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去世一年後,才知道鍾睒睒有多厚道

作者:喻汀
#產業革新者#最華人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最華人

2013年,時任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接受採訪,堅稱“全家無外籍無綠卡,並且沒有移民打算”,一個愛國企業家的形象油然而生。
12年後三名“宗氏子女”突然現身,一紙訴狀,將同父異母的長姐宗馥莉告上法庭,要求凍結18億美元(約129億元人民幣)資產,追索宗慶後生前承諾的21億美元信託權益(約150億元人民幣),並分割娃哈哈集團29.4%股權(估值超200億元人民幣
這三名子女,不僅是非婚生子女,還都是美國國籍。
更令公眾大跌眼鏡的是,據鳳凰網《風暴眼》報道,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透露稱,宗慶後不止這4個子女,在宗馥莉之外,還有6個孩子。

● 來源:鳳凰網《風暴眼》
當網友翻出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當初因為兒子是美國籍,而面對口誅筆伐的無奈辯解時,才驚覺歷史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當初擲向鍾睒睒的迴旋鏢,在宗氏家族內鬥的喧囂中,精準地飛回了原點。
現在再回頭看,才知道鍾睒睒當初有多委屈。
一場網路暴力與狂歡
宗慶後一直被譽為“布鞋首富”,曾是當代中國企業家精神的完美典範。
他堅持實業報國,宣稱“不上市、不貸款”;
他對員工如家人,立下“永不辭退45歲以上員工”的鐵律;
在生活方面,他每年個人消費不超5萬元,辦公室不足50平方米,出差都坐經濟艙或高鐵二等座
在家庭層面,他呈現的是夫妻恩愛、父慈女孝的和諧畫面

● 宗慶後

這種形象被不斷強化,甚至在與農夫山泉鍾睒睒的對比中屢佔上風。
尤其是鍾睒睒之子美國籍身份曝光後,宗慶後更被捧為“民族企業家楷模”。
這種強烈的對比,讓民眾積攢了太多對鍾睒睒的不滿,而這種不滿情緒,在宗慶後去世後達到了高潮。
2024年2月,宗慶後去世,全網緬懷,大家都盛讚他的家國情懷,可以說是極盡哀榮。
與此同時,作為行業最大的競爭對手,鍾睒睒卻意外遭到全網的討伐。
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一是因為鍾睒睒給宗慶後送的花圈輓聯僅有“沉痛悼念宗慶後同志”9個字,被批“不夠尊重“不近人情
二是網友翻出鍾睒睒曾是娃哈哈經銷商卻被“開除”的謠言,被惡意解讀成“農夫與蛇”的敘事。
三是農夫山泉旗下東方樹葉的包裝,被曲解為日本元素。
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鍾睒睒的兒子鍾墅子是美國籍,被網友扣上了“不愛國的帽子。
當時輿論一邊倒地支援娃哈哈,並以“愛國”的名義抵制農夫山泉。
有人為了流量,有人為了洩憤,一夜之間,各種導向十足的影片段子紛至沓來,在網路掀起一陣病態的狂歡。
● 當時網路上充斥著各種扔掉農夫山泉、喝水只喝娃哈哈的口號式影片

網路狂歡的後果就是,農夫山泉銷量嚴重下滑,股價暴跌,三天市值蒸發約230億人民幣。連鍾睒睒年邁的母親都因網路暴力離世。
宗慶後“頭七”當天,鍾睒睒以千字長文《我與宗老二三事》回應網上的不實傳聞。

他向公眾澄清未被娃哈哈開除、首桶金來自窗簾生意,什麼“忘恩負義完全是莫須有的罪名。
關於兒子國籍的爭議,鍾睒睒也沒有迴避:
“我的兒子現在36歲了,他應該有自己的選擇權利。作為父親,我沒有給過他什麼,他仍然是職工,一分錢股權也沒有”。
但“農夫山泉永遠是中國企業,它的所有權人必須是中國人”。
當宗慶後三個美籍子女曝光,當初攻擊鐘睒睒的“愛國”邏輯不攻自破。
有人不禁發問:“當初罵鍾睒睒的人,現在怎麼看宗慶後子女的美國籍?”
也有人懊悔:“我們冤枉你了,原來沉默是金。”
據多位內部人士爆料,宗慶後有私生子這件事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現在回想起來,同在浙商圈,鍾睒睒很有可能早就知道內幕了。
但他不揭老底,不踩同行。沉默裡,藏著的是厚道和格局。

我就是一個農民

“我就是一個農民。”在中國企業家裡,鍾睒睒一直很低調,不作秀、不炒作,只埋頭做事。
1996年,鍾睒睒創立農夫山泉,在業界大展拳腳後,之後便一直積極參與慈善活動。
1998年,長江發生特大洪水災害,他捐了160萬。
2003年,“非典”爆發,他捐了500萬物資; 
2008年汶川地震,他親自帶上千萬物資,冒餘震危險,悄悄趕往災區救災。
當時的酒店已成危房,拒絕客人入住,他是簽了生死自負的承諾書,才得以住進去。

● 鍾睒睒在汶川災區
他在災區一共待了八天七夜,把所帶的物資沿路分發,直到散盡留著救命的最後一根牛肉棒。
5月23日,他回到杭州,在機場面對記者採訪時,這個親眼目睹了災區滿目瘡痍的漢子淚流滿面。
也是在那時,他決定再捐1568萬元物資,並在四川地震帶附近建立一處水源地以支援災區。
● 2008年5月23日,杭州蕭山機場,在面對記者採訪時,鍾睒睒淚流滿面
每一次國家有難,農夫山泉從未缺席。
在教育事業上,他也一直在默默付出。
2022年,浙江大學公佈一筆1億元的企業家匿名捐贈。
直到後來,人們才知道,這位“匿名者”,就是鍾睒睒。
他還悄悄設立“鍾子逸教育基金會”,不掛名,不宣傳。
這些錢不是公司股東的,而是他自掏腰包。截至2023年底,捐款已超9億。
可換來的,卻是無盡的誤解和質疑。
2023年12月,甘肅地震。農夫山泉第一時間馳援災區,送達24000瓶飲用水,卻被網友諷刺“小氣”。
可真相是,為了讓捐贈更及時有效,鍾睒睒在公司制度上,把捐水許可權下放到每個大區,一線許可權就是1000箱,正好24000瓶。
2024年年會,鍾睒睒淚灑現場,哽咽著向員工緻歉,說出了這些年壓在心頭的委屈:
“2024年以前,我們吃的虧,主要是我造成的。我的個人認為要低調,要不宣揚,人有善舉不一定要他人知曉,所以我們每一次的員工捐贈,24000瓶水的送達,到現在為止,還在非議。
我們每一次都最早捐贈,最早抵達,大家為什麼沒有享受到這個榮譽,由於我這個資本家的存在,連累了大家。我們的錢是乾淨的,是我們的員工一瓶水一瓶水賣出來的。”
除了公益,鍾睒睒還做了另一件極其不易的大事:助農。
他帶著企業走進中國的山野、田間:
2007年,他到贛南種臍橙,帶動了4000多戶果農奔小康,4萬多名果農間接獲益,曾經處於貧困線的果農,如今年收入超20萬元。
他在新疆建了助農種植基地。從種植、回收到加工,用了10年的時間,農夫山泉的17.5°蘋果才得以上市。
2024年,他又在雲南陸續捐建了5座現代化茶廠,每家捐贈超2000萬。
別人直播帶貨,他教農民建基地、管種植、學標準,一干就是18年。
他不是來幫一把,而是想幫人改變命運。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靠天吃飯、靠運氣吃飯的傳統農民,轉變成為靠合同吃飯、靠產業吃飯的工人。
● 鍾睒睒(右一)與農民合影
因為自己做過農民,他知道農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因此能夠帶著問題意識,直指中國農業產業的核心問題,並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讓手中的財富成為真正的“活水”,澤被當代與後世,才是一個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
時間會說話
當時間的潮水不斷向前,很多人這才驚覺,原來很長一段時間,鍾睒睒正經受著一場從眾暴力。
在這個標籤化審判盛行的時代,很多人持有“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熱衷於將企業家簡化為“愛國者”或“賣國賊”。
當抵制成為一種“政治正確”,那些理性聲音被徹底湮沒。
而更諷刺的是,當初瘋狂叫囂抵制的人,和今天道歉的人,是同一批人。
真正的企業家精神不在完美無瑕的人設,而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價值創造;不在高喊愛國口號的音量,而在改善民生的切實行動。
有的人不說話,是因為他把一切,都寫進了行動裡。
面對流言蜚語、誤解質疑,時間自會澄清一切。
而那些來得慢的掌聲,才最響亮,因為它屬於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網路上的攻擊就讓他攻擊去吧,因為最後天一定要是亮的,只要我能堅持到天亮。”在炮火最猛烈時,鍾睒睒這樣說。
參考資料:
[1] 鳳凰網風暴眼丨知情人士:宗慶後,不止這四個孩子
[2] 新浪財鍾睒睒淚灑年會:我們的錢是乾淨的
[3] 對話丨鍾睒睒:理想主義的瘋子,202408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