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找教師工作,要提前做好監控,推薦關注上面“教師考試與招聘”公號,獲取高薪教師招考資訊!
前面提個醒,給大家推薦一位特別靠譜的英文校對翻譯老師,掃碼加他微信,以作備用哦。
(一定要標註“需要潤色”否則通不過!)
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佈了2021年度集中接收期專案的部分評審結果。浙江大學數學學院共有11項獲批,其中浙江大學數學學院副教授江文帥榮獲2021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江文帥,現任浙江大學數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本科就讀於南京大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2018年9月19日,年僅29歲的江文帥獲得首屆達摩院青橙獎,也是此屆唯一一位數學領域的獲獎者。
2021年3月,江文帥與合作者成功解決了微分幾何領域的兩個重要猜想“曲率積分猜想”和“有限測度猜想”。同時,他們還證明了奇異集的結構定理,該成果彌補了這一研究20多年的空白,這也是江文帥的研究成果本年度第二次在該期刊線上發表。
最近的兩項工作,江文帥從寫作到發表都歷時7年,論文篇幅均超過100頁。研究的過程更像是玩拼圖,不同之處就在於邏輯推導後的嚴絲合縫。
每天,江文帥需要大塊時間開展研究,研究的過程則會化整為零,透過一個個小突破,匯聚成大的突破。他很享受筆尖在紙上的悅動,腦袋中好像有個發動機,各種各樣的新方法不斷湧現,並透過大量的草稿演算不斷證明。
“數學的研究有時候會有孤獨感,但也會覺得科研的時間稍縱即逝。”讀書時,他常常利用各種成段時間,比如每次坐高鐵,都會給自己設一個鬧鈴,以免錯過下車站。“高鐵上做不了其他事,一思考,時間就很快過去了。”江文帥說,這種狀態對他來說是常有的事情。
一張紙,一支筆,沉下內心,便徜徉數學世界。對於旁人看似枯燥乏味的數學,江文帥卻樂在其中。
江文帥出生於1989年,本科就讀於南京大學,2011年至2016年在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田剛院士。
2016年,江文帥進入浙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工作,擔任副教授,主要從事微分幾何研究。曾先後榮獲2019年浙江省有突出貢獻青年科技人才、2019年浙江大學“仲英青年學者”、浙江大學2019—2020學年優秀班主任、2020年度浙江大學興全獎教金一等獎等榮譽。
江文帥目前已在《幾何與泛函分析》(Geom. Funct. Anal.)、《純數學與應用數學》(J. Reine Angew. Math.)、《數學年刊》(Math. Ann.),等國際著名期刊公開發表7篇SCI論文,另外多篇文章正在送審階段。
2018年,博士畢業僅兩年的他便獲得阿里青橙獎,是同年獲獎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也是數學領域的唯一得主。
據悉,該獎項旨在獎勵大中華地區在資訊科技、半導體、智慧製造等領域取得初步成就的青年科學家,要求年齡在35週歲以下或博士畢業6年以內。除了百萬高額獎金,在對使用者保密的前提下,阿里巴巴會將其極具價值的使用者行為習慣資料和應用場景資源無償開放給獲獎者呼叫。
“我們有一套嚴格的評價標準,在數學領域的候選者中,江文帥不僅論文發表數量和質量突出,數學難題的解決能力也更勝一籌,而後者正是吸引我們的最大因素。”“達摩院青橙獎”專案負責人介紹。
基礎研究出成果並不容易,在博二時就有了發現的江文帥認為自己是幸運的。當時,他在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田剛的指導下開展工作,並獨立證明了田剛院士1990年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的一個著名猜想(低維的情形)。在不需要額外假設的情況下,他研究了Kahler-Ricci flow的性質,並結合新的觀察,引進新的技巧,解決了部分C0-估計猜想。
導師田剛,從19歲進入南京大學數學系到今年將要60歲,將自己最寶貴的40年都獻給了數學。1988年,田剛在美國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解決了一系列幾何及數學物理中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做出開創性工作,近年還在低維流形的幾何分析及曲率流等方面作出重大貢獻。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
江文帥從小就非常喜歡數學,他的整個求學生涯用一個詞代替足夠,那就是“數學”。小升初時,語文只有80.7分的他因為數學滿分被破格錄取;初中升高中時,他考出了又一個滿分;高考時,他的數學單科成績位列廣西第二名。
他說,數學是他從小的愛好。特別是初中參加華羅庚金盃少年數學邀請賽的經歷讓他徹底“入坑”。江文帥數學成績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怎麼可以保持得這麼久?
江文帥說,全靠愛琢磨的習慣。他回憶道,本科時候,江文帥和室友思考同一個數學問題,思考整晚都無果。自習結束後,兩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約而同地笑出聲來,原來兩人的耳朵都急得漲紅了!
江文帥的身體裡彷彿裝有一套智慧探測系統,一旦檢測到周邊環境安靜,他就會自動進入數學問題思考模式。
這套系統看似“累人”,卻也多次為江文帥送上“解題錦囊”。在2015年的11月初,這套系統就送給剛從美國訪問回國的他一個驚喜。
當天,剛剛吃過晚飯的江文帥和往常一樣返回辦公室,腦袋裡自動閃現出當時正待解決的一個數學問題——黎曼流形的截面曲率L2-積分估計猜想。
突然,靈光一閃,他注意到將之前一直縈繞腦海的兩個數學公式結合後,可以得到一個出現二階導數的公式,感覺這個公式可能有用的他用最快的速度回到辦公室並認真驗算。在添加了一些額外因子去計算後,他得到了一個二階導數大於零的公式,而這個公式正好對解決一個特殊維數的情形的問題有用。
當晚,江文帥當即跟遠在美國的合作研究者影片討論,基本確定了這個公式對該問題的一般情形同樣適用。“後來,我們又花了6個月的時間把細節和其他部分補充完整,形成了文章中最關鍵的超凸估計。”而這篇長達84頁的學術論文L2 Curvature Bounds on Manifolds with Bounded Ricci Curvature最終完全解決了美國科學院院士Cheeger教授等人的奇點有限測度猜想和截面曲率的L2-積分估計猜想。
江文帥最喜歡睡前思考問題,環境足夠安靜,思路也格外清晰。越想越清醒的他還常常半夜爬起來記筆記,生怕醒來就忘記了。
“最晚思考到什麼時候我也不記得了,但凌晨三四點肯定是有的,”江文帥有點害羞地笑起來,“其實這種習慣也不好,時間長了容易失眠和掉頭髮。”
解決一個數學問題可能要花費好多天、好幾個月、好幾年,甚至耗費一輩子的心力都可能沒有結果。江文帥說,雖然這個“探尋卻無果”的過程非常痛苦,但瓜熟蒂落、雲開月明的成就感能夠帶給他巨大的幸福。而那也是他漫漫科研路上最享受的時刻。
“數學哪裡都能做,它不需要嚴苛的外界條件和昂貴的實驗裝置,一間安靜的辦公室足矣。”江文帥喜歡數學研究的這份簡單,數學科學學院三層的辦公室就是他的“科研樂園”,“這裡樓層高,環境安靜,還有個大黑板,不管是影片還是當面討論都非常方便。”
數學猜想是一種想象,是人們在探索數學本質時的一種策略。而每攻克一個猜想,都是將數學推向前進的階梯,引領學科的發展。
“現代科技用的數學理論,大部分都是上百年前研究出來的。很多研究今天還無法看出其獨特的應用,但這並不意味著數學工作者可以爬到半山歇歇腳,數學研究者的眼光必須直達未來。”
這次的成果有助於人類更好地研究幾何空間,在弱的條件下獲得更多的結果,使得他們的結果適用性更廣。
江文帥說:“人生的道路,需要自己把握。正是因為出於對數學的熱愛,我才走上了數學科研這條道路。”談及來浙江大學工作,他說陳蘇學派的燦爛輝煌讓他心嚮往之,而寬鬆而又競爭的氛圍讓他沒有後悔在浙大開啟職業生涯。
來源 | 浙江大學、青塔
編輯/稽核:Andy
想去哈佛、牛津?快快關注——
微訊號:國外碩博招生
現缺碩博生源!獎學金豐富!
關注獲取國外名校招生資訊
更多重要優質資訊,敬請關注:
本站分平臺-人民網/人民號“中外學術情報”;新浪微博“學術與高校”。
更多資訊,請關注本號,回覆以下關鍵詞獲取:學位論文 | 科研計劃書 | 投稿經驗 | NVivo | C刊核心 | 頂刊CNS | 科研獎項 | 論文排版 | 科研繪圖 | 文書寫作 | 考博申博 | 讀博建議 | 高校求職 | 頂尖科學家| 知名院士 | 學界新秀 | 大學排名 | 學術排名 | 影響因子 | ESI排名 | 科學家創富 | 學術爭端 | 學術不端 | 科研奇葩 | 學界醜聞 | 碩博清退 | 考研趨勢 | 國外機會 | 碩博交友 | 趣味發現 |
說明:本平臺多數文章為原創或首發編譯,或獲授權轉發。部分優選文章無法聯絡作者,若有不當,請及時聯絡我們處理。商務合作、開通專欄、釋出成果、應聘求職、提出建議等可以後臺回覆“約”獲取本站編輯聯絡方式。
想讀博/發論文?點下面閱讀原文: