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V姐。
今天上午央行宣佈降息10個基點。
降息之後1年期LPR為3.35%,5年期LPR為3.85%。
路邊社上週說我們本週一宣佈降息,雖然沒猜對數字,但是說降息真降息。
這下新買房人貸款利率可以降低0.1%,京滬深首套在3.4%,其他城市全部在2打頭。
存量房貸的利率也會下調,大部分人預設的應該是每年1月1日調整。
今年2月,我們5年LPR下調過25個基點,所以存量房貸明年可以一次下調35個基點。
100萬房貸30年的話,每月可以少還200左右。
在這個時間點選擇降息,外部是美國降息快了,內部我們三中全會里關於地產的戰略是:
落實好防範化解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的各項舉措。
昨天《決定》出來,一堆人討論房地產稅馬上來,基本是看不懂政策的。
所有戰術都是圍繞戰略的。
進到公告的戰略是落實舉措,化解風險。
現在上房產稅屬於引爆風險。
而上屆十九大報告裡關於地產的戰略定調是什麼: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後面發生了啥大家都知道。
事到如今發現行不通,這句話徹底不見了,孩子勒死了知道救了。
什麼意志也不能凌駕規律之上。
本次《決定》關於房地產稅的原文是:完善房地產稅收制度。
房地產稅不僅僅是指持有階段徵收的房產稅,還包括交易階段的稅費。
結合這句話前一句,原文裡說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意味著豪宅稅要取消了。
所以近期完善房地產稅的意思是:降低交易稅費。
當然我們這個是直到29年-35年的規劃,後期等樓市企穩甚至回暖了,房地產稅還是會逐步落地的,但不是現在。
《決定》關於地產還有一句很重要:
允許有關城市取消或調減住房限購政策。
事實上,目前還有限購門檻的也就是京滬。
其他少數城市看上去有個門檻,但是落戶就能買,而落戶又沒門檻,所以限購已經名存實亡了。
因此解讀這個政策,就是給京滬吃定心丸。
你們不要有心理包袱,先管自己吧,小弟們脫到底也沒用,最終還得靠漲價後的購買力溢位,以及轉移支付。
地主家不能沒有餘糧呀。
關於地產的戰術,排在最前面的還是租售雙軌制:
-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滿足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
-
支援城鄉居民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所以工薪群體,以後就是住保障房。
很多朋友對工薪群體有誤解,請大家參考城市平均可支配收入。
比如上海23年是8.48萬,1個月7000出頭。
不要小紅書看多了,月入5萬,上車500萬房子,也把自己算工薪群體。你們屬於改善房的(潛在)購買力,是有資格把房產納入資產組合包的。
新建商品房鼓勵往改善上發力,滿足部分朋友的改善需求。
而這部分也會逐步取消各種限制,啟用交易,比如土拍限價,新房限價限售,豪宅稅,都會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迴歸市場化的價高者得。
你看,政策都是統一發力,圍繞化解風險的。
另外,還有三點跟大家密切相關:
1、延遲退休
原文是:按照自願、彈性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
同志們,保重身體吧,準備好為國工作到65歲。
什麼,你說工作到65,活不了幾年領退休金,繳納了不合算?要斷繳?
2、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
緊接著這就有補充的新鮮血液來了。
原來呢,發達城市的醫療教育養老生育等社會保障,是顯著好於欠發達地區的,所以外來的靈活就業人口,政策限制你在本地參保。
就怕你繳納點社保,真享受了本地福利。
現在呢,隨著不斷提高起徵基數,延遲退休,大規模斷繳潮近在眼前了。
眼看著本地的旁氏福利局要玩不下去啦。
本次決定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的戶籍限制,還要積極推進農村人口進城落戶,縮小城鄉福利差距,你看是不是一脈相承。
現在好了,給老鄉付錢的機會,老鄉會來?
你別說,大機率真的會,很多朋友不知道我們城鄉福利相差有多大。

睜大眼睛,這個圖裡有三條線哦。
廣大農村戶口養老金是最下面一根黑線。
這麼多年了,體制內養老金平均數在6000,老鄉150。
40倍的差距下輩子也趕不上了。
現在進城繳金,努努力能達到中間這根線,3000也是20倍了呀。
對於老鄉來說,到城市裡,保障房居住成本也不高,繳納本地社保,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家人有更好的醫療,老了退休金翻20倍。
很多朋友習以為常的東西,對於中國一半人口來說,是進步,是福利。
善待外來老鄉吧,早就該如此了。
畢竟城裡老人的養老金暫時又有著落了。
3、基礎物資價格變動
原文:推進水、能源、交通等領域價格改革,最佳化居民階梯水價、電價、氣價制度,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
你們猜這個價格改革,最佳化價格制度,是往上最佳化還是往下最佳化。
《決定》全文22000字,跟大家直接相關的主要是上面內容,還有不少關於法治,經濟,體制內的改革,其實很重磅,但是需要以觀後效。
三中原本去年就該開,延遲到今年7月,說明會議討論的議題,阻力很大。
內部得達成初步的共識。
不管怎麼說,主動改革總比不改強。
今天的降息是個訊號,下半年還會降,矯枉就得過正。
通脹會來的,資產負債表也會慢慢修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