要建立多元化思維模式。

《與時俱進的投資》
作者:朱昂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簡介: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品質上,點拾投資創始人朱昂所做的基金經理訪談都堪稱金融業內媒體訪談的“天花板”。作為前基金經理,朱昂在訪談中加入了更多有關價值觀和方法論的深度追問,以及同行之間的觀點碰撞。這本書是朱昂基金經理訪談系列中的第四本,前三本聚焦於某種風格或者型別的基金經理,而在這本中我們能看到十多位風格迥異的均衡多元風格基金經理,訪談時間也跨越了從2020年到2023年的多個年份,內容更加豐富多元。

《逆風翻盤:危機時代的億萬贏家》
原名:Chaos Kings: How Wall Street Traders Make Billions In The New Age Of Crisis
作者:斯科特·帕特森
譯者:胡東超 / 丁一
出版社:中信·墨菲|中信出版集團
簡介:新冠疫情期間,“黑天鵝之父”塔勒布領銜的環宇資本以5000萬美元押注狂賺30億美元,頂級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以2600萬美元押注最終獲利36億美元。作者以比爾·阿克曼為引子,以塔勒布、斯皮茨納格爾、索內特等靈魂人物為主線,講述了他們的投資思想及職業成長史,以及他們在2008年金融危機、2010年閃電崩盤、2015年股災、2020年新冠疫情等危機之下的投資歷程。

《人生財富靠康波:濤動週期論》
作者: 周金濤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簡介:這本書是中國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研究開拓者、“週期天王”周金濤的經典作品。從2006—2007年持續兩年的大牛市到2008年次貸危機和2016年大宗商品年度反彈,周金濤成功把握和預測了長週期執行中的每一次重要轉折,他的研究與洞見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宏觀對沖策略,也為我們理解經濟週期與人生財富命運的關係提供了重要啟示。

《黃仁勳:英偉達之芯》
原名:The Thinking Machine: Jensen Huang, Nvidia, and the World's Most Coveted Microchip
作者:斯蒂芬·威特
譯者:周健工
出版社:湛廬文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簡介:這是一本最受英偉達認可的黃仁勳傳記,但又不僅是一部傳記,更是一部關於如何在全球科技舞臺上取得成功的範本。跨越30年的科技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慧技術是如何發展的,人工智慧將會如何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技術發展的速度和進展是怎麼樣的。
在這場技術的發展過程中,英偉達是一個縮影。透過對技術發展歷程的洞察,我們將更清晰的看到未來,企業家可以瞭解到科技行業的複雜性,以及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領先。

《奧爾特曼傳》
作者:周恆星
出版社:湛廬文化|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簡介:ChatGPT之父、AI時代掌舵人奧爾特曼全球首部獨家採訪傳記。作者周恆星基於與奧爾特曼接觸近10年的直接經歷與一手資訊,帶讀者走近一個真實的奧爾特曼。奧爾特曼是OpenAI創始人、執行長,ChatGPT之父,Y Combinator前總裁。本書作者周恆星希望創作全球第一部關於奧爾特曼與OpenAI的揭秘之作,詳細講述OpenAI建立及發展史上的關鍵事件與人物,帶領讀者親歷AI發展前沿跌宕起伏的發展大事。

《浪潮將至:技術、權力與未來的衝擊》
原名:The Coming Wave: Technology, Power, and the 21st Century’s Greatest Dilemma
作者:穆斯塔法·蘇萊曼 / 邁克爾·巴斯卡爾
譯者:賈海波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簡介:我們正在接近人類歷史的一個關鍵節點,這一節點將決定人類命運的未來走向。我們已被人工智慧包圍,生活中的一切都將改變。人工智慧將組織我們的生活,經營我們的生意,管理核心的政府服務。作為開創性的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的聯合創始人和微軟人工智慧的CEO,作者穆斯塔法·蘇萊曼一直處於這場浪潮的中心。他認為,未來10年將被這一波強大、快速擴散的新技術所定義。

《奇點更近》
原名:The Singularity Is Nearer:When We Merge With AI
作者:雷·庫茲韋爾
譯者:蘆義
出版社:湛廬文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簡介:本書是繼《奇點臨近》之後雷·庫茲韋爾的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探討以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及奈米機器人為代表的指數型技術將如何推動人類走向奇點。庫茲韋爾透過紮實的論證,在書中重申了他對未來20年的大膽預言:AI將在何時透過圖靈測試;人類將在何時邁入奇點;持續發展的人機融合技術將如何使人類智慧增強數百萬倍;人類壽命如何實現延長,超越目前120歲的生物學限制;指數型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等。

《萬物皆計算:科學奇才的探索之旅》
原名:Adventures of a Computational Explorer
作者:斯蒂芬·沃爾弗拉姆
譯者:劉永鑫 / 芮蘇英 / 寇育新 / 趙麗娜
出版社:圖靈教育|人民郵電出版社
簡介:本書為斯蒂芬·沃爾弗拉姆的隨筆集,彙集了其過去十餘年不同場合的文章、講稿等,以計算思維正規化為中心,講述了沃爾弗拉姆在科學、技術、藝術、哲學、商業等多個領域的思想探索與實踐。從為電影《降臨》提供科學諮詢、解決人工智慧道德規範問題、尋找一個不尋常的多面體的來源、與外星人交流,到建立Mathematica 和Wolfram|Alpha,再到尋找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探索π,向讀者展示了計算思維在當代科技發展中的無限可能。

《小數決策:如何用更少的資料做出更好的決策》
原名:Decisions Over Decimals: Striking the Balance between Intuition and Information
作者:克里斯托弗·弗蘭克 / 保羅·馬尼奧內 / 奧代德·內策爾
譯者:車品覺
出版社:湛廬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簡介:在令人眼花繚亂的海量資料、風起雲湧的市場變化、突如其來的緊急情況下,我們如何用更少的資料做出更好的決策?這是一本關於如何平衡資料與直覺做出決策的書,三位專家作者在書中提出一套與眾不同的快速決策技能,即定量直覺。
定量直覺是一種將資料資訊和直覺結合起來做出有效和高效決策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能夠使得決策者在資料、經驗和直覺之間取得平衡,使他們可以迅速整理資訊、做出判斷、深入審視資料,形成敏銳的洞察力。

《勝算》
原名:The Perfect Bet: How Science and Math Are Taking the Luck Out of Gambling
作者:亞當·庫哈爾斯基
譯者:謝宜霖
出版社:湛廬文化|臺海出版社
簡介:人類做選擇時常常會陷入認知誤區,導致決策失誤。許多人甚至將決策比作“擲硬幣”,認為結果完全取決於運氣。但《勝算》一書告訴我們,人生這場冒險並不全憑運氣,而可以更多依靠科學。《勝算》的作者亞當·庫哈爾斯基,憑藉其紮實的數學和科學背景,向我們展示瞭如何利用科學工具來克服認知侷限。透過系統的機率分析和數學模型,我們可以避開思維陷阱,做出更加理性和準確的判斷。它教會我們如何理解並避開機率陷阱,如何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

《七次崩潰:下一次大規模全球化何時到來》
原名:Seven Crashes: The Economic Crises That Shaped Globalizationand thrive in the muck
作者:哈羅德·詹姆斯
譯者:祁長保
出版社:中譯出版社
簡介:在這本書中,作者展示了過去200年全球化及其轉折點的新歷史,他研究了這段時間內發生的七次經濟危機:19世紀40年代末、1873年同時發生的股市震盪、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大蕭條時期、20世紀70年代、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最近的新冠肺炎危機,他展示了其中一些危機最終如何推動市場朝著勞動力、商品和資本市場更加跨境一體化的方向發展,而另一些危機則推動了實質性的去全球化。

《長期危機:重塑全球經濟之路》
原名:Permacrisis: A Plan to Fix a Fractured World
作者:戈登·布朗 等
譯者:餘江 / 傅雨樵 / 蔣琢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簡介:全球發展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增長下滑、通脹加速、不平等惡化、保護主義抬頭、極端氣候危機頻發等各種挑戰紛至沓來。世界似乎陷入了長期危機。本書認為,是既有的經濟增長模式、經濟管理手段與全球合作秩序越來越無法適應快速技術革新和國際環境變化的趨勢,導致了各種矛盾和衝突激化,直至當前糟糕的局面。但這並不是註定的結局,世界的未來取決於現實的選擇,長期危機可以有長期對策,全球問題需要全球解決方案。作者戈登·布朗曾任英國首相和英國財政大臣。

《貨幣的本質:繁榮、危機和資本新論》
原名:Money Capital: New Monetary Principles for a More Prosperous Society
作者:帕特里克·博爾頓 / 黃海洲
譯者:餘江 / 周鈺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簡介:傳統貨幣主義理論認為,通脹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一種貨幣現象,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政策實踐和中國過去四十多年的經濟發展等現實狀況挑戰了這一認知。在本書中,著名經濟學家帕特里克·博爾頓和黃海洲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透過公司金融理論來重構貨幣經濟學,構建了國家資本結構,將貨幣視為國家的股權。本書為貨幣理論、貨幣政策和國際金融構建了一個新的、基於公司金融的共同微觀基礎。

《匯率下跌之後:日元貶值的宏觀經濟啟示》
作者:唐鐮大輔
譯者:宋剛 / 劉澤儒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簡介:從2021年開始日元大幅貶值,這不是一個短時的市場現象,而是日本外貿、經濟增長結構發展遭遇拐點的必然結果。本書並不是一本探討日元短期下跌的市場分析書籍,作者希望創作一本“不會因時間而腐朽的著作”,希望透過日元暴跌背後幾十年的日本外貿、國債發展歷程,探討國際貿易、匯率、經濟增長背後的深刻邏輯,同時還揭示匯率變化對經濟和普通人的生活的影響。人民幣短時下跌的現實問題也與日本當下面臨的問題有著相似之處,對於仍在穩步發展中的中國經濟來說,本書討論的問題極具前瞻性和參考價值。

《銀髮經濟:從認知到行動的商業創新路徑》
作者:李佳 / 王嶽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簡介:原來參與社會活動的老人比較少,企業無須特別考慮他們的需求。現在整個社會的年齡層結構發生了變化,企業需要順應商業社會的發展規律,把這部分使用者的需求考慮進去。使用者年齡層的變化,意味著企業服務物件本身需求的變化。
在這樣一個使用者全齡化的新需求迸發的背景下,整個商業社會應該把視野擴大。本書站在“從使用者出發”的角度,梳理了目前老齡、全齡人群使用者的需求,旨在引導越來越多企業將自身產品和優勢與銀髮經濟相連線,並幫助企業降低試錯成本,看見更多可能。

《不被定義的年齡:積極年齡觀讓我們更快樂、健康、長壽》
原名:Breaking the Age Code: How Your Beliefs About Aging Determine How Long and Well You Live
作者:貝卡·利維
譯者:喻柏雅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簡介:耶魯大學教授、成功老齡化心理學的主要專家貝卡·利維博士透過突破性的研究,展示瞭如何改善年齡觀念,打破關於老年的消極刻板印象,甚至改變基因的運作方式,如何延長7.5年的預期壽命。利維博士證明了許多以前被認為完全由生理衰老引起的健康問題,如身體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心血管問題和阿爾茨海默病,其實更多受到我們從社會文化中內化的消極年齡觀念的影響,現在是我們所有人重新思考變老意味著什麼的時候了。
文|巴倫週刊
編輯|喻舟
版權宣告:
《巴倫週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