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尖椒
【卷首語】
十年前,長影片平臺砸錢搶佔版權劇,五年前,它們大舉押注自制劇,扶持內部工作室,試圖掌控內容供應鏈。
然而,如今的市場環境早已今非昔比,自制劇不再是稀缺資源,“誰來做”比“能不能做”更重要。
過去幾年,平臺逐漸搭建了一整套製片人工作室體系,試圖讓內容生產更加高效、可控。但隨著市場變化加劇,精品化迭代、降本增效成為常態、短劇衝擊來得洶湧澎湃,如今我們也肉眼可見平臺這套內容迴圈體系不斷洗牌——製片人不再只是內容操盤手,而是站在一線,直接面對市場競爭的勝負手。
當行業步入深度調整期,各平臺自制劇工作室體系不斷升級,以求適應新的市場秩序。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lun)同步開啟新年新觀察系列,看看在這場“長影片內容造新血”的運動中,各平臺究竟找到了哪些新解法,哪些工作室穩穩扛住了KPI,哪些工作室帶來的新驚喜,又有哪些工作室黯然退場?
最近兩年,阿里大文娛引人注目的變動之一正是影視工作室的成立與調整。
有外部活水的湧入。就在今日(24日),耐飛科技董事長兼CEO栗坤攜團隊正式入職阿里大文娛,併成立耐飛視界工作室。之前,尹香今、楊焱、王錦等多位資深製片人加入阿里大文娛分別成立工作室,並已有首作品殺青。導演算、別克,編劇劉吾駟分別成立工作室,專注於懸疑題材精品短劇或電影的創作。
也有內部的調整最佳化。原優酷劇集中心的幾位負責人分別成立了自己的製片人工作室,原來做版權劇、定製劇的製片人也邁入需要提升自制能力的2.0階段。
接近阿里大文娛的相關人士告訴我們,從數量上看,2024年的確是影視工作室成立井噴的一年。但這個佈局其實從2021年就開始了,“因為工作室的開設,尤其是引進外部製片人進入大文娛,都需要漫長的溝透過程。”過去三年,阿里大文娛影視工作室從個位數擴充到二十個。
據娛樂資本論整理統計,目前阿里大文娛有20家影視工作室,其中敦淇、拾穗、香金影業、別劇異格、駟馬難追、耐飛視界六家系阿里影業旗下自制工作室。而酷米、優象、盤古、閃爍、星河、丘山、三邊坡、王錦(旗下有靈風工作室)、千予、酷有、種子、文雅和八神十四家工作室隸屬於優酷。

阿里大文娛影視工作室人員架構圖
以影視工作室為切口,我們也能看到阿里大文娛正在聚集優質生產力,為後續精品內容的持續產出積蓄力量。

“破萬劇”背後的爆款工作室
2024年,優酷共有11部破萬劇,其中《清明上河圖密碼》《珠簾玉幕》《邊水往事》和《白夜破曉》四部都來自盤古工作室。

盤古工作室2024年“破萬劇”
盤古工作室由張龍負責,“儲備糧”非常多,待播片單中還有潘粵明、王鶴棣主演的刑偵懸疑劇《黑夜告白》,井柏然、張頌文主演的《穀雨》,以及仙俠劇《入青雲》《師兄太穩健》等。
周靜負責的酷米工作室也是優酷破萬劇“大戶”。2024年,酷米工作室共播出了11部作品,其中《墨雨雲間》《要久久愛》《雪迷宮》都熱度破萬。

酷米工作室2024年“破萬劇”
周靜加入阿里大文娛超過十年,之前她就一直在負責優酷版權採購與定製。酷米工作室與行業內頭部公司歡娛、歡瑞、藝達影視、恆星引力、正午陽光、儒意影業、檸萌影業、華策等均有密切合作。
2024年,優象工作室播出6部劇,其中《花間令》《少年白馬醉春風》熱度破萬,周照中擔任優象工作室總經理。優象工作室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偷偷藏不住》《鳴龍少年》《掌心》,以《少年歌行》《少年白馬醉春風》《暗河傳》為代表的“周木楠少年江湖系列”,《黑白局》《黑白決》“黑白系列”警匪劇,以及漫改劇《異人之下》系列。去年11月殺青的《十萬狂花入夢來》是優象工作室第一部自制劇。

優象工作室2024年“破萬劇”
另外,阿里大文娛近幾年陸續從外引進人才,並在2024年迎來了爆發期,破萬劇背後也有了新的身影。
星河工作室負責人鄢蓓原是琰玉影視CEO。2021年鄢蓓加入阿里大文娛之前,她擔任總製片人的《長歌行》剛剛播出。星河工作室的頭兩部作品是高概念懸疑愛情劇《脫軌》和古裝女性群像劇《惜花芷》,後者在2024年達成破萬熱度。

星河工作室2024年播出劇目
即將播出的《噓,國王在冬眠》屬於星河工作室,後續作品中也有較多知名IP改編的女頻題材,比如《阿禪》《楚後》《折月亮》等。
權香蘭擔任總經理的閃爍工作室2024年播出四部劇,除了《度華年》這部破萬劇之外,《新生》樹立了精品短劇標杆,《黑色月光》發力“新港劇她題材”,《春花焰》在古偶題材敘事上有新的創新嘗試。

閃爍工作室2024年播出劇目
閃爍工作室集中發力定製和自制內容,還有一部分海外頭部專案版權引入,其所負責的專案同樣具有國際化視野,《新生》《春花焰》多次登上Netflix周榜。
值得注意的是,閃爍工作室也是目前“港劇場”供給的主力軍,待播片單中還有與TVB合作的《新聞女王2》、創新硬核港劇《芻狗之血》等不少港劇。
另外,阿里影業旗下的敦淇工作室也是目前的破萬劇主力,《點燃我,溫暖你》《重生之門》都在2022年破萬。
2022年是敦淇工作室的高產年,一共出品了七部劇,三部S級、兩部A+。敦淇工作室很注重“系列化”開發,手握“重生”“法醫秦明”兩大IP 以及作者Twentine多部熱門作品,分為IP系列化與作者系列化的開發。比如《點燃我,溫暖你》《熾道》都是作者T大的作品,播出時間間隔不超過半年,均獲得了超出預期的成績,後續還有T大的《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劇版待播。

敦淇工作室2024年播出劇目
除此之外,2024年播出的《手術直播間》也是敦淇拿手的醫療行業劇。待播作品中,懸疑探案、檢察題材佔據大篇幅,醫療、都市愛情等現代題材也在主攻賽道之列。

從2到20,工作室優質人才來自哪?
阿里大文娛工作室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那一年,《甄嬛傳》製片人敦淇進入優酷。成立敦淇工作室。另一同期成立的自制工作室是張文麗的拾穗工作室,同敦淇一樣,張文麗也是阿里影業副總裁。
據她介紹,拾穗工作室成立初期,一半以上的成員都是做電影出身。拾穗工作室推出過非典型校園劇《機智的上半場》和都市情感劇《她們的名字》,在女性題材上常有創新突破。2024年,拾穗工作室出品的《飛馳人生熱愛篇》透過影劇聯動,有效實現“IP拓展,口碑延伸”。

拾穗工作室2024年播出劇目
拾穗工作室後續片單中還有白鹿、王星越主演的古裝劇《唐宮奇案之青霧風鳴》,曹盾、楊彪執導的年代懸疑劇《城牆之上》,秦嵐、鍾漢良主演的都市劇《亦舞之城》等多部劇集。
2021年,隨著鄢蓓的加入,阿里大文娛成立第三個自制工作室星河工作室。之後,外部人才引入阿里大文娛成立工作室的現象在近三年集中湧現。這些工作室負責人的引入源頭,一類是影視公司創始人、資深的製片人。
王錦工作室的總經理王錦是原北京時代光影創始人,在2023年6月加入阿里大文娛。加入之前,王錦就與優酷合作頗多,他擔任製片人的《幸福到萬家》和擔任總製片人的《做自己的光》都是在優酷播出。
王錦工作室承製的首部作品是《灼灼韶華風禾起》,已經在去年8月殺青,是現下少有的“民國女傑商海浮沉的傳奇劇”。後續片單中還有與郭敬明的最世文化合作的古裝劇《解甲》和韓三平監製、趙冬苓編劇的懸疑劇《光與霾》。

酷有工作室的負責人楊焱是原大有影畫創始人、前騰訊影業高階製片人。之前楊焱擔任《請君》總製片人時就與稻草熊影業合作,進入阿里大文娛後繼續與稻草熊合作馬伯庸、赤軍同名小說改編的古裝懸疑劇《幽陵道》。晉江都市情感IP《金銀錯》也出現在該工作室片單中。

尹香今原是萬達影視總經理、新媒誠品創始人,去年初,尹香今辭去萬達電影相關職務。不久後,尹香今加入阿里大文娛成立了香金影業工作室,工作室首部作品是法醫刑偵劇《剝繭》。未來,影劇聯動也是香金影業工作室的主攻方向之一。一方面,阿里大文娛具備多業態整合優勢,另一方面,尹香今也有影劇聯動的豐富經驗,之前的電影版《想見你》就是由萬達影視出品,尹香今擔任總製片人。

靈風工作室的負責人是孫嶢,工作室首部作品是刑鍵鈞導演的罪案題材劇《火場追兇》。

由陳雅文帶隊的文雅工作室,首部作品是莊達菲和陳飛宇主演的《吃飯跑步和戀愛》。此前,《不會戀愛的我們》製片人趙牧南,加入了該工作室。

另一方面是導演、編劇等一線創作者。
編劇作品《她們的名字》2022年在優酷播出後,高小嫻加入阿里大文娛成立千予工作室。高小嫻此前代表作為2017年的奇幻愛情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她一直深耕都市情感題材,千予工作室的首部劇是晉江IP改編作品《早春晴朗》。

去年10月,導演算在口碑劇《邊水往事》播出之後,加入阿里大文娛成立三邊坡工作室。這也是阿里大文娛首個由導演帶領的劇集工作室。算與阿里大文娛淵源頗深,首作《瘋人院》和短劇《雲端》均在優酷播出。
值得關注的還有阿里大文娛對電影人才的引入。
驚悚懸疑電影《門鎖》的導演別克成立的別劇異格工作室,之後會繼續深耕懸疑類創作,目前正在籌備一部懸疑電影。編劇劉吾駟成立駟馬難追工作室,他曾參與《唐探1900》《誤殺2》《我和我的家鄉》等多部影視作品,後續將會聚焦懸疑型別創作。
接近阿里大文娛的人士告訴我們,引入電影人才與優酷想深耕精品短劇集的策略有一定相關性,“電影導演可能更適合拍精品短劇集,比如內容的長度和故事節奏的把握比較貼合。”同時這些電影導演編劇並不侷限於劇集創作,也可以開發電影專案。
另外,分賬賽道負責人也有了單獨的工作室。內容開放平臺總經理錢晶成立了丘山工作室,該工作室去年僅出現在博納影業出品的電視劇《上甘嶺》海報上,但《上甘嶺》並不屬於分賬內容。劉華博是優酷分賬及短劇負責人,其帶領的八神工作室負責多部橫屏分賬劇和短劇。

影視工作室建立之後,下一步往哪走?
除了像敦淇、拾穗這樣早期建立的自制工作室,阿里大文娛大部分影視工作室成立時間並不長。過去優酷大部分以版權、定製劇為主,如今阿里大文娛透過建立自制工作室,聚攏優質生產力,提高精品內容產出的確定性。
這也對平臺的原有製片人提出了新要求。正如製片人張元歡之前接受採訪時所說,之前的製片人1.0時代只需要引入頭部專案,做內容選擇和最佳化,製作方面更多依賴合作伙伴。如今在定製和自制劇逐漸增加的情況下,製片人進入2.0階段,需要有六邊形能力,對作品的全流程負責。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在2025年年初這個節點,以製片人為中心的影視工作室制度逐步建立與完善之後,阿里大文娛影視業務或許會迎來內容方向上的全面革新。
阿里大文娛曾向媒體表示,建立影視工作室,是希望製片人對具體專案有更多決策空間,同時也希望更多有創意有能力的人才加入阿里大文娛,以集團整體的運營、宣發、技術、財務等中後臺能力支援製片人,讓內容人能夠把更多精力放在打造精品上。
目前,阿里大文娛還在繼續吸納人才的階段,近幾年引入的鄢蓓、權香蘭都在過去兩年交出了熱度破萬、口碑不錯的作品,新一批工作室的最新作品也會在近兩年陸續和大家見面。工作室的建立還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之後內部如何協調統籌,各工作室如何明確各自擅長的內容賽道,以及阿里大文娛的集團優勢如何整合為優質創作者賦能。
話題互動:
你期待阿里大文娛接下來的哪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