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容來自聯合報,謝謝。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近年的加速發展,全球半導體技術的排名似乎也進入洗牌階段。南韓科技評估與規劃研究院(KISTEP)23日公佈最新調查報告稱,南韓絕大多數的半導體技術,已經被中國大陸趕超。
韓聯社報導,南韓科技評估與規劃研究院「三大關鍵領域技術水準深度分析」報告指,該研究院針對39名南韓專家實施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截至去年,南韓所有半導體領域的基礎力量均落後於中國大陸。若將技術最先進國家的水準設為100%,南韓在高整合度、低阻抗儲存晶片技術領域為90.9%,低於中國大陸的94.1%。另,在高效能、低功耗的人工智慧晶片領域中,南韓為84.1%,仍不及中國大陸的88.3%。
而在功率半導體方面,南韓為67.5%,大陸則為79.8%。同時,新一代高效能感測技術方面,南韓、中國大陸分別為81.3%和83.9%;至於在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方面,雙方均為74.2%。
此外,具體從商業化角度來看,南韓僅在高整合度、低阻抗儲存晶片和先進封裝技術方面領先於大陸。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的 2022 年調查中,韓國在儲存器、感測和封裝領域的評級領先於中國,但此後僅用兩年時間就被超越或趕上。
這項調查是透過從參加 KISTEP 2022 年技術水平評估的半導體專家中選出專家進行的。該評估每兩年進行一次,根據《科學技術基本法》對韓國的核心技術進行評估。半導體評估人員包括來自產學研機構的大學教授和研究人員,以及來自材料、零部件和裝置領域的大公司和中小企業的專業人士。
專家們越來越擔心韓國將其在儲存器、感測和封裝技術方面的主要優勢拱手讓給中國。報告發現,雖然韓國在半導體技術生命週期內的工藝和量產技術方面仍然領先於中國,但在基礎研究和設計技術方面卻落後於中國,甚至在其他主要國家中排名最後。
中國對韓國傳統主要技術的進軍並不僅限於半導體。去年,中國企業在全球電視出貨量方面首次超過韓國,使其超大尺寸產品處於領先地位。在高階智慧手機和顯示器市場,中國企業也威脅著三星和 LG 的市場份額。KISTEP 研究員鄭義真表示:“確保核心技術成為韓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一張戰略牌至關重要。迫切需要採取措施確保人才,包括為行業提供激勵措施以培養技術人才,以及制定吸引海外專業人士的移民政策。”
南韓科技評估與規劃研究院還指,南韓雖在製造工藝和量產方面領先大陸,但在基礎技術和設計領域落後。在日本和中國大陸的崛起,還有美國的制裁,以及東南亞市場增長等狀況因素,都給南韓相關產業帶來不確定性,研發投資規模不大的韓國半導體產業,前景並不樂觀。
韓媒亞洲經濟則指,有專家認為,南韓半導體技術水準未來面臨的問題,主要有核心人才流失、人工智慧半導體技術、中美競爭、本國優先政策、供應鏈在地化等,其中只有人工智慧半導體技術可能對南韓的技術水準產生正面影響。
同時,面板專業研調機構Omdia在23日釋出最新資料顯示,去年大陸電視機品牌的TCL、海信、小米的合計出貨量,在全球市場所佔分額為31.3%,首次超過南韓品牌三星電子和LG電子的28.4%。
陸媒先前引述南韓貿易協會研究員金炯中表示,中國是南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國家,也是半導體領域試圖快速追趕的競爭者。南韓須對中國大陸聚焦的技術領域追蹤觀察,也需要制定研發戰略以維護上游產業主權。
END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45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