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其實我勸大家不要念教育學博士已經很多年了,無論是否是名校。這次我在小紅書上刷到了作者粒粒皆辛苦~(小紅書號:2927631050)的筆記,經作者允許轉載到美國教育漫談。讓大家看看,勸退的不止我一個人。
正文
我也來聊下教育專業博士勸退~
最近有不少博主各種勸退教育專業(或者任何專業)的博士。最主要的理由是找不到教職工作,親身經歷為證。然後到處留言勸退正打算申請博士的學弟學妹們,什麼LS不去斯坦福UC系Top5不如不讀。留到我這,我就說兩句。
勸退這事我是這麼覺得的。大部分人可能確實不適合讀博士。但同時我也認為一小部分人就是適合學術圈。所以之前發帖勸退,都是有條件勸退,自己對號入座自己判斷。不講條件統一勸退,我認為更多的是自我發洩,而不是日行一善。
找不到工作,有多種因素。market不行,運氣不行,個人不行,等等。現在market不行,五六年後呢?沒有人能說清楚會變好還是變壞還是不變。運氣這東西更說不好。那勸退的依據是什麼呢?
每個申博的人,對讀博都有著美好的憧憬,不管實際與否。就算這些專業不好找工作是事實,反正我是不敢給別人的人生提前下判斷,因為我沒有這個資格。
就像教育孩子,你把道理說清楚了,小孩還是要自己試一次才知道。而且所調的道理,也不是都有道理的。每個讀博的人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自己那一小部分特別適合學術圈的,或者一開始讀博就是當前情境下最優解。都到這地步了,你告訴我別讀博?那我幹啥?有更好的誰會選擇讀博這條路?
為什麼美國教育專業 faculty 職位難找?
說完了為啥我不無差別勸退教育專業博士,說下我為啥覺得美國教育專業 faculty 職位難找。
首先是大環境因素:英語不是你的母語。但這個專業對語言要求極高,不像理工科。主要存活技能就看你會不會說,能不能寫。
你還沒在這個教育體系的經驗,無論作為學生還是老師。有的職位直接寫明需要美國中小學三年以上教學經驗。
我自己的方向大概一半職位有這個要求。
再加上中國人沒有 DEI 的 buff。如果你還不做教育統計不做特別偏 technology 的,難度就是地獄級的。
還有個大環境因素,是 position 的絕對數量太少。每年同方向博士畢業生人數不成正比,粥少僧多。而且一個 AP 職位都是 fresh phd, postdoc, AP 一起競爭。
然後還有個因素很關鍵,但很多人容易忽略,就是你的研究方向。因為 position 少,如果還扣小方向,那很大機率你對不上那個小方向。有的扣小方向的招聘廣告會明說,大部分的不會明說。
但你如果做的特別傳統的方向,就是不容易脫穎而出。這個時候,你就算名校畢業,手上很多 publication,也會因為你研究方向太傳統找不到工作。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覺得單說 publication 沒有意義。
job market 有大把手上一堆 publication 的人找不到工作。比如我們行業有個大牛的學生,頂刊發表好幾篇,白男,但做的東西特別傳統
,teacher PD。
因為一直跟著專案做。然後找工作找了兩年,campus visit 也有五六次,就是拿不到 offer。最後去了個好學校做 clinical AP。至於其他重要因素比如人脈運氣等,就更不用說了。很多時候不是你能控制的。
所以如果你讀教育博士目的是在美國找到教職,那麼你得
1)比較讓人感興趣的 research program,有一定的 publication 支撐,
2)有一定的 teaching experience,證明你能教課,
3)認識領域裡的人,平時 conference 有 networking,讓別人知道你的 work,
4)平時和人交流的能力以及 presentation 的能力過硬,為 campus visit 做準備。
等你這些基本素質都齊了,然後就拼運氣,上 market 那年適合的職位多,競爭少。運氣好你就上岸。因為前面說的僧多粥少,很多人都具備基本素質,那麼找教職最後就等同於拼運氣。
後記
我認識一個朋友,是有綠卡的,沒有任何教育經驗,唸了教育學PHD,完全找不到工作。他說和他一起唸書的同學有的已經做上學區總監了。我就沒好意思和他說實話——
人家能做上學區總監,並不是因為他有PHD,而是因為他從學校基層開始做起,先做老師,然後做校長,然後做學區的領導,最後才做到總監。
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最開始他只有一個本科學歷和教師資格證,然後邊教課邊唸了一個研究生。然後為了做校長,又考了管理層的執照,有些想向上爬的,就開始到名校念一個教育學的PHD。
所以美國人是很現實的——他們唸書就是為了漲工資和升職。在不確定能否漲工資和升職之前他們是不會花冤枉錢投資自己的。不會像中國人一樣,還沒開始工作之前先咣咣咣一路唸到博士再說。
我另一個朋友念教育PHD的時候,我就問她:是不是你的同學基本上都是要做校長或者學區領導的人?
她說是的,而且發現這幫同學根本就沒有心思搞學術,他們研究的課題和方向完全是為了印證自己的觀點而生拉硬扯的。
我說這就對了,因為他們就是為了拿一個名校的博士,才有資本往上爬!沒有什麼人有心思做學術!只有你一門心思是想搞學術的!
更多幹貨

↓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預約一對一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