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韓國瘋搶大米!扛30公斤回國,卻吐槽:便宜沒好貨,還是日本大米好吃!

如今,日本高昂的米價,已成許多人無法承受之痛。
日本政府一直試圖透過投放儲備大米、宣佈各種利好訊息安撫民眾憤怒的情緒,比如日本農林水產省於4月18日宣佈,2024年生產的大米在2025年3月的相對交易價格為2萬5876日元(所有品牌每60公斤糙米的平均價格),為時隔8個月首次下跌。
但這都無法結束日本的“貴米之亂”。
據官方統計,日本超市的大米平均價格為每5公斤4214日元(約合人民幣215元)連續14周創新高,為去年同期每5公斤2068日元(約合人民幣106元)的2倍以上。
今年3月“日本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日本大米類食品較去年同期上漲92.1%,成自1971年有統計資料以來的最大升幅。
飽受貴米之苦,部分日本人決定向外求廉價的海外大米。
近期日媒發現,從韓國扛大米回日本,已成日本人的新打卡方式。越來越多日本人專程飛韓國一趟,只為搶購韓國大米。
在首爾一間超市裡,許多日本遊客正在細心挑選大米。有的人將不同品種的韓國大米逐一拍照發給家人,共商購米大事。
據悉,目前韓國大米每10公斤約為3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3元),僅為日本大米價格的三分之一左右。哪怕加上日本關稅,價格也沒有日本大米那麼癲。
雖然扛大米回日本,要辦理一系列相關的檢疫手續,但日媒發現從今年4月初開始,來韓國扛大米的日本遊客越來越多。
對此,部分日本網友深有同感,認為只有真正熱愛旅遊的人,才會做出這種“扛大米回家”的行為。
“韓國機場的相關檢疫非常簡單,建議在機場附近的超市購入30公斤大米,裝箱打包、托執行李,入境日本後直接透過信用卡免費配送回家,那麼就沒那麼辛苦了。比起追求價效比,這種個人進口外國特產的成就感其實蠻讓人開心的。就像在法國買到比日本便宜的香檳、帶回日本那樣,這種興奮感是隻有真正熱愛旅行的人才懂的。”
與之持完全相反的觀點,大部分日本網友直言,去韓國扛大米,根本就沒有必要,因為韓國米根本沒有日本米好吃。
“只求便宜大米,那人生就沒意思了啊!顯然是日本大米更好吃啊!!!韓國人自己也承認他們的韓國米並沒有日本米那麼好吃。更何況,去韓國就是遊玩的,誰想扛大米回國啊?我自己現在能從當地農戶那裡以每30公斤1萬2500日元的價格購入美味的越光米。此外,北海道的‘夢之美’米現在也能以每5公斤2000日元的價格買到。”
“說實話,不單是韓國米,就算是在印度生產的日本米,也沒有日本米好吃。此外,電飯煲的品質以及烹飪方式也會影響到大米的口感,同樣是國產的越光米,用昂貴的電飯煲煮出來,會比用便宜的電飯煲煮出來的好吃。”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無法撼動“日本產”在日本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哪怕價格再貴,日本人都力撐國產大米。
“與其特意支付韓國往返機票費用,還不如直接在日本買,即便日本米會比韓國稍微貴一些,但算上韓國機酒等費用,其實是更便宜一些的。我很喜歡日本大米,因此就算是價格是韓國米的2倍,我也會買東北的大米吃。謝謝生產大米的農戶們,培育出這麼好吃的大米。”
也有日本網友坦言,這種扛大米回國的行為,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雖說便宜,但是扛大米回國還得經過檢疫。我覺得在旅行中扛大米回家並不明智,這是蠻低效耗時、浪費精力與體力的行為。每5公斤才便宜了2000日元,與其說是節約,還不如說他們是吝嗇。”
“旅行中扛5公斤大米回國,行李真的不會超重嗎?回日本的檢疫也是蠻麻煩的啊。因此考慮到這些方面,就算是大米本身價格比日本低,但算上行李超重、檢疫耗時等因素,這樣扛韓國大米回國真的划算嗎?”
即便如此,有日本網友建議,大家不要過度指責扛大米回國的人,畢竟大米瘋漲產生的連鎖反應,直接波及到日本小學生,影響了他們的發育。
“我對日本大米沒有太多歸屬感,但是大米瘋漲,某些黑心的學校居然減少日本小學生們的午餐飯量,要知道這些孩子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因此,會有部分父母為了保證孩子的營養,特意飛去韓國扛大米。”
也有日本網友覺得,日本大米價格上漲,是大勢所趨。
“可能大家以往都習慣了便宜的物價吧。近年來日本各種食品的價格漲幅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米的價格還是與以往持平的話,本身就不太現實。當然,大米價格便宜是令人興奮的,但前提是不能減少相關農業、漁業的從業者。說實話,這次大米價格上漲也為農戶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如果因此增加想要有志從事農業的就業人員的話,那麼從長遠來看,大米漲價是有意義的。”
從去年夏季開始,受極端高溫影響,日本大米歉收,從而導致價格一路瘋漲。
當時日本政府釋出“太平洋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的警示,日本人瘋狂囤積大米。部分批發商、經銷商見有利可圖,於是瘋狂囤貨等漲價賺一波。這些心懷鬼胎的人將大量的米藏起來,從而導致出現短暫的“米荒”現象。
再加之日本素來限制農產品的進口,將日本大米視為重點保護物件,哪怕大米瘋漲,也要拒絕大量進口海外大米。
據悉,目前日本政府每年進口約77萬噸大米,其中大部分為加工用與飼料米,作為主食進口的僅為10萬噸。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影響日本大米的供需平衡。
這導致特朗普跳腳吐槽:“日本對進口大米徵收700%的關稅!這是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因此,我要對日本加徵24%的對等關稅!我要求日本降低大米關稅,進一步開放農產品市場!”
對此,日本政府立即出來闢謠:“美國引用的資料是10年前的舊資料,且忽略了日本對部分進口大米零關稅的部分。”
事實上,日本對進口大米設定了約200%高關稅壁壘。對於政府進口的77萬噸大米實行零關稅,但對於民間的進口大米,則徵收每公斤341日元的關稅。
4月15日,圍繞米價瘋漲,日本財務省召開會議商討並建議日本應進一步進口海外大米以穩定國內供應。
不過日本農林水產省對此興趣不大,固執認為只要投放儲備大米、等到7月新米上市,貴米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為了抑制米價,從今年3月起,日本政府姍姍來遲地投放了兩批儲備大米,共21.2萬噸,但仍然無法抑制瘋漲的貴米。
日本政府僅是透過拍賣的方式,將儲備米交給日本農協等希望米價保持高位的中間商。為了防止倒賣儲備米,日本政府明令禁止批發商之間買賣儲備米。而這些儲備米最終大多流向首都圈,未能惠及地方。
4月14日,日本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與大米批發商、零售商開會,呼籲相關方採取措施降低米價。
江藤拓承諾,將於本月繼續投放第三批儲備米,約合10萬噸,並計劃在新米上市的7月前,每月都按時投放儲備米。
日本貴米之亂,也折射出日本農業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
為了保證大米價格穩定,維持農田景觀美學價值,半個世紀以來日本政府一直控制耕地面積,鼓勵農戶改種大豆或小麥,減少水稻種植面積。
受此影響,日本大米產量逐年減少,全日本僅有60%的稻田被有效利用,每年大米的產量不及高峰時期1445萬噸的一半。
對此,有日本農業專家建議,日本政府應該與時俱進、徹底廢除對大米產量的調控政策,進一步增加大米大量、引進高產品種,以穩定大米價格、保證糧食安全。

熱門文章

► 4月18日匯率:0.0512535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