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低血糖有多社死,網上流傳著很多故事,進店跪討吃的、強搶小孩哥的糖、等餐時餓暈嚇壞老闆……
這太誇張了吧,晚吃半分鐘真就不行了?




左滑檢視更多圖片 | 小紅書截圖
真正的低血糖,確實緊急,需要馬上處理。不過,流傳的描述當中,許多很可能並不是低血糖,救治方法也不合適。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低血糖的常見誤解,比如低血糖都是餓的、社死但不致死、站起就暈是低血糖、早晨擠地鐵暈倒是低血糖、要給低血糖的人喂巧克力灌飲料等等。

來看看11個低血糖誤區裡,你踩中了幾個 | giphy
犯了低血糖,一定會先感覺特別餓?
關於低血糖社死的描述,很多都集中在著急吃東西上,多數犯了低血糖的人也都感覺特別餓。
不過,低血糖剛開始發作的時候,首先被感覺到的可能不是飢餓感,而是這些:頭暈、無力、手抖、出汗、噁心、心悸、焦慮不安、面色蒼白。
因為餓得不明顯,有人誤以為這是自己太虛弱或者壓力太大了,之後偶然發現吃東西就會好轉,才知道是低血糖。如果總是出現上面提到的症狀,而且每次都與進食有關,可以在難受當時檢測一下血糖並諮詢醫生。
當然,反過來,感覺特別餓也不一定就是低血糖。有飢餓感、頭暈、乏力等等症狀的同時,需要測出血糖低於正常或者進食後症狀好轉,才考慮是低血糖反應。
低血糖讓人社死,但不會致死?
低血糖剛發生的時候,會因為交感神經興奮出現上面的症狀。這些不舒服本身不致命,但有可能導致跌倒等意外事故。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發展成長時間的嚴重低血糖,接下來大腦也會因為缺糖“罷工”,出現視物模糊、行為異常、昏迷、癲癇發作、永久性大腦損傷,甚至死亡。
其中,行為異常容易被誤解,甚至有低血糖患者被誤送到精神病醫院。對於糖尿病患者,如果忽然出現與平時不一樣的行為,比如胡言亂語或者大喊大叫,需要及時測血糖,有可能這時血糖已經低到有危險的水平了。

“不會致死”是對低血糖的誤解 | 小紅書截圖
測出來血糖值低,就是低血糖?
嚴格來講,“低血糖”這個詞只是指血糖數值過低。對於沒有糖尿病的人來說,血糖<2.8mmol/L時被認為出現了低血糖;而對於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mmol/L,就可以診斷低血糖。
我們平時說的讓人難受的“犯低血糖”,醫學上被叫做“低血糖症”,也就是不僅血糖水平低,還同時出現了與低血糖相關的不舒服。
低血糖反應不完全等於低血糖症。通常,血糖水平越低、下降速度越快,症狀越明顯。少數情況下,符合低血糖標準的人,可能感覺不到難受(更危險);反過來,血糖值高於這個標準時,也可能出現症狀,特別是糖尿病患者。
常聽人說自己犯了低血糖,它很常見吧?
在糖尿病患者當中,低血糖症確實比較常見。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每週發作2次低血糖症,每年發生1 ~1.7次需要他人救助的嚴重低血糖事件。2型糖尿病患者的發生率較低,但後期風險明顯升高。
不過,對於沒有糖尿病的人,低血糖症並不常見。它的確切發生率難以統計,有研究顯示,入院患者發生率為0.36%。網上流傳的低血糖發作描述,有一部分很可能不是真正的低血糖症,而是其他問題的表現。
一站起來就暈,肯定是低血糖吧?
很多網友描述自己的“低血糖”時,提到從蹲、坐或躺著的姿勢突然站起來時,會頭暈眼花幾秒,甚至直接暈倒。
低血糖可以引起頭暈,但是,低血糖的不舒服通常是逐漸出現和加重的,較少直接暈倒,常伴有飢餓感、出汗和手抖等其他症狀。症狀持續時間比較長,通常補充糖分後才會好轉。
如果不舒服每次都發生在忽然站起來的時候,站起後幾秒內就出現頭暈、眼前發黑或暈倒,坐下又在幾秒內好轉,更有可能是發生了直立性低血壓。
這通常是因為自主神經調節功能障礙,站起時血液聚集在腿部,回到心臟的血液變少,血壓暫時下降,腦部供血不足引起的。貧血、某些藥物、脫水也與直立性低血壓有關。


突然站起後暈倒,有可能不是因為低血糖 | 小紅書截圖
早晨上班暈倒在地鐵上,是犯了低血糖?
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上班時車裡又悶又擠,站立時間長了感覺頭暈、噁心、出冷汗、視物模糊,嚴重的還會暈倒。想想自己出門前沒吃早飯,是不是犯了低血糖?
這種情況有可能是低血糖,也有可能是神經介導性暈厥,是神經調節異常造成了一時的腦部供血不足。那些暈針、暈血、疼痛、特別緊張時的暈倒,很可能也是神經介導性暈厥。
還有一種可以引起暈倒的原因是心源性暈厥,更常見於老年人,是心律失常或心血管疾病導致心臟泵血量減少造成的。
如果已經暈倒過好幾次又不清楚原因,建議到醫院排除嚴重疾病。


久站、疼痛、緊張時暈倒,有可能不是因為低血糖 | 小紅書截圖
低血糖症都是餓出來的?
對於沒有糖尿病的人,低血糖症可能發生在餓了太久的時候,也有可能反而發生在吃東西之後,特別是吃了很多容易升高血糖的碳水化合物或大量飲酒後2~4小時。這一特殊現象又被稱為反應性低血糖症,其病因大多為胰島素分泌水平與血糖不匹配,通常是2型糖尿病前期的臨床表現,因此更應引起警惕。
低血糖症的其他誘因還包括空腹或長時間運動、某些藥物、胃部手術後、胰島素瘤等腫瘤、糖原貯積症、嚴重肝腎疾病及感染等。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低血糖症,誘因包括藥物與飲食運動配合不當、嘔吐腹瀉、飲酒和大幅度減重等。

進餐後2~4小時,因為胰島素分泌水平與血糖不匹配,出現反應性低血糖 | nature metabolism
犯低血糖吃巧克力最管用?
如果犯低血糖的人神志清醒、能吞嚥,可以先自己吃或者喝點東西來糾正低血糖。這時,儘量選能快速升高血糖的飲食,也就是吸收快速的糖類,最好不含脂肪和蛋白質。
最理想的是吃葡萄糖片,沒有的話,可以選擇普通的糖或含糖飲料(別選“無糖”“零卡”“無熱量”的),再次的選擇是含糖較高的水果或者餅乾、饅頭等高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巧克力的脂肪含量較高,並不是升高血糖最快的食物。


犯低血糖時,別不小心選了無糖的飲食 | 小紅書截圖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犯低血糖的人不能自己吃東西時,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不要強行塞食物喂水,以免造成嗆咳、窒息。

低血糖症患者醒來前,不要往TA嘴裡強塞糖等食物 | 小紅書截圖
吃喝多少可以讓低血糖好轉?
可以先吃喝相當於15~20克葡萄糖的飲食。15克葡萄糖相當於多少呢?大概是2塊方糖,或150毫升可樂,或150~300毫升其他含糖飲料。
對於不嚴重的低血糖,通常吃喝完15~20分鐘內,症狀就會好轉。好轉之後,可以繼續吃些零食或吃正餐,預防再次發作。進食後仍然沒有好轉,應儘快送醫。
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後,應在進食15分鐘後測血糖,必要時再次補充食物直至血糖恢復正常。如果低血糖與降糖藥物有關,可能需要根據藥效持續時間吃更多食物或正餐,並測血糖直至恢復正常值。
好好吃飯就能預防低血糖?
如果沒有糖尿病,也沒有其他導致低血糖的疾病或藥物,那麼少食多餐、在正餐之間加餐、避免空腹運動、避免一次性大量攝入高含糖量食物、避免大量飲酒可以幫助預防低血糖發作。
使用降糖藥物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向醫生諮詢如何預防低血糖,可能額外需要調整藥物治療方案、放寬血糖控制目標。
睡著了就不會發生低血糖?
夜裡睡覺時也可能出現低血糖,通常發生於糖尿病患者,與晚間進食少、大量運動、飲酒和藥物等有關。
睡眠中的低血糖發作不一定會讓人立刻醒來,有可能只表現為早晨醒來時,發現出了很多汗、頭痛、乏力、做了噩夢。
如果懷疑自己睡眠中發作低血糖,請諮詢醫生是否需要檢測和調整治療方案。

夜間睡眠中也可能發作低血糖 | giphy
低血糖症並不罕見,也不是好好吃飯就一定不會發生,它不僅會讓人社死,也有可能真的致死。
多瞭解一點低血糖的知識,也許可以幫助你減少難受的發作、發現潛在的疾病,還能在關鍵時刻為身邊的人提供幫助,用一塊糖或一個急救電話拉住一個即將墜落深淵的人。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中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專家共識.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 2012;28(8):619-623.
[2]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25;17(1):16-139.
[3]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編輯委員會等. 暈厥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8).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19;2:96-107.
[4]Nirantharakumar K, Marshall T, Hodson J, Narendran P, Deeks J, Coleman JJ, Ferner RE. Hypoglycemia in non-diabetic in-patients: clinical or criminal? PLoS One. 2012;7(7):e40384.
作者:代天醫、韋寶玲
編輯:odette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意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