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網紅家電,賣不動了

轉載自 | 深藍財經
作者 | 楊波

作為曾經的網紅小家電品牌,小熊電器近2年發展愈發艱難,最近1年業績更是加速下滑。
1月13日晚間,小熊電器連發兩條公告,一是創始股東的一隻基金擬清倉式減持,另一條是創始高管辭職,這無疑讓公司雪上加霜。
如今,小熊電器的股價相較於頂峰時期已跌去72%,市值蒸發了186億元。
小熊電器,好難。
股東擬清倉減持
1月13日晚間,小熊電器公告,持有公司186萬股的股東廈門泰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景行振興泰牛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簡稱“泰牛1號”),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減持不超過186萬股。也就說,可能要“清倉走人”了。
泰牛1號所持股份是透過大宗交易取得的。
從歷年股東名冊看,泰牛1號於2023年第四季度增持120萬股,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2024年第一季度又增持66萬股。
據深藍財經透過大宗交易查詢大致測算,泰牛1號接盤的166萬股合計花費8243萬元,摺合每股成本為49.65元。
去年5月30日,小熊電器每10股送紅利12元,相當於1股送1.2元(含稅)。經過大致測算,泰牛1號接盤1年多後,每股賬面還虧損約5.33元,虧損總金額約991萬(僅供參考)。
此外,泰牛1號與小熊電器目前第二大股東施明泰為一致行動人。
截至2024年9月30日,施明泰持有公司1329萬股,持股比例為8.62%。不過,施明泰與泰牛1號均未參與公司日常經營管理。
施明泰其實是小熊電器的創始股東之一。
2006年,李一峰、施明泰、龍少柔、陳勇共同出資創立了小熊電器,到2019年8月23日上市時,陳勇已提前退出,施明泰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0.58%。
2020年9月,限售股解除禁售剛過一週,施明泰、龍少柔、龍少靜就披露減持計劃,擬分別減持不超過200萬股、350萬股、150萬股。截止2021年1月,施明泰、龍少柔和龍少靜分別減持了小熊電器847,000股、2,481,689股和986,796股。
2023年4月,永新縣吉順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龍少宏丟擲減持計劃。2個月後,吉順資產減持1,053,000股,龍少宏減持499,996股。
2023年6月,龍少柔又丟擲一份100萬股的減持計劃;2023年7月,施明泰丟擲一份不超300萬股的減持計劃。此時,其實距離小熊電器財報“露餡”很近了。小熊電器股價也經歷了一次反彈後,迅速調整向下,減持的最佳時點已過…到了2024年2月,小熊電器公告,上面兩份減持計劃都沒有實施。
截至目前,小熊電器控股股東為佛山市兆峰投資有限公司、李一峰以及龍少宏,三者構成一致行動關係,合計控制小熊電器股權的比例約48%。
創始高管辭職
1月13日,小熊電器公告,歐陽桂蓉辭去副總經理職務,同時辭去旗下5個全資子公司經理職務,僅保留第三屆董事會董事、第三屆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第三屆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
資料顯示,歐陽桂蓉是李一峰的表妹,在公司上市時,她是唯一與李一峰有親屬關係的高管。
此前,歐陽桂蓉長期擔任小熊電器董事、副總經理職務,具有多年小家電網際網路營銷管理經驗,為小熊電器開拓網際網路電商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一組資料可以說明。小熊電器2007年業績2000萬元,2008年就翻了一倍,2009年再度翻倍至8000萬元。到了2016年,收入破10億元;兩年後,小熊電器線上部分銷售收入已超過18億元,總營收達20.41億元。因此,小熊電器的成功與網際網路營銷密不可分。
這樣一位重要的高管離職,對小熊電器意味著什麼?
截至公告披露日,歐陽桂蓉持有公司股份40.6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26%,其中1.5萬股為股權激勵限售股。
天眼查顯示,歐陽桂蓉還是永新縣吉順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3.80%)的第一大合夥人,出資比例為45.8%。去年9月,永新吉順已經和控股股東解除了一致行動關係,而永新吉順最大的受益人正是歐陽桂蓉,這也顯得非常微妙…
歐陽桂蓉離職副總經理,是否在為最近2年業績連續下滑擔責?永新吉順下一步是否會繼續減持公司股份?
業績加速下跌
具體來看,小熊電器業績滑鐵盧始於2023年第三季度。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淨利潤為7885.88萬元,同比下降14.46%。此後,小熊電器單季度淨利潤持續負增長,已經連續5個季度下滑。
從2024年第二季度開始,淨利潤下滑速度陡然增加,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淨利潤降至1013.62萬元,同比下降85.89%;2024年第三季度淨利潤1923.93萬元,同比下降75.60%。
整體而言,小熊電器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39億元,同比下降5.40%;實現歸母淨利潤1.80億元,同比下降42.91%。
因此,最近一年是小熊電器最困難的時刻,淨利潤在加速下滑中。
小熊電器能夠在激烈的家電行業撕開一道口子,靠的是獨特的“萌系”設計和網際網路營銷渠道。一開始靠酸奶機這個小眾品類撬開市場,在一眾電器巨頭中搶下一塊“蛋糕”,然後開始加速拓寬品類。
疫情期間獨特的“宅”經濟,給了小熊電器黃金助攻。
然而,隨著“宅”經濟消退,小熊電器也受到影響。
據奧維雲網資料顯示,2024年1 – 6月,廚房小家電全渠道整體零售額261億元,同比下降5.4%。小熊電器作為行業的頭部企業,自然也難以獨善其身。
國盛證券援引奧維資料顯示:
2024年1 – 9月線上養生壺、電飯煲、電水壺、破壁機、空氣炸鍋行業銷額同比分別為+16.92%、-4.23%、-5.99%、-11.36%、-30.07%,均價同比分別為-12.06%、+2.49%、+2.73%、-11.83%、-11.69%。因此,整體行業表現未有明顯恢復,部分品類均價下探。國盛證券在2024年三季報點評中坦言,“行業需求未恢復,盈利水平承壓”!
另外,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賽道技術門檻並不高。隨著美的、九陽、蘇泊爾等頭部品牌加速入局,線上小家電市場,早已開始卷價格、卷顏值、卷技術、卷功能、卷迭代……
也就是,公司核心產品面臨著“量價齊跌”的局面。 
此外,去年小熊電器收購羅曼智慧61.78%股權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和2023年,羅曼智慧分別實現營收5.03億元、5.05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1750萬元、-372萬元。截至去年年末,該公司資產總額達4.47億元,負債總額為3.28億元,淨資產為1.2億元。這也意味著,在收購之前,羅曼智慧還處於虧損狀態。目前,羅曼智慧已經並表,但是並未對小熊電器業績產生明顯推動。
面臨多重困難的小熊電器,還有希望翻身嗎?
商務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