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小娛月報

三月陽春,萬物復甦。比起前兩個月,3月份電影市場溫度較低,新電影沒有一部過億,《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佔3月總票房近2/3,與此同時,“後哪吒時代”帶來了國內動畫產業發展、資本虛火、真人電影減產等問題等思考;短劇方面,《家裡家外》高熱度高口碑,微短劇行業樹立標杆,短劇行業也進入了造星2.0等時代…… 
下面,跟著小娛一起回顧一下3月份的文娛熱點吧~
據不完全統計,138家動畫製作公司參與到了此次《哪吒2》的製作中來。大量動畫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在可可豆動畫駐場一年之久,可能就是為了製作一個建築的模型或者渲染某一個絢麗精細的特效鏡頭。
《哪吒2》之前,或許很少有人聽說過這種駐場的模式。根據黃龍的介紹,駐場在動畫行業其實非常常見。專案達到一定體量的時候,往往需要更多優秀人才合作,並和導演進行高頻次交流。中國的動畫人才非常分散,而且非常緊缺的,因為全國能做動畫電影、能順利完成的就4000多人,這幾乎就是目前整個行業的家底。
這些人,可能是工作室的負責人,也可能是企業高管。優秀人才無法直接入職另一家公司,駐場模式就是折衷的辦法。
《哪吒2》的爆火其實也帶來了另一重話題討論,那就是公版IP對於中國動畫產業的影響依舊根深蒂固。
雷濤認為,《哪吒》和《大聖歸來》使用公版IP,是特殊時代下的一種選擇,甚至是無奈的選擇。十年前,中國動畫電影式微。如果動畫人想要打破“動畫只是給小孩子看”的思維桎梏,需要使用老少咸宜的IP來消除認知門檻。此時,公版IP的優勢就此顯現。
雷濤看好長線資本進入動畫產業,但他也明確向小娛表示,長線資本的壓力非常大,他們都有周期考核,與KPI進行強繫結。對行業瞭解深刻的資本不會盲目地跟風去投入。那些不瞭解行業的資本最終落得遍體鱗傷,這對中國動畫而言無疑是一種損耗。
影院投資人江女士告訴娛樂資本論,《哪吒2》讓她投資的幾家影城今年兩個月票房就超過去年六七成,“這種情況給了我們投資人很大的信心”,但展望未來一整年,她同樣表示擔憂“關鍵還是看3月份之後的影片情況。去年雖然票房不怎麼樣,至少片子多,今年確實有一種片荒感。”
片荒、檔期高度集中以及觀眾低頻次的觀影仍然是行業面臨的問題,至少僅靠一部《哪吒2》還無法解決。
“風火輪過後,一片焦土。”一位影評人如此評價《哪吒2》帶來的“虹吸效應”。春節檔後,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內再無新片跑出,之前想在情人節檔上映的愛情片或撤檔,或推遲至3月上映。
電影公司今天可能會瀰漫出一種感覺,就是做真人不如做動畫。”電影從業者曉曉一語道出後哪吒時代真人電影的境遇。更具體來說,動畫電影的不穩定因素要少很多。“在中國現在這個特殊的輿情環境下,會更利於動漫,特別是帶有民族情緒的國漫。真人電影的‘黑水’最為習慣的是抹黑演員,從主創身上找劣跡,動畫電影由於沒有明星出演,這方面的黑點會少很多。”曉曉補充道。
面對當下的市場環境,曉曉直言,“不考慮通脹或是意外因素,我不太相信會有一部真人電影,在未來20年內能僅憑內容超過100億。但動畫電影還有這種可能。”
年代家庭短劇《家裡家外》上線兩天,全網話題量破6億,紅果熱度接近4000萬,連續兩天登頂付費大盤榜一。
熱度之外,口碑也高開瘋走。“短劇中的細糠,希望以後都按這個標準卷”“看《家裡家外》,有種吃國宴的感覺”社交平臺上,類似的觀眾評價層出不窮。不少觀眾感受到這部短劇變得“不一樣了”,更願意與熟人分享,也有觀眾在看完這部四川話短劇後,期待以後能有粵語、閩南語甚至山東話的方言短劇,感受不同地域文化,尋求身份認同。
超乎預期的熱度與口碑,都在印證短劇市場對精品內容的極度渴求。
《家裡家外》出品方聽花島認為,精品短劇需兼具創新、美學、情懷三大要素,其中,品類創新構成內容生產的突破性,視聽美學體現工業化製作的專業標準,而情懷則奠定劇作的精神核心,是立劇之本,也是與觀眾形成深層共鳴的焦點。
但從春節檔短劇《好一個乖乖女》與演員柯淳的爆火開始,短劇演員的生態已截然不同:前有柯淳抖音粉絲斷層400萬,單日片酬翻10倍,各大綜藝遞出橄欖枝;後有短劇演員頻繁出現在商務直播、時尚雜誌中,一本費加羅2月刊銷售額超100萬,粉絲氪金力堪比偶像粉圈。
相比起徐藝真、孫樾等純靠“爆劇”被認知的短劇造星1.0時代,當下,無論是短劇製作方還是平臺都在鋪就一條2.0版本的造星之路。娛樂資本論專訪了一線短劇演員申浩男、卡戎,業內頭部短劇公司,來共同拆解當下的短劇演員生態究竟有何變化。從不同維度上,我們看見了一個新的短劇演員生態:爆款加持下,短劇演員的影響力正在破圈,粉絲效應已然初具規模,而傳統影視曾經築起的壁壘也早已動搖。
3月22日,美食區UP@大祥哥來了釋出影片,詳細講述了過去六年他是怎樣從一名百大UP主,一步步走向負債超千萬元的尷尬窘境。影片釋出之後,“大祥哥 欠債”和“頂流UP主現在欠賬幾百萬” 等微博詞條衝上熱搜榜榜首。
按照大祥哥的講述,他之所以欠下幾百萬的外債,都是因為跟著一位餐飲大佬參與大專案的投資。為了這個專案,大祥哥拉來了6位UP主好朋友和兩名工作室的員工一起入股。2024年,這位餐飲大佬跑路,大祥哥前前後後總共1249萬元的投資,就徹底打了水漂。
也就2天的時間,這位餐飲大佬的身份浮出水面,他就是上海曾經的人均2000的高檔日料餐廳【鮨心和】的實控人趙某。拿到趙某的公司資訊後,河豚君透過資訊備案的方式進行了一番調查,就此還發現,那六位跟著大祥哥被拐到局中的UP應該為“棉花大哥哥、老番茄、啊嗎粽、卡特亞、小文哥吃吃吃和癢局長”,同時這位趙某與王思聰有著緊密的聯絡。王校長擔任監事的上海愛洛星食品也有他的注資。
綜合各種資訊來看,大祥哥不一定是遇到了處心積慮的“高階騙子”,更像是跟著大佬經歷了一次慘痛的投資失敗。趙某可能是一個經營方式略顯激進的連鎖餐廳經營者,一開始或許也是真心想借用幾位大UP的影響力進行營銷。然而在這幾年,線下餐飲的日子都不好過。趙某經營的高檔餐廳紛紛關門,如同走鋼絲一般的“經營哲學”便無法繼續發揮魔力。
近日,幾位老牌明星像說好了似的,紛紛以另一種“身份”迴歸:吳彥祖搖身一變成為全網最火英語老師,王祖賢開辦的艾灸館成為溫哥華的網紅打卡點,林志炫現身拙政園以“導遊”的身份為大家解說園林之美……
相較演藝老本行而言,他們的副業看起來“離譜又合理”:離譜的是,他們選擇的多是外行生意,遠超公眾意料;合理的是,隨著年歲的增長,或“退圈”或“半隱退”的他們,更願意另闢蹊徑揮灑熱情,實現流量變現。
明星搞副業早已成為圈內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搞副業的風吹到老牌明星這裡,懷舊中又攙著點另類,讓人莫名有了興趣——畢竟,誰能想到,有生之年自己的英語老師會變成吳彥祖呢?
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如果說內娛明星們的“抽象帶貨學”是賽博時代的跳大神,那老牌明星們的“興趣副業”,則更像是一罈陳年女兒紅——酒香四溢,只等同好品鑑。而近期賣課的主力軍,也大多是有一技之長的名人,比如乒乓球奧運冠軍張繼科在抖音直播間兜售自己的乒乓球線上教學訓練直播課,鋼琴家郎朗也開直播賣個人領銜、名師團隊講授的鋼琴課。
去年8月,娛樂資本論曾經就谷店倒閉潮做過相關的報道沒想到僅僅半年過去,第二波谷店倒閉潮就已經來臨。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個月,近百家線下谷店正式關閉,或者正在關門的路上,像全國連鎖谷店暴蒙有意撤出北京市場。一些行業人士甚至提醒小娛,谷店倒閉的高峰甚至還遠遠沒有到來。
為何這些谷店開不下去了?小娛與多位谷店經營者或者供應商交流後得知,谷店關門逃不出以下三點原因:選址和商圈規劃制約了店鋪的生意;消費者的吃谷熱情趨於理性;谷店沒有選品的自由度,壓貨成為經營的常態。
在谷店倒閉的大背景下,經濟實惠的吃谷業態開始流行。一些店鋪開始以穀子的中古品(舊貨)作為銷售主力,也就是抖音小紅書上常說的“垃圾堆”。除了線下的中古店,“垃圾堆”業態逐漸侵入直播間,又抽又拿量大管飽,“垃圾堆”的走紅,折射出穀子經濟也在消費降級。
無論是閉店潮,還是“垃圾堆”受追捧,幾乎所有行業人士都意識到,線下谷店生意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已經走入新階段。像去年一樣追逐風口,隨隨便便經營一家谷店就能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轉型即將成為每一位谷店店主必須面對的考題。
娛樂資本論探訪多位劇本殺店主、平臺經營者和創作者時發現,劇本殺行業在2022-2023年間經歷了一番大洗牌,接近60%的店鋪永久閉店,但核心使用者基數不降反增,2024年市場規模突破172億。
這看似矛盾的數字背後,是行業自發的供給側革命——劇本殺店、工作室和平臺紛紛“卷”起來了,各個環節都在力爭提供全新的體驗給玩家。行業壁壘也就此出現,新的創作者和工作室很難出頭。
隨著“內卷”的持續,過去一年劇本殺的新形態和新正規化已出現,包括了線下文旅劇本殺、心理劇本殺、劇本殺互動劇等等。
今天,85%的劇本殺消費者,年齡在16-29歲之間。16歲以下和30歲以上的劇本殺玩家佔比均不足10%。女性玩家與男性玩家的比例則大致為55%和45%。推理本、歡樂本和情感本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劇本殺型別。作為情感本的一個分支,《高山下的花環》《騎單車到月亮》《野火》等家國本仍然能獲得大量00後玩家的喜愛。
今天在一線城市,如果想要打一場情感城限本,客單價至少是在248-328元的區間內。店家開一車情感本,需要配備一名DM和3-4名NPC,一局遊戲時長為7、8個小時,甚至“卷”出了“戀陪位”(戀愛陪伴位)這樣的特殊角色。
“戀陪位”指的是劇本殺裡以某位玩家戀人或CP身份出現的陪伴型NPC。“戀陪位”通常會為這名玩家提供情感支援,甚至會進行牽手或者擁抱等親密互動。一般而言都是女性玩家付費,購買帥氣的男性或溫柔的DM做戀陪服務。
一位劇本殺作者表示,他曾經見識過一些低素質的戀陪位,藉著劇本中的動作對女玩家鎖喉騎胯,進而招致女玩家的投訴。現在,店家為了規避風險,往往會把戀陪位的性別從男性改成女性,在體驗與安全間尋找平衡點。
三月份的文娛市場依舊,精彩紛呈,在此誠邀各位繼續關注和支援娛樂資本論,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見證文娛行業的蓬勃發展與輝煌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