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藍字👆“薩提亞實用心理學”關注我,加★星標★
預約心理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心理諮詢”
近期課程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課程”
作者:米粒媽
來源:米粒媽頻道 (ID:MilimaPinDao)

刷到前一向的一個熱搜,讓人既好氣又好笑。
而且評論區對這個新聞的反應,真的讓我感受到了這屆網友理性吃瓜的實力。
這條熱搜說的是鄭州一對中年夫妻吵架被圍觀的事,吵架的原因並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因為男主長期賭博,導致女主忍無可忍。
影片中,這對夫妻周圍聚集了不少大學生,他們對男主的行為進行批評,並引導男主向妻子道歉。
然後,令人一臉懵的操作來了。
大學生們開啟手電筒,圍著這對夫妻合唱劉若英的《後來》: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看到這個熱搜,一臉黑人問號。
咱就是說,賭博也不是什麼小問題了,這絕對算得上是原則問題。
這些大學生是懂佔據道德制高點的。
這邊規訓男主,那邊跟女主煽情,道德綁架這一手是徹底讓你們玩兒明白了是吧?
不知道是偶像劇看多了還是自我感動式的自嗨整活兒,對於這些大學生來說,這只是茶餘飯後經歷的一個所謂的“感人暖心小片段”。
但對於女主還說,這是她的整個人生,是破碎的,週而復始的,暗無天日的磋磨的集中大爆發。
錄一段影片集體合唱個愛情歌曲想表達什麼呢?
表達你們很懂愛?懂珍惜?懂生活?
我只想說,這真是太冒昧了!
影片上傳的初衷本來是鼓吹“暖心”,可是沒想到理性的吃瓜群眾已經沒那麼好忽悠了,評論區一片罵聲,都在吐槽這些圍觀大學生太沒有邊界感了。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些人真的別太離譜!
01
你多冒昧啊
這個離譜的大型勸架現場之所以被吐槽,是因為代入女主的視角真的很無解,很窒息。
影片中看得出來吵架中的女主已經瀕臨失控,她全程揪著丈夫的衣領大罵。
之所以根本無法控制情緒等到回家再爆發,是因為丈夫常年賭博,這次是被女主現場抓包的。
女主忍無可忍,鬧著要跟他離婚。
但是他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簡直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
當圍觀的勸架大學生們問他能不能改好時,他居然並沒有承認錯誤,更沒有悔改的態度,他說的是:
“我改不好,幾十年都這樣。”

這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嘴臉,把妻子的情緒輕易推向了更加失控的境地。
她崩潰地大罵丈夫不要臉,聲嘶力竭的樣子讓人心疼。
結果勸來勸去,還是勸和。
在男主一副“愛咋咋地”的冷處理攻擊下,大學生們改變了策略,直接打上了感情牌,集體合唱《後來》。
一首歌唱完,他們演得很爽,很沉浸。
可能感覺玩了一場現實版劇本殺,也可能感覺自己當了一回挽救婚姻的超級英雄,當人群散去,頹喪的中年妻子要自己收拾好破碎的情緒,一片片撿起被摔碎的精神,重新走回到日復一日的無望生活中。
整個看下來,這個丈夫完全沒有改過自新的行動,甚至連虛假的承諾都懶得做了。
這些圍觀的人為什麼還要往合裡勸?我不明白,他們是安的什麼居心?
所以眼看著女主在那樣的生活中崩潰也是理所應當嗎?
她理應在事情並未得以解決的情況下就選擇再次原諒嗎?
如果不原諒,就得不到外界輿論的聲援,她該有多無助啊!
02
在別人的故事裡自我感動
見過這樣的一種人,他們會在別人的故事裡輕易代入情感,悲天憫人,看感人的影片、電影總能痛哭流涕,玩劇本殺的時候比專業演員還代入,經常哭得死去活來。
你以為這樣的人內心很柔軟,很善良,但其實並不一定。
他在看別人的故事時是那樣的,但現實生活中,他出軌、劈腿、不管孩子;好幾個月都不回家看媽媽一次,但會在母親節這樣的特殊日子裡大張旗鼓發朋友圈彰顯孝道。
就像這些圍觀勸架的大學生,看到別人的疾苦無動於衷,只顧著沉浸在自我代入的情境裡演繹深情,其實都只是一種劇本殺式的表演,他們在自己的人生中,往往反而更加利己。
因為一個真正能看見他人疾苦,共情他人不易的人,是不會輕易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橫加論斷的。
這既粗暴又沒禮貌,這也並不會彰顯出他們有多高明的是非標準,只會越發顯現出他們不會換位思考的本性。
某乎上曾經有一個熱議詞條:當眾求婚算不算道德綁架?
我一直覺得,當眾求婚中那些不明真相就大喊“嫁給他”的吃瓜群眾,確實很冒昧。
求婚應該是雙方都認可結婚這件事,然後男方精心營造的一個儀式。
並不應該成為不確定女生心意,就利用圍觀群眾的輿論效應促成求婚結果的一種手段。
之前看到過類似的新聞,在成都的鬧市街頭,男生將一大束玫瑰花強行塞在女生手上,還拿著大喇叭大聲表白:
“我覺得你是我命中註定的那個人!“
圍觀群眾眾多,也不停地起鬨,還拿著手機拍照、錄影片。
但是女生卻是一臉尷尬,滿身寫著拒絕,因為男生一直不放棄,最後她只能放下鮮花逃離現場。
這是這個女孩敢於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的聲音干擾。
但如果本來就是臉皮薄,思想不夠堅定的女生呢?
可能看客幾句起鬨式的撮合,就會讓她騎虎難下,甚至命運都會由此改變。
當看客散去,不會有人再去關注她的人生。
如果這個善於作秀的求婚男主此後並沒有一如既往地對女生好,這些看客的撮合,就成了男生道德綁架的幫兇。

所以現在已經不流行道德綁架式的當眾求婚了,因為兩個人的情感狀態外人並不知曉。
亂起鬨亂撮合是毫不負責的,甚至是在拿別人的人生開玩笑。
婚姻是終身大事,憑什麼需要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來指手畫腳啊?
管好自己的生活,同時尊重他人的選擇,這其實沒什麼難的。
反而是大張旗鼓地作秀、自我感動式的無端參與,才更奇怪。
03
別對別人的人生指手畫腳,是基本的教養
前段時間有個特別大快人心的新聞,在山東濟寧,女主被丈夫家暴後憤然回孃家,堅決不原諒,準備要跟丈夫離婚。
丈夫不想離,怎麼求都不行,於是請出了金牌調解員幫忙。
這個調解員就像圍觀的勸架群眾似的,不分是非對錯就一味地勸女方大度,還說兩個人走在一起不容易,相互理解才能把日子過好。
結果調解員直接被女方的家人暴打了一頓。
當媒體採訪調解員,問他是否會選擇原諒時,他說:絕不可能!
這個事兒簡直堪稱大型打臉現場,別人被打你勸人家大度,你被打了直接就是絕不原諒。

大家開啟了群嘲模式,這個調解員真是身體力行地證明了不要過度介入他人的因果,會變得不幸。
就這種站在某種道德制高點綁架別人的做法,其實很不善良,也很沒有教養。
相信那些圍觀勸架的大學生們,當丈夫賭博幾十年的事情發生在他們任何一個人的身上,他們都不會選擇原諒,更不會自我開解給自己唱《後來》。
之前還看過一個更離譜的,警察在街上追嫌犯,為了防止他逃脫,警察當機立斷將他撲倒在地。嫌犯發出“哎喲”的呻吟聲,說自己被撞疼了。
路邊有路人居然發表了一番離譜的白蓮花言論說:
“嫌犯也是人,享有人權,怎麼能這麼粗暴對待呢?”
嫌犯當場被搜出身上有兩部贓物手機,其中一部就是剛才說情路人的。
路人一看自己的手機被他偷了,飛身起來就要踹他,一邊踹一邊罵,攔都攔不住。
這不就跟那個被打的調解員一樣嗎?
拳頭不打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疼,甚至無端站在道德至高點上指責這個指責那個,結果輪到自己頭上立馬就雙標了。
就像著名的中國式八大寬容:
大過年的、人都死了、來都來了、都不容易、還是孩子、歲數大了、為了你好、習慣就好。
全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這些所有的藉口,不過是一些事不關己的自嗨,是毫不負責地俯視視角,甚至疑似別有居心。
有的人這樣勸人,真的不只是為了站道德制高點上吃吃瓜,而是有著更加不可告人的隱秘心態:就是喜歡看到別人深陷水深火熱的生活,千萬可別解脫。
就像很多親戚,前腳控訴自己的老公不作為,抱怨著婚姻生活的種種不堪,後腳就開始敦促你趕緊相親找物件,或者嘲笑你結婚多年怎麼要不上孩子。
其實她的心裡是在羨慕你的自由,恨不得透過這些敦促和貶損,讓你也一起進入她所處的深淵中。
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著很充分的發言機會。這無形中都會對我們的判斷造成影響。
所以千萬要明確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不認可什麼,底線在哪裡。
任何人的發言都可以不負責任,但你要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任。
點個“贊”+“在看”,在這個到處都是聲音的時代,遮蔽力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技能。
-END-
作者簡介:米粒媽,拒絕斯坦福offer的海歸媽媽、海淀家長,暢銷書作家。專注於學習乾貨、教育經驗分享;著有《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榮登噹噹圖書暢銷榜!《我是大女主》榮登噹噹新書總榜第一名。微信公眾號 米粒媽頻道 (ID:MilimaPinDao)。

歡迎大家收看和關注,也請點在看和轉發支援
點選下列標題,檢視近期其他課程安排:
關注薩姐,檢視更多精彩內容▼
你的每一個“贊”和“在看”,我都歡喜

關鍵詞
米粒媽
孩子
女生
熱搜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