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機器人,挺進歐美庭院

作者:李慧穎
最近歐美消費圈曝出了一個大新聞——
困擾歐美家庭多年的積雪,被來自中國的機器人解決了!
各地網友紛紛秀出“壯漢十八,不如自家剷雪機器人微挖”的精彩表演。一位加拿大小哥更是線上感嘆:人怎麼能聰明成這樣?
Yarbo在進行掃雪工作。圖片來源:Yarbo官網
而令老外不可思議的是,這款征服歐美暴雪的機器人,竟然誕生於平均氣溫23℃的深圳。
這家公司名叫漢陽科技“出道”就在海外斬獲6項大獎,4天拿下億美元訂單,最近又完成了2億元融資。
這場商業奇蹟背後,藏著一個理工男長達8年的“追雪計劃”。
不下雪的深圳,誕生了掃雪的機器人
西安交大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出身,曾任全球半導體裝置巨頭ASM機械工程師,漢陽科技創始人黃陽的履歷,就註定了他與機器人的不解之緣。

漢陽科技創始人、CEO黃陽。圖片來源:《你好,ESG》
AI大模型的發展賦予了產業變革的源生力量,機器人產業成為新時代背景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黃陽的確是如此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但看護機器人、救援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機器人種類繁多,從哪裡入手成了黃陽頭疼的事情。就是這個時候,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5%的庭院機器人市場,憑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成為了他的首選。
漢陽科技推出的全球首款全季節家用智慧庭院機器人。圖片來源:Yarbo官網
對大多數歐美家庭而言,修剪草坪、除雪、清掃落葉這些在我們看來都是日常小事的行為在歐美卻是義務。因此很多歐美國家對室外庭院機器人有著十分旺盛的需求。近幾年來,除草機器人也在各大電商平臺熱銷。
包括富世華、TORO、寶時得等以園林工具起家的老牌企業以及科沃斯、追覓、九號公司等靠技術快速崛起的機器人新玩家都在積極佈局智慧割草機賽道,行業競爭日益激烈。
但黃陽盯上的可不是這塊肉,他要做的是“上新”——掃雪才是他想佔領使用者心智的主要生活場景。
美國暴雪後的真實場景
要知道,“各掃門前雪”這句話在中國與歐美國家可是有著不同的含義。
美國各州都有著嚴苛的除雪法規,細緻到令人發笑。像紐約《雪法》就規定,雪停後4個小時以內,主人必須把門前的雪打掃乾淨。一旦沒有按照時間完成工作,或者完成得不到位,房屋主人就可能需要面臨高達100—350美元的罰款。
如果有人在你家門前的雪地上不小心摔倒了,那不好意思,你大約要吃官司了。
2007年,紐約的一位婦女就把紐約市交通局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她等地鐵的時候不小心摔倒,把胳膊肘摔骨裂。而結果是,她最後得到了紐約市交通局15萬美元的賠償。類似這種的情況在美國並不少見。
美國有超過8000萬獨棟住宅,70%都位於雪區,下雪是和吃飯一樣稀鬆平常的事。
根據《環境研究快報》2024年2月釋出的報告顯示,1996年到2020年間,美國發生了13000場暴雪,平均每年接近500多場。2024年11月,美國科羅拉多州更是出現有史以來最大的11月雪暴,降雪至少60.96釐米。
在剷雪的美國人。圖片來源:新華社
繁重的掃雪工作早已讓很多歐美家庭不堪重負。
黃陽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痛點,他意識到“如果有一個機器人可以在-30℃的雪夜裡自動掃雪,那將改變無數人的生活”。
於是,瞄準歐美家庭這樣的剛性需求,黃陽於2015年在深圳創立漢陽科技。
他從掃雪場景出發,做出了模組化多合一的消費級庭院機器人Yarbo(Yarbo是Yard Robot的縮寫,即庭院機器人),將使用者從一年四季的庭院工作中解放出來“感受生活的樂趣”。
“追雪計劃”:八年磨一劍
在Yarbo出現之前,歐美當然其實存在可用的掃雪裝置。
但消費者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重達100多公斤的掃雪機買回家裡,要自己操作掃雪機在零下幾十度的天氣中開展掃雪工作,承擔危險的同時,還要擔憂掃雪機燃油帶來的環保罰款或者短路可能導致的安全隱患。一頓操作下來,身心俱疲。
如果黃陽的創想能夠成功面世,無疑將給很多歐美家庭帶來福音。
傳統掃雪作業的人。圖片來源:攝圖網
但作為全球首款家用智慧模組化消費級庭院機器人,Yarbo是實打實開創了一個新的品類,但從0到1這條路並沒有那麼好走。
新的賽道意味著較小競爭的同時,也蘊含著無限的風險與挑戰。
“沒有可以參考的前輩經驗、沒有現成的零部件也沒有供應鏈支援……”黃陽自述,在漢陽科技創立之初,他們經歷了漫長的黑夜。
漢陽科技技術人員在雪地中測試智慧庭院機器人。圖片來源:《你好,ESG》
供應鏈無法支援產品在嚴苛的低溫環境下持續自主作業的方案,他們就自建工廠;
零部件等級達到航天級卻又抬高了價格,他們就調整研發方向,勢必要將產品鎖定在普通民眾消費得起的消費級機器人層面;
為了驗證產品效能是否適配極寒天氣,他們就年復一年往返冰雪世界。從國內的哈爾濱、漠河到加拿大和美國,穿越半個地球,一次次進行實地測試。
別人是“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黃陽團隊則是一年四季只剩下冬。這樣的生活,他們整整堅持了8年。
“從2015年公司成立之後長達8年的時間裡,我們在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一直在堅持做產品研發、測試和迭代。”
Yarbo 6代產品迭代。圖片來源:Yarbo官網
就像小時候學校計算機房沒有聯網時大家都愛玩的掃雷,想跑排雷,就得先把雷都踩一遍,黃陽也不例外。
2017年Yarbo第一臺原型機在測試中只堅持了5分鐘就斷了電,市面上的電池又缺少適合通用型機器人尺寸大小的,黃陽團隊一度崩潰。
最誇張的一次是,2023年Yarbo第一次上線量產,結果生產線上就暴露出了超過2000個問題。
談起這個,黃陽仍然記憶猶新,“我在惠州的工廠整整睡了3個月,每天3小時,團隊每個人都幾乎脫了層皮。”最終成功帶領團隊啃下了品控和生產線的硬骨頭。
“最難的就是堅持”,被問到整個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時黃陽這樣答道,“沒有收入,投資人看不到希望,但是我們相信這就是未來。”
圖片來源:Yarbo官網
從眾籌神話到全球佈局
事實證明,好的產品值得長久等待。8年研發,一經面世,Yarbo就受到了美國人的熱烈歡迎。
2022年Kickstarer眾籌平臺上,Yarbo以346萬美元創造了消費級機器人的新紀錄。
要知道,Yarbo智慧三合一的庭院機器人雖然形態小巧,卻可以輕鬆推開550平方米的積雪。完全就是Yarbo市場合夥人Candicee Liu所說的“小小的機器人,大大的力量”的具象化。
而其採用的RTK導航技術(釐米級定位)可精準識別“草”和“雪”的區別,確保機器在草坪邊界執行,誤差率在0.5%以下。“雙階掃雪結構”則可以輕鬆對付30釐米積雪,將積雪拋擲至12米遠。
Yarbo技術路徑。圖片來源Yarbo官網
主打一個“機器從中過,片雪都不留”。
此外,Yarbo搭載的自研電池,取得巨大技術突破。在-50℃左右的極寒天氣中,普通鋰電池5分鐘就會凍僵,但黃陽團隊的自研航天級電池,透過奈米圖層和雙電池管理系統,可以支援機器人在-45℃的低溫下穩定進行除雪作業,單次續航可達到90分鐘。
黃陽表示,Yarbo還有一項特別的技術,可以確保機器最後剩餘電量在20%左右時,即便是無訊號狀態下也可自主回到充電樁完成充電。這不僅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正確使用以延長電池壽命,更是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便捷度。
Yarbo機器人自主無線充電。圖片來源Yarbo官網
但要說到Yarbo作為庭院機器人的綜合競爭力,就不得不提到它顛覆式的“1+N”的模組化概念:一個主機搭配掃雪、割草、吹葉等多模組。
Yarbo掃落葉。圖片來源Yarbo官網
使用者可以自主搭配,冬天掛掃雪鏟,夏天換割草刀,秋天安上吹葉機。除此之外還可以外接灑水機、快遞車,輕鬆實現機器人“管家”遛狗、澆花一條龍服務。
Yarbo幫忙拖雜物。圖片來源Yarbo官網
美國使用者Frank就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Yarbo大戰特斯拉的場景。小小的機器人拖著特斯拉走,配文“這哪裡是掃雪機,分明是全能管家”。
海外社交媒體上,也到處都是消費者不約而同發出來的“種草”體驗。
Yarbo掃雪監控畫面
2024年預售季的成績更讓黃陽團隊熱血沸騰:
2023年Yarbo參加國際消費電子展,

短短4天,就與超過20多家全球經銷商簽下上億美元訂單。

同年,Yarbo獨立站啟動全款預售,年銷售額超過2億元,產品啟用率(一定時間內,產品實際啟用使用的使用者數量與總使用者數量的比率)高達98%,退貨率更是幾乎趨近於零。
Yarbo收穫的不只是市場的第一批使用者,更是願與品牌同行的“投資人”。
如今Yarbo已經在全球設立子公司,生產基地覆蓋惠州、嘉善,為公司進一步加快全球化和規模化交付做準備。根據Yarbo方面的資料,預計2025年Yarbo智慧多模組三合一機器人的出貨量將達數萬臺,公司也將同步啟動Pre-IPO規劃,加快產品的升級和迭代,帶領團隊走向更遼闊的星辰大海。
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Yarbo斬獲6項大獎
但黃陽沒有時間慶幸這一切,新一輪融資到賬後,他正帶著團隊研發智慧施肥模組——就像給機器人裝上一雙會認植物的眼睛,這一次的目的地是農業板塊。
就像這個總愛穿工裝褲的理工男常說的:“我們做的從來不只是掃雪,而是幫人們從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找回生活的樂趣。”
Yarbo機器人的大爆不僅僅是黃陽個人的高光時刻,更是中國機器人產業加速出海,實現“跟跑”到“領跑”的生動註腳。
從驚豔法國里昂泳池展的泳池機器人,到征服伊朗家庭的掃地機器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智造機器人出現在國際視野。它們用優越的效能和創新的技術走出國門,為國際使用者帶來本地化的精細服務。
從確定剛需藍海市場的定位到自研核心部件擺脫“卡脖子”困境,Yarbo的成功無疑用實際行動,給許許多多正在尋找出海突破機會的企業打了個好樣。
當越來越多中國智造學會在品牌出海的大浪潮中,用科技創新解讀文化差異,用技術領先託舉產品“上新”,世界終將見證更多的“Yarbo式奇蹟”。
 參考資料:
[1] 人民網人民日報深度觀察:美國 各掃門前雪 人人負責任
[2] 人民日報這一年,中國機器人大步走向世界
[3] 雨果跨境對話Yarbo黃陽:“建立新品牌,不如創造一個新品類”
[4] OneSight4天破億、一年4爆:中國機器人Yarbo靠什麼“硬闖”美國庭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