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貼:關於新型肺炎,你必須知道的常識與新聞都在這裡

2019年末至今,從武漢開始爆發的不明肺炎病毒,目前已經在廣東、上海、北京等地發現感染病例,確診患者增至200餘人。常見體徵有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腎衰竭,甚至死亡。2020年1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引發此輪肺炎的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之前有專家在接受採訪時稱病毒可防、可控、可治,但據《財新》報道,載至當下,並沒有找到和切斷感染源,也並沒有特效藥,患者只能採用支援療法或激素療法。(來源:《SARS專家管軼:武漢肺炎防治三原則 不要人為誤導》)
越是疫情不明,謠言飛行的速度就越快。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普通人而言,只能做到以下幾點:
1

、【保護】做到最基本的衛生要求

以下是世衛組織對於疫情下個人保護的建議: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並儘可能避免與任何表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世衛官網:https://www.who.int/zh
下圖為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給市民的建議,與世衛的建議基本類似:
2、【關注】從可信平臺獲取訊息,不輕信網路自媒體謠言
騰訊新聞專題(下方二維碼直達:關於疫情,經過編輯篩選精編的全網資訊集納,時間表、即時動態和互動社群。可以瀏覽、提問,以及提供線索。
財新專題(點選下圖連結直達):在重大公共事件面前,一直僅限付費會員閱讀的財新,將武漢肺炎報道專題作了免費處理。作為中國少數具有深度原創採訪資格的媒體之一,財新報道在權威性和真實性一直位於前列。
財新在新聞收入模式創新上很用心
因為最好的新聞成本很大;
但在涉及到生命等重大公眾利益面前
公民知情權超越一切。
3、【心態】不必恐慌——積極應對,冷靜處理
在公共衛生風險面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因為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傳播鏈條上的一環,特別是逢年節之際,人口流動性增大,危險性也隨之增大。所以,保護好自己,也是保護好身邊的人,進而保障整個社會共同體的安全。
冷靜,理性,以及,從小事做起。
香港是一個在疫情防護方面極富經驗的地區。近期,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佈的一系列公民衛生建議,可以說事無鉅細,而且形象準確。
洗手、如廁,從身邊的小事開始,讓我們成為負責任的公民。

希望各位讀者們健康、平安,共同度過這個難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