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賴文昕
編輯丨陳彩嫻
AI 科技評論獲悉,清華系具身智慧公司千尋智慧近日完成 5.28 億元 Pre-A 輪融資,本輪投資由阿美風險投資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P7)領投,招商局創投、廣發信德、靖亞資本、東方富海、華控基金等多家資本深度參與。
此外,華髮集團、浙江省科創母基金與上市公司浙江東方在杭州共同發起設立的善富科創子基金戰略加持,老股東達晨財智、柏睿資本、弘暉基金以及千乘資本也在本輪持續加碼。
千尋智慧(Spirit AI)成立於 2024 年 2 月,核心創始成員為清華叉院助理教授高陽和前珞石機器人 CTO 韓峰濤。
高陽在 2014 年到伯克利讀博,此前在清華計算機系讀本科,曾加入朱軍團隊研究貝葉斯推理,還在谷歌北京跟著原谷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張智威和清華學長李方濤研究 NLP。
因熱愛機器學習,高陽從四大高校的 offer 中選了伯克利。入學第一年,課程偏理論推導,與預期不同,想做有現實影響力工作的高陽,加入 Trevor Darrell 研究機器人跨模態視覺和觸覺互動資料集的專案,後順利進組讀博,此工作還被 CVPR 2015 相關 workshop 接收 。
在組裡,高陽先做深度學習網路結構工作,又在 Trevor 鼓勵下探索決策相關研究。2016 年博二下學期,他接觸自動駕駛,先是暑假到 Waymo 實習,後又與 Sergey Levine 合作,探索的演算法先用於人形機器人控制,後轉向自動駕駛。博四,高陽參與 Trevor 領銜的 Deep Drive 專案,藉此首次接觸硬體,在里士滿灣校區做實驗驗證自駕演算法 ,以 Sim2Real 的方式測試端到端演算法在現實世界中的表現。
2018年,姚期智院士邀高陽回國面試,他經考慮拒絕多家自動駕駛公司offer,決定回國任教並從自動駕駛轉向通用機器人,為此還先到 Pieter Abbeel 組做了一年的博士後,二人合作從高維視覺資料提取決策資訊的 Efficient Zero 專案大大地提升了強化學習樣本效率 。
2020年8月,高陽入職清華叉院,聚焦計算機視覺與機器人結合,探索強化學習應用,針對現實應用難題開展 ATM、 ViLa 和 CoPa 等工作 。去年年中,受大模型和具身智慧變革影響,高陽決定創業,經共友介紹,與前珞石機器人CTO韓峰濤結識。
和精通 AI 的高陽不同,韓峰濤有十餘年機器人行業經驗,不僅很懂硬體和技術工程化,還主導交付超2萬臺工業機器人,做過 1000 多個落地場景,對於各場景的卡點到底在軟體還是硬體非常清楚,和高陽的能力十分互補。
也有創業計劃的韓峰濤正尋覓 AI 人才,兩人一拍即合便決定一起創業,最終在去年 2 月成立千尋智慧,做具身智慧基座大模型,並且採用輪式+雙臂方案。
同時,千尋智慧最近還公佈了 Spirit v1 VLA 演示影片,實現了全流程疊衣任務,並推出首款商用級人形機器人 Moz1,其一體化關節的功率密度位元斯拉人形機器人 Optimus 還提高了 15%。
另外,曾參與過開源深度學習框架 MXNet、前字節跳動 AI 技術專家解浚源也宣佈加入千尋智慧,以具身智慧部負責人的身份,負責具身大模型的研發工作,或將為千尋智慧帶來新變化。



更多內容,點選下方關注:

未經「AI科技評論」授權,嚴禁以任何方式在網頁、論壇、社群進行轉載!
公眾號轉載請先在「AI科技評論」後臺留言取得授權,轉載時需標註來源並插入本公眾號名片。
未經「AI科技評論」授權,嚴禁以任何方式在網頁、論壇、社群進行轉載!
公眾號轉載請先在「AI科技評論」後臺留言取得授權,轉載時需標註來源並插入本公眾號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